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朝的死结

2014-06-17 16:28 作者:长河落日  | 2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还没有哪座城市居然给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留下如此众多的文化印记:繁华、妩媚、雄浑、霸气、惨烈、屈辱……千年风不断吹落城头变幻的大旗,一次次轮回,一座城市集合了众多城市的不同经历,而每一次的轮回都深深刻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里。

我说的是南京。

南京史称“六朝金粉之地”,一听这称呼,就知道里面有说不完的故事,在这些怎么也说不完的故事里面,有一个人占据了特别的篇幅,因为他和他建立的王朝,南京才有了自己历史上最阳刚最霸气的一页。

他就是朱元璋。

细雨中我来到钟山——一座虎踞龙蟠的天下名山。南京独特的浓荫把整个世界包裹得严严实实,斜风细雨透过浓密的梧桐,天地之间只有一派沙沙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顺着南麓山脚的林荫道,我走进玩珠峰下一片与世隔绝的宁静。眼前古木森森,红墙隐隐,葱绿中掩藏着明清皇家第一陵——陵。

陵园里人迹沓然,这里的每一片草木都仿佛隐藏着那段斑驳的历史光影。我直抵历史的最深处,信步登上明楼,眼前这座被称为宝顶的隆丘就是朱元璋的寝陵。一杯黄土已经凝固为一段波澜壮阔的风云史,我呆呆地盯着山一般的土丘,希图窥探那种王权至尊的威严。中国的专制者与欧洲的专制者还真是有点不同。欧洲的专制君主多少有点宗教信仰,比较在意死后灵魂安息,十几位君主安眠于一座教堂是寻常之事。中国的专制者更喜欢用物质形态的占有来诠释自己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即使百年身后也一定得独占一片宏大的世界。

我曾去过河北易水河边的清西陵,就那么四位皇帝,竟占了八百平方公里的地盘。专制者,家国天下,万里河山一杯土 ,难怪现代中国人连安放骨灰的方寸之地也买不起。

而现实世界告诉我们:如果你身后能够占上那么一大片地盘,最终会升值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国称为孝陵的地方有好几处,真正留在后人脑海的却只有明孝陵。这座陵寝的非凡之处在于它具有和主人一样的别具一格的独特。

明孝陵是后来中国五百年间帝王寝陵的范本,就象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其文化影响力足足延续了明清两个最稳定王朝数百年的历史。

此前,我曾多次到过南京,因为有太多的话题而一直不敢拿笔。我想到了朱元璋,他太强悍、太有性格,南京乃至中国一大段历史也因为他变得很有个性。明王朝是值得现代中国人好好思考的王朝,它伟大强盛,却又腐败黑暗,它充满光明与希望,却又与历史失之交臂,最终坠入深渊。一个伟大的王朝为什么会如此不堪?历史之谜永远牵动人们的文化思考。于是,我下了造访孝陵的决心,以亲身感受这位王者那种直抵骨髓的穿透力。

今天,面对高高的明楼,我的脑海第一时间就蹦出郑板桥描写孝陵的诗句:

“东南王气,

扫偏安旧习,

江山整肃”。

好一个“江山整肃”!仅此一句,便道尽朱明王朝对中华文明发展卓绝的历史贡献。

南京虽说是“六朝故都”,如果不是洪武大帝在这里开创了一个大明朝,“东南王气”这四个字说起来终是底气不足。细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南方建立的大一统政权,霸气外露、强悍有余的惟朱明一朝。

在中国民间传统认知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代表着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朱元璋并不在风流人物之列。如果往深处一想,这实在太不公平。

大明王朝其实是可与汉唐媲美的王朝,而朱元璋这位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草根皇帝,则可以与任何一位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比肩。

从历史贡献来看,他足可以进入一流人物的序列。毋庸讳言,他和他的王朝有一个致命的硬伤:其名声之丑陋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

我静静地看着如山的陵丘,眼前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宫廷争斗·····。

伟大和卑微,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

朱元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皇帝。中国历史上能够坐得江山的人物多少有些来头,要么出身名门望族,要么是一方豪强。即使象刘邦那般潦倒,也有一班可供驱使的狐党,大小在乡里也算是吆五喝六的人物。

