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麦子香时

2014-06-11 09:38 作者:哈笑哈笑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三月清风翻绿浪,五月骄阳滚麦香;

一团一簇连山岭,一沟一壑又一庒。

一千二百余年前,大唐诗人白居易,旅居山野,行走江湖,望着无边无际的麦地,看着忙碌的村民,不由诗兴大发: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

诗人的心情多少流露出一些对于农家人辛苦劳作的感概,但却无法体会到农家人的喜悦与悲伤

童年时代,那时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女人们割麦,男人们挑回生产队晒场,女人们则将麦禾铺成一排排,然后站成梯队,扬起连枷,噼里啪啦,唱起丰收快乐的歌。那时候是讲究颗粒归仓的,俺与一群小伙伴便在地里田间捡拾掉下的麦穗,最后送交保管室,依据多少可以记分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俺和俺的父母一样,胆小怕事,都规规矩矩地劳动着。一些胆大的孩子,则将拾得的麦穗偷偷藏起来带回了家;而贼胆大的大人们则会故意将麦穗扔在角落或是藏起来。

那个时期,丰收了,先是要满足“公粮”需要,剩余的归仓后再集中分麦子。劳累忙碌半年,就等分麦子吃粑粑!

可是,那个年月,麦子产量不高,扣除“公粮”后,一家人按户头分,没户口的还没有呢,俺一家人也就百十余斤。这点粮食须得支撑到稻谷收获的秋天呢!俺们一家,基本上是喝着稀糊糊,吃着瓜菜野菜精打细算度日的。那时候的稀糊糊,窝窝头,可不是现在的精面粉,而是粗面粉做的,没有油,甚至没有盐,难以下咽的!红米饭,南瓜汤,这足以抵半年粮呢!这红米,可不是“米”,而是红高粱或者玉米!高粮米、玉米,粗颗粒,难以下噎,想多吃都没有!

那时候队长、会计和保管室的干部,家中却总是有余粮!俺想,这腐败贪污从来都是有的吧!难怪父母亲总希望儿女将来能做官,升官才能发财嘛!

改革开放后,分了田地,这时候也有了杂交品种,一家人辛苦劳累,总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俺念书的年月,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一面要念书,一面要回家劳作,的确辛苦!后来念高中了,发动同学互相挨家串户帮忙,这也才有了快乐兴奋的感觉,也才有了对于劳动价值的认识,也从这样的劳动中,与同学之间建立起了最为宝贵和纯真友情

饥肠咕噜的日子已经走远,饥饿的童年早就遗忘在从前。但对于饮食吃喝,俺真的没有很大的欲望。许是童年啥样的苦都吃过了吧,俺与妻子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清淡的饮食习惯,也只在来了客人或是周末孩子们回家弄几手好菜,喝几杯泡酒,不亦乐乎!

如今的农村,城镇化侵蚀着村庄,耕地越来越少,大片大片的麦地已经很难见到。基本农田到底保持的怎样,只有鬼才知道。年年说增产,都不知是与那一年相比增的产!

农村留下的部队,又如何能够支撑起中国农业的未来,又如何谈“农业现代化”?俺偶尔回西部老家去,田地要么被建成住房,要么被荒芜,种庄稼的人已经很少。回到俺的第二故乡东部地区,公路两侧楼宇矗立,鸽子房一般,或是城镇化与大城市连城一片。只是在远离公路的地方,才有大片大片的麦浪依旧在风中翻滚荡漾。

现在中原地区和东部地区大都采用联合收割机丰收,的确这也才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吧!

沐浴着晨光,信步小路,吮吸着麦的清香,金灿灿的的光芒闪耀之下,灼灼的麦芒却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沉甸甸的芬芳背后,背负着沉重的希望。

麦浪深处,归墟的父亲仍旧佝偻着腰,挥舞着镰刀,黝黑的脸庞露出慈的笑。

夕阳垄上,母亲涟涟的泪水迷茫,一直还在眺望着远方,守候着游子荣归故乡。

记忆太深,恩情太重,深躬土地礼赞曾经岁月任由沉甸甸的麦香把思念灼伤。

(作者:迪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0321/

麦子香时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