而朱元璋不是。

在当皇帝之前,朱元璋穷到极致。按照元朝制度,不是书生官员,就没有名字。所以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名字就叫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朱五四……而朱元璋生于阴历十六,大名便叫朱重八。朱氏家族做也不曾想到在这一串数字中会忽地冒出一位真龙天子。

朱重八象无数逆来顺受的中国人一样,表现出极大的生存韧性。尽管统治者对这些草民不公平到了极点,他们还是尽可能变换方式去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朱重八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所有职业跳槽并非是人生追求,仅仅是为了免于饿死。

贫寒的背后必定是一颗苦大仇深的灵魂。不过朱重八与一般的穷苦人不一样,苦难为他的内心积聚了强大的能量,只是当时他自己也并不了解自己的这种强大。

动荡的世道最容易让那些苦大仇深的灵魂产生理想的飞跃。一个腐朽王朝的最终崩溃都不过是它所有荒谬之上叠加了最后一根稻草。

1352年,朱和尚被荒谬绝顶的统治者逼到绝境,一念之间,一跺脚功夫,人生便踏上了不归之路。

造反是朱重八上天注定的宿命。他是一个义无反顾的人,一旦扯开大旗,便抱定与这个王朝对抗到底的信念。朱重八痛恨统治者强加在他头上代表着身份等级的名字,自学成才的他给自己起了一个锋芒毕露的名字:元璋。璋,利器也;诛元璋,灭元之利器。

朱元璋是一位天生的王者,从一开场就是货真价实、不掺半点水分,他完全靠自我能力从血与火的竞争中胜出。最终,这把利器把偌大一个元朝剿了一个灰飞烟灭。

他不是聚啸山林的乱世英雄,也不是舞枪弄棒的江湖侠客,他是大明军队的缔造者,明朝军队之父。打江山的家当是他一手置办起来的,这就奠定了他在大明阵营中先天性的权威。

他白手起家,精心挑选了二十四个人,拉起了一支可以与天下群雄角逐的队伍。而这二十四个人,都成了以后明王朝立国的柱石。

他的手下云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军事将领。如徐达、常遇、冯胜、李文忠、朱文正、蓝玉……,他们象一颗颗晶莹夺目的星星,把华的天空照耀得分外璀灿。

那一段历史如果离开了他们,就会象白开水一样乏味,而让这些星辰放射出耀眼光芒的,不仅仅是历史展开了它宽大的天幕,还有那个时代的主宰者——朱元璋,他所具有一双超乎寻常的慧眼和一副吐纳乾坤的胸怀。

作为朱家军的领军人物,朱元璋有着与生俱来的战略谋断和指挥才能,表现出了比同时代所有对手更高明更精准的判断力和更老练更娴熟的军事政治技巧。

他不仅洞悉军事实力对比,更洞悉人性的弱点。这正是他胜过对手的地方。

朱元璋是刀光血影中博杀出来的人,可不是野史上所说的那种一无是处的混世魔王。他是天然的统帅,有着一种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每一重大节点都是由朱元璋亲自操盘的。

创业之初,面对陈友谅大军进逼,朱元璋不是逃跑求生,而是力排众议,拍板集庆决战,以小博大,让目空一切的陈友谅铩羽而归,终于与陈友谅、张士诚形成鼎足之势;争夺天下的鄱阳湖决战,朱元璋看准张士诚个性的犹疑和柔弱,放手与陈友谅博杀,奋力剪灭陈友谅,为大明崛起奠定了战略优势;回过头来一举荡平张士诚,初定天下。在灭元战争中,先取河南山东,对元大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最终导致元朝的总崩溃。

谁曾想到,一个沿街乞讨的叫花子,竟能开创一个威武雄壮的新兴王朝。汉民族终于摆脱了数百年来对游牧民族的恐惧,华夏文明再次步入灿烂辉煌的时代。

大明的崛起对于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与此前的历代王朝更替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历代王朝更替都是自身文化的蜕变,所有前朝盛世都是在自身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而大明王朝则是冲破一种完全不同的落后文明的茧缚,重新引领先进的华夏文明复归。

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做成吉思汗的人,他率领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狂飙般地席卷了北半球的旮旮旯旯,成为横跨亚欧大陆最蛮横最可怕的征服者。那个时代蒙古民族让全世界颤栗。大元王朝则是人类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统驭民族最为庞杂的超级帝国。

支撑这个庞大帝国的桩基,就扎在富庶的华夏文明腹地。元灭南宋之后,把都城从荒芜人烟的草原迁入了文明发达的汉民族聚居地,历史上一直由华夏文明浸润的这块区域就成了一块巨大而又丰腴的财富海绵,任由统治者无度地榨取。

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第一次整体性沦陷。农耕文明从长期遭受游牧文明侵扰彻底沦落为整个民族被奴役。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大地第一次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非汉人统治时代,蒙古人拥有一种天然的莽汉性格,他们张扬着骠悍狂野无可匹敌的武力,开疆拓土,扩充地盘,让世界匍伏于脚下,同时,却又对汉文化抱着一种恐惧性排斥,他们更习惯用一种颟顸粗野的方式来治理掠夺而来的地盘,甚至不惜用一种毫无建树的文化把各种先进文明蹂躏得一踏糊涂。

这就注定为王朝的短命埋下了种子。

面对千年礼仪之邦的灭顶之灾,汉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生存韧性。蒙古铁骑颠覆了汉人政权,却无法颠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幸运的,遭受百年摧残,几近没落却一直没有发生过文明大断裂,它向世界证明了其超凡而恒久的生命力。

大明崛起,救中华文明于水火,兴灭继绝,华夏文明再次收复失地。文明在与野蛮的殊死博斗中大获全胜。

攻守易位,世事易局,天翻地覆。农耕文明重新向游牧文明展示了其巨大的实力和文明优势。大明王朝摆脱数百年羸弱局面,又一次开辟了国泰民安、睥睨四海的太平盛世。

此时的大明王朝意气风发,神彩飞扬,疆域北达戈壁,南临海疆,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西北至哈密、嘉峪关,此外在满洲、黑龙江流域、新疆、西藏等地都设有羁縻机构。说得简单一点,明代的疆域就是大体上我们今天的版图面积再加上外蒙古、俄罗斯东边的一大块。

让汉民族心痛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自从唐末脱离华夏文明母体,在大明朝手里再次回到华夏文明的怀抱。

崛起的王朝必然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那个时代,明军代表着大明王朝的光荣。这支军队证明自己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把不可一世的世界霸主打得落花流水。

从统帅到士兵,无时不渴望面对各种对手,他们知道:军人的光荣来自战胜对手。军人的自信刷新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付德芳西北逐敌七战七捷,战无不胜,把骄横一时的元军追杀得东窜西逃、闻风丧胆;

徐达与元朝名将王保保几番较量,把元军主力基本扫荡殆尽;

蓝玉率军深入大漠,一窝端掉元王室,元朝皇帝仅带二十余名随从逃遁,成了丧家之犬,最终宣告了元朝的彻底覆亡。

世道变得让人如此措手不及,那些曾经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那些威加海内的成吉思汗子孙,一之间一群虎狼之辈竟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那个时候的明军是一支真正的铁军。且不说国家主力队,就是一支地方部队,上了阵仗也毫不含糊。在朝鲜战场,李成梁率领的辽东兵,把日本国的虎狼之师一直赶到海里。

我不知道今天有多少人曾经了解我们祖先过往的光荣。那个时代确实是中华文明的史册上风云激荡的一页。

1368年,大明定国。新王朝的航船正式扬帆。

这个朝气蓬勃、年轻气盛的新兴王朝,身上凝聚了几千年文明的内力,又呼吸着这个世界最新鲜的空气。以朱元璋的洪武年为起始、以朱棣的永乐年为标志,中华文明面向世界再次登上一个全新的辉煌顶点。

史书评价明朝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此番评价一点也不为过。比肩汉唐,大明毫不逊色,至于两宋,与大明远不在一个层次。史家说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除了后一句稍稍有点底气不足,但与那种把女子送到异域,每年缴纳钱粮财物换取和平的王朝相比,大明朝那种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的精神状态,还是很有点牛气哄哄的。

此后,我们也吹嘘过什么盛世,那种封闭、愚昧、自我感觉良好的盛世恰巧是庞大王朝各种疾病的滥觞。

揭开那层欺世盗名的盛世面纱,可以找到一个王朝后世百疴缠身的根源。

用今天的眼光看,叫花子出身的朱重八应当是那个时代的第一大屌丝。当他逆袭成功,以君临天下的姿态最终站上高高的南京城头时,他把自己的都城改名为“应天”,取意“君权神授”,以昭告世人上天赋予他掌管天下的合法性。

出于草根的不自信,他第一次对自己作出了不自觉的否定。

不过,这不能改变他骨子里的生命记忆。面对山呼万岁,不知他曾作何感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儿时放牛的青草坡,想到了家乡那间茅屋顶上肃杀的霜露,想到了皇觉寺那盏孤寂的青灯。

他如今贵为天子,却毕竟是穷苦人出身。他要做一个与历朝历代不同的民皇帝,建立一个为老百姓办事、为穷苦人造福的新王朝,开创天下官员清廉勤勉、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大明初创,百废待举。朱元璋以肺腑之言谆谆告诫臣下:从前我当百姓的时候,最恨贪官污吏不理会民间疾苦,今后要立法严禁,凡发现贪官污吏危害百姓的绝不姑息。他坐在龙椅之上,怀揣着一尘不染的梦想,准备着用自己的力量把梦想变成现实。

朱元璋并非是个坐而论道惯于作秀的人物,他的梦想不掺半点杂质。他生性俭朴,终其一生一直保持着穷苦人的本色。据《明太祖纪》,朱元璋临终的时候留下遗嘱:“丧祭仪物,毋用金玉”。特别交代不要因修陵而毁坏山川林木。臣民服丧,三天就行了,不要影响民间婚丧嫁娶。如此这般体贴民间的皇帝,也算得上一朵奇葩。

他是穷苦人出身,跟他打天下的弟兄都是穷苦人出身。在朱元璋心里他们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理所当然地是穷苦大众利益的代表者。

天朝煌煌,王道荡荡。他,朱元璋,天朝的最高统治者,百感交集,充满自信:他亲手缔造的王朝绝不会重蹈覆辙,一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崭新王朝。

相信自己能够再次创造历史。

可是,历史并没有他那样多情。年轻的朝阳般的王朝,在例行体检中查出历代帝国一样的顽症:贪腐。

朱元璋如五雷轰顶,雷霆震怒。就好象突然发现自己才华横溢、有着大好前途的亲生儿子染上了毒瘾,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事实。

当年,他被贪官污吏逼得流离失所,父母也因官府贪污赈灾粮款被活活饿死。纵观千古历史,毁掉江山社稷的可能只有两种:异族入侵的战争和王朝自身的腐败。元亡殷鉴不远,他,朱元璋,一代雄主,决不能让贪腐危及朱家王朝!

从腥风血雨里走过来的草根人物,性格中沉淀着一种冷酷决绝的气质。他雷厉风行,义正严辞,高调向贪腐宣战,上演了一部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又特别发人深省的反腐大剧。

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斩!

随即,大明王朝在反腐上狠招迭出,连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反腐之最”:

一种最血腥的警示教育方式应运而生:剥皮楦草。听这名字就有一种血淋淋的感觉,这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就是贪官被处死后把皮剥下来,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真皮稻草人示于公座之上,以儆效尤。

一种最直接的办案方式被创造出来:鞭死。就是当廷鞭笞审查对象至死。朱元璋亲手执鞭首开先河,将一名谄事欺蒙、秽行累累的权臣当廷打死。

一种最具创意的群众专政法宝被推而广之:扭送。朱元璋规定普通老百姓只要发现官吏贪污就可以把他绑起送京治罪,沿途检查必须放行,胆敢阻挡者诛杀九族!

……

反腐风暴之烈,力度、广度、深度,招招见血。

朱元璋相信恐惧可以湮灭一切欲望,暴力恫吓可以阻止贪欲之念,一个“杀”字是夺天下、守天下最有效的手段。他要用斩尽杀绝的办法来创造一个干干净净的清平世界。

然而,贪官就象菜园子里的韭菜,杀不尽杀,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据说洪武年间朱元璋杀的官员达十五、六万人,我粗略的推算了一下,那个时候全国的官吏大概也只有二十六、七万人。这么大的杀戮比例,官员恐怕很难做到满任。史上描写当时是杀人杀到无人做官、无官做事。洪武十九年大明朝诞生了一项空前绝后的吉尼斯纪录:该年委任官员三百六十四人,一年后被杀头六人,被判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官员犯罪纪录达到百分之百!

所谓戴死罪、徒流罪办事,也是明朝官场一大景观:犯罪官员穿上官服戴上镣铐办差,差办完了再扒下官服,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历史演绎到荒唐透顶的时候,往往正在揭示事物的本质。那些最深刻的道理很多时候都是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来讲述的。

风暴起于青萍之末,却是摧枯拉朽。朱元璋杀红了眼,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杀伐之剧,空前绝后。

朱元璋孤独地坐在龙椅之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不再相信那帮哥儿们的忠诚,不敢相信那些书生的礼仪廉耻,更不能相信那班赋外加赋、敲骨吸髓的地方官员。他只能相信他自己。他亲手操戈、亲历亲为。

史上对朱元璋亲手办的案子有详尽的记载:“收贿袜子一双、鞋两双”、“书籍四本衣服一件”、“围脖一个、网巾一个、圆口衣服一件”……这位天朝的最高统治者不经意间透出深厚的乞丐文化底色,他象拾掇自己辛辛苦苦捡来的垃圾,扒拉着王朝的针头线脑。

此时的朱元璋,就像手执长矛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孤独地站立在大明的天幕之下。

他用专制者特有的方式守护着王朝。

可是,他面对的是一部巨大的永不停止转动的风车。

朱元璋具有一种天然地把握一切转瞬即逝机遇的能力。每当他面临政治难题之时,便又是他加强政治权威的绝佳机会。面对王朝的腐败,他一手大刀阔斧地力剿,一手绞尽脑汁地创新制度设计。

作为四海天下的最高掌控者,他恨不能化身为千眼千手的观音,他要看清人世间的每个角落,掌握每一个细节

登基之初,他设立了都察院,“专纠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下耳目风纪之司”。用今天的眼光看,都察院集纪检、监察、组织、公安、信访、司法职能于一身,可谓势赫权重。

朱元璋企望都察院成为皇权的代理人。但是不久,他感觉到了程序的繁琐。至高无上的皇帝总是需要那种没有任何束缚、最顺手的工具,何况是天马行空的朱元璋。他匠心独运,创立了一个空前绝后、在世界文明史上差不多都能有一席之地的机构——厂卫。

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舞台。它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不经过司法机构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人犯。这是一支皇帝私人的秘密警察部队,他们是天子鹰犬。上至藩王、下至平民都处在这些鹰犬的监视之下。

顺理成章,接下来便是东厂、西厂,一个比一个更冷酷、更血腥、更残暴。街头巷尾、酒肆青楼,厂卫的影子无处不在,明朝成为特务文化最为炽盛的朝代。

《水东阳日记摘钞》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时一名叫铁宰的官员受皇命编写《孟子节文》一书,夜间在家中书斋无意间吟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翌时上朝,朱元璋斥责他:“铁宰昨夜吟好诗啊,不过朕并未‘嫌’啊”,改为‘忧’字如何?铁宰听后登时魂飞魄散,不停地叩头谢罪。

这事玄得就象一个人被扒光了衣服撂在了无处逃遁的露天地里,脊梁沟都是凉嗖嗖的。

特务政治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

特务体系凌驾于法律和百官之上,只对皇帝负责,它用一种极端的恶,把皇权发挥到至高无上的极致。

精明过人的朱元璋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种用于强化皇权专制的政治设计,却为整个大明埋下了一颗殃祸不绝的危险炸弹,让朱明王朝不断处于波涛汹涌的动荡之中。到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特务横行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明代的宦官专权最大的特点在于此前是宦官与外戚勾结,窃取皇权,而明朝的特务系统都生长在制度体系之内,皇帝刻意把权力交给宦官以达到强化皇权、驾控朝政的目的。

特务政治把一个本来可以伟大的王朝变得丑陋不堪。

朱元璋太知道权力的重要,他一门心思地把所有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里。而集权也得有个名目,这样就得善于借助各种政治话题说事,于是“紧螺丝”的政治思维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我们是一个从来只强调权力在上的国度,天下黎庶拥有的最大权利就是被管理。千百年来,臣民在统治者眼中不过是一群牛羊,官员治理一个地方就是放养一群牛羊,所以地方长官的官衔称之为“牧”。管理民众与牧羊牧牛的感觉是一样的。放牧者对牛羊最大的要求就是温顺听话,一旦哪个方面不对劲,第一反应就是把管治的螺丝再紧一紧。紧螺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集权。这么大一群羊,还是东家自己放最放心,谁保哪个羊倌不偷着薅东家的羊毛呢?

权力一次一次地集中,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治国思维从来没有偏过这个道。

殊不知,权力是一种带扣的绳索,集中到一程度,被勒紧的一定有那个把持权力的人。

在高度专制的政体下,每一次皇权的强化必然衍生出无数对下专横跋扈的大大小小的专制者。他们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旁若无人,你还能指望生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朱元璋没有文化,却并不是一个莽夫,生活教给他的知识,足以令我们今天任何一所大学羞愧。

他深深明白,皇帝的权威不仅仅在于对属臣行为的约束,更在于思想控制。他的王朝不仅仅要让子民肉体上臣服,还要在精神上奴役。

这个时候,有个叫桂彦良的大臣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了一个看似二百五却又极合朱元璋口味的治国妙计,他说:“用德则逸,用法则劳”。陛下应当以德治国、提倡道德,树立官场道德模范。

朱元璋龙颜大悦,他借题发挥,把这个迂腐书生的锼主意发掘到极致。

于是国家的宣传机器开动了,各种陈腐迂阔却又正儿八经的道德文章相继出笼。朱元璋亲自出马主持编纂了《大浩三编》向全国发行,并且用了许多带有强烈朱氏色彩的手法对天朝子民开展普法教育。

朱元璋苦思冥想,日夜揣摸大脑控制之术,终于推出了中华文化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创举: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从隋唐就开始了,但是到了明朝却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光大。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拔地而起的天才,却偏偏对这种一级一级过关的人才选拔制度特别钟爱,不能不说他别有一番深意。他创造性地将自己的私货塞入其中作为明朝科举制度的精髓,从而成为推行皇权文化奴役的重要工具。

有人说八股文不过是一种呆板僵化的文章写作方式,此言差矣!八股的核心不是起承转合的格式,而是所有文章不能有自己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天下读书人只能一个模式,一种思维,即按朱熹朱圣人的思想来写文章,否则你永远只能在体制外游弋而不能进入主流文化的圈子。

朱熹是朱氏家族的文曲星,他的思想对于维护朱家江山最靠谱。

八股科举,核心是皇权对思想的奴化。

从八股诞生之日,华夏文明就进入了一个以奴性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

而以德治国,以思想教化来破解贪欲之念这个“心中贼”则表明了在皇权专制下反腐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境地。

朱元璋要求人们都象朱熹老夫子那样“存天理、灭人欲”,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能够战胜自我,这其实是朱老夫子自己也完成不了的任务。而煞有介事地推而广之的人,不是迂阔到极点,便一定是别有用心。历史反复证明,那些死命鼓吹思想专制的人物,往往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会最大的危机不在于它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漏洞,而在于失去了支撑它的精神结构。专制政体下的腐败之所以更可怕,是因为支撑这种腐败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文化。在腐败文化之下,每一位腐败者都心安理得、理所当然,你想不腐败反而成为另类,在官场无立锥之地。

专制是腐败文化最丰厚的土壤,因为专制消灭了一切可能抵制腐败文化的思想市场。没有思想市场的社会是一个万马齐喑的表象掩盖着险象丛生的社会,政治权力笼罩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腐败机会遍地皆是,腐败者不过是权力与利益的掮客。在一片菌孢丛生的腐化之地拿什么去奢谈德化的功效?

中国历来有不讲规则的传统,每位官员虽然在人前台面上摆谱,但都心知肚明,嘴上说的一套与实际做的一套是两码事。那些官方制作的规矩,原本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条文,真正办起事来有另一套规则,叫做潜规则。

潜规则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尤其是一种官场文化,潜规则是黑箱政治的衍生物。那些丑陋的怪事,原本根蒂连着主干。

即使你手持利刃,而对那已经变质的文化禁若雷池,又如何去下手?

终于,有一天,朱元璋杀累了。他神情困惑、两眼无神地望着高高在上的苍天,禁不住哀叹“我欲除贪财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他终于意识到那种源源不绝根深蒂固的文化力量。

此刻他心中投下巨大的阴影:

“法数行而辄犯,奈何?”

一生没有服过输的铁血君王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江山万世一系的雄心,他对自己亲手创建的王朝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朱元璋殚精竭虑,奇思妙招,挠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帮穷哥们坐江山的朝廷会生出这么多贪官?那些对贪官酷吏有着刻骨仇恨,提着脑袋打江山的穷哥们不是发过“苟富贵、勿相忘”的绝誓吗?怎么今天摇身一变,个个象着魔似的露出贪得无厌的本性,难道他们的良心已经不再装着天下的穷苦百姓?还有那些各级官员不都是十年寒窗,饱读圣贤之书的书生吗?他们应该比常人具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和自律,怎么也一个个成了大贪大奸,无耻得这么彻底呢?

朱元璋何曾想到,苦出身并不是江山永固的政治保障,很多时候那些苦大仇深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贪婪往往比常人更加疯狂。人的贪欲是被装进良心盒子里的魔障,一旦盒子打开,就再难收将回去。

朱元璋也未曾想到,八股取士把读书大大地功利化了。那些饱读圣贤之书的学子未必还持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更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他们中间的多数还是期望正大光明地获取十年寒窗的回报,当朱重八这位吝啬到骨子里的乞丐王施舍给官员的俸禄不足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体面时,他们也就顾不得孔孟斯文了。

其实,朱元璋忘了,在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剧烈变化的时代,即使那些整天跟在他屁股后边为朱子格言发微注经的学究们,真正的兴趣未必在那些远离人间烟火的典籍上,即使有兴趣与诗书相伴,也不一定视为立命之本。譬如说当下那些口口声声以弘扬国学为己任的大师,好多也不就是找个混饭吃的口实。

真相总是藏在云山雾障的后面,且不要让那热闹非凡的流云烟霞迷了双眼。

1644年,闯王进京,清军入关,明王朝灭亡。屹立中原数千年的汉人王朝终于成为历史绝响。

云烟尽散,大明王朝肃贪反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大明王朝以反腐开篇,却以腐败亡国终结,从驱逐异族统治战争中勃然兴起,最终又倒在异族入侵的铁蹄之下……历史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腐败王朝成为大明再也抹不去的招牌。

历史又一个轮回,其间夹杂着多少悲凉和无奈!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上苍象一位絮絮叨叨停不住口的老者。

大明楼下,一杯黄土,风流竟被雨打风吹去。

朱元璋若九泉有知,该是一种何等的痛断肝肠。这位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杀头皇帝,他哪里知道:腐败传承的乃是专制的基因,专制政体天生就拥有腐败的染色体。

痈在表皮,根植于母体之内。

暴风般的霹雳手段所能解决都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并不能改变产生腐败的母体。

没有人是天然的腐败者,许多臭名昭著的腐败者最初和你我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有私欲、有善良、甚至很有理想。但是在专制特权之下,官场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圈子,你进了圈子要生存下去,却要爱惜你的羽毛,那分明是要与你的理想和前途诀别。官场是一个染缸,不错,但是在一个烟瘴气的世间哪里不是染缸?“出污泥而不染”对于大多数混迹于江湖的人来讲,不过是一层虚伪的遮羞布。

环境把腐败者塑造成双面性人物:一方面他要忠实地维护王朝统治,这是他根本利益之所在;另一方面,他那贪欲的吸盘从来不肯停歇吸食母体,直到王朝奄奄一息。

家天下的王朝,杀戮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护皇权统治。对腐与不腐者有切肤之痛的是黎民百姓,而忠与不忠才是江山永固的真正分水岭。纵览王朝反腐最后都是要走到以忠奸来辩是非的路子上去,明初的四大案,株连无数,终了不都牵着一个“不忠”的罪名吗?

如此这般,越反专制愈甚。专制愈甚,腐败愈烈。

大明王朝反腐的全部悲剧,就是沿着太祖谋划的这条路子一条道走到黑。

朱元璋是一个特殊的超凡的人物,一个天然的克里斯玛权威者。尽管披着“君权神授”的外衣,他太迷信克里斯玛的魅力和权威,他不依赖任何制度与规则。他骨子里相信“乱世用重典”,可是他用的典还不够重吗?中国历经乱世,这个国家和民族所承受的重典还少吗?可是就是不灵。他终身也跳不出的圈子就是如何采取更加残酷更加令人恐怖的手段来显示皇权的力量。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叫英国的地方,在一百多年以前,已经产生了议会。那个地方用法治宪政、权力与权力的制约,使国家治理开始井井有条。

他也没有想过,他亲自设计的这些东西:锦衣卫、东厂、校检不过是暗处的魅影,他们能监视天下臣民一言一行,却不能监督朝堂之上的权力。

监视让被监视对象不自觉地形成俱损俱荣的利益同盟,他们朋党结私,同气连枝,形成一股看不见、摸不着,互相依托、互相支撑的政治力量。这股力量往往最高统治者也难以撼动。

常识告诉我们:腐败的根源一定藏在特权制度之内,专制才是腐败最大的制造商。死抱着专制特权不撒手,却要用道德教化开创清廉之风,那是一种永远的乌托邦。

历史是执拗的,只要你走的是老路,一切都跳不出历史巢臼。

最终吞噬整个王朝的乃是与肌体相生相伴的病毒。腐败是套在王朝脖子上的死结,不管你花多大气力、用多么匪夷所思的手段,都无法把它解开。那些一厢情愿的情怀和梦想最终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落,留下的只有一声浩叹!

我看看孝陵,眼前浮出那位生猛的皇帝,隐隐感到一种拔出倚天长剑的冲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2171/

王朝的死结的评论 (共 23 条)

  • 雪灵
  • 林玲英
  • 春暖花开
  • 晓晓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深渊
  • 冰影
  • 低吟浅唱999
  • 白草诗人
    白草诗人 推荐阅读并说 好文,挺有感觉!加油哦!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 推荐阅读并说 腐败是套在王朝脖子上的死结。
  • 凌诺
    凌诺 审核通过并说 问好文友,给赞啊!!
  • 临水轩主人

    临水轩主人向散文网里借文论道忧国忧民之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文以载道,文以见性,信夫!

    赞(0)回复
  • 长河落日

    长河落日回复@临水轩主人:过奖,谢谢鼓励!

    赞(0)回复
  • 乡村老羊

    乡村老羊“腐败传承的乃是专制的基因,专制政体天生就拥有腐败的染色体。 暴风般的霹雳手段所能解决都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并不能改变产生腐败的母体。”醍醐灌顶

    赞(0)回复
  • 乡村老羊

    乡村老羊太解渴了,谢谢

    赞(0)回复
  • 长河落日

    长河落日回复@乡村老羊:谢谢鼓励!

    赞(0)回复
  • 长河落日

    长河落日回复@释然:谢谢鼓励!

    赞(0)回复
  • 张博学

    张博学诗人的文笔,哲人的思维,史家的评判,好文章!作者好像大学者,此文应在各大党报及重要杂志刊登!

    赞(0)回复
  • 长河落日

    长河落日谢谢鼓励,过奖了!还望不吝赐教1

    赞(0)回复
  • 张博学

    张博学回复@长河落日:您作品已经属于大家,非常成熟的文字,非常成熟的思考。不知可否和您聊聊?依您文章推断您去治理国家一定一把好手。文章居高临下,大气磅礴,力透社会背,仅我读过的几篇,全是珍品。

    赞(0)回复
  • 长河落日

    长河落日谢谢抬爱!过奖了,搞得我不好意思。我比较懒惰,聊天操作的较少,不过还是欢迎多交流。我的qq506459455。问关嘉峪关我拜读了,有思想!祝文安!

    赞(0)回复
  • 长河落日

    长河落日qq上的账号是天高云淡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