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话敦煌

2014-05-24 14:34 作者:冀成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漫话敦煌

城市不大,名气不小的敦煌,地处我国河西走廊最西面和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地区的交界处,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西域南北两道的边关要塞。人们如果沿着敦煌地区这条路走下去,不仅可以走到世界的尽头,还可以横穿整个人类色彩斑斓的生存姿态和文明史,甚至可以触摸到全世界人类的生活状貌和良知。

远古时期,敦煌的居民以三苗族、月氏、乌孙和匈奴人为主。朝、商朝、周朝时期,羌戎族的百姓也在这个地区栖息活动。秋战国末期,乌孙、三苗等民族被强大的月氏人赶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敦煌地区的匈奴人也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势力,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兵30万北御匈奴,并且在这里修建了万里长城。西汉文帝执政期间,匈奴人打败了月氏人,逐渐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人共同夹击匈奴人,后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公元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顺利从乌孙返回之后,汉朝初步打开了通往西域的这条丝绸之路。汉武帝把敦煌设置为郡的同时,又在这里建造了阳关、玉门关边防,亚欧大陆桥从此便畅通了。

亚欧大陆桥这条横贯亚洲连接非洲、欧洲长达7500多公里的商道,东起长安,西至罗马,把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发祥地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和著名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所在地连接在一起,敦煌逐渐成为军事、文化和商贸重地,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

公元400年,李皓在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前凉、西凉、北凉先后统治河西地区,这一时期的凉州成为中国北部文化的中心,敦煌是凉州的中心,名流学者空前现世,英雄人物举不胜举。五胡乱中华的十六国割据时期,群雄野心勃勃逐鹿中原,河西地区反倒成为一个政治、经济、生活相对稳定的地方。后来北魏消灭北凉,统一北方,占据了河西地区。

隋朝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中国的千秋大业。隋文帝平定南方割据政权之后,将大批南朝贵族,连同其他一些战败的部落迁徙到敦煌,无形当中也给敦煌带来我国南方的一些文化和生活习俗,南北文化在敦煌逐渐融为了一体,也促使敦煌文化更加富有了明显的特色。公元609年,隋炀帝带领朝廷部分官员西巡,在张掖举办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贸易交流大会,当时的政治、经济盛况空前,丝绸之路格外繁荣,隋炀帝政府得到了许多经济利益,这个地区的老百姓的生活也相对安宁了许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唐朝781年,敦煌地区陷于吐蕃人,848年当地人张议潮率领州民起义,河西地区又重归唐王朝。十一世纪初,西北地区的党项族人逐步强大,称霸河西地区,1036年占领敦煌,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这一时期,我国形成了宋、辽、西夏各个地方统治者都崇拜佛教的社会现象,辽、西夏都不排斥汉族文化,敦煌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消灭西夏王朝,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经济文化曾经一度又繁荣起来,关内地区和西域地区的经济贸易也就更加频繁昌盛。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朝的残兵败将,派宋国公冯胜将军领兵三路平定河西地区,在这里修建嘉峪关和明朝的长城,设置关西七卫维护社会安定。1516年敦煌又被吐蕃人占领,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同时将关西地区百姓迁徙关内,废弃瓜洲、沙洲。此后,敦煌地区足足有二百多年没有建置,逐渐形成荒芜人烟的地区。

清王朝康熙后期收复了嘉峪关外广大地区,1725年清朝政府在敦煌建立沙洲卫,并从甘肃各地移民到敦煌地区垦荒定居,先后又迁徙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军民到这一带开荒种地,1760年清朝政府把沙洲卫改为敦煌县。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敦煌为县级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我国各个民族相继登上敦煌地区这个社会大舞台,跃马扬鞭于这一这片热土上,各个民族之间既有你死我活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与争斗,也有和睦共处、友好往来的融融岁月,这期间以社会和平,百姓安定为主体,构成了敦煌地区的主旋律。敦煌地区的各个民族或游牧,或农耕,或农牧兼营,以不同的方式开发建设着这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明。

现在敦煌地区千余个洞窟中,除了汉人政权时代开凿的洞窟外,少数民族政权时代所开凿的洞窟也有170个。在敦煌发现的多卷古代文献中,除了汉文之外,还有吐蕃文写卷5000件左右,另外还有一些突厥文、龟兹文、焉耆文、摩尼文、回鹘文、西夏文和蒙古文等文献。再就是还有梵文、叙利亚文所写成的文献。这些文献为后来人们认识历史上敦煌各个民族的社会活动、经济状况、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1907年和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二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当中的精品掠走5000多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都被运到北京,交给京师图书馆收藏了起来。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手中弄走600多件经卷。1914年饿国人奥尔登堡,从敦煌弄走一批经卷写本,盗走第263窟中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利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里26块壁画。这些被外国人所掠夺走的珍贵文物,至今还流传在世界各地,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国归宗。

敦煌经历了秦朝的狂风,汉朝的暴,唐朝的大,宋朝的寒霜,元朝的烟雾等等各个朝代的反复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地。人人皆知的“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万里长城的烽火台等等历史遗物。虽然这些历史遗物在敦煌地区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但游客们置身其中,仍然还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古代边关铁马金戈之气的苍凉,使人们不得不从心里感慨、叹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沉重。

提起敦煌,几乎所有去过敦煌的人,脑海里马上就会联想起那个漫天飞舞,凌空翱翔,神奇而漂亮的飞天。飞天,佛教中称其为香音菩萨,是个会奏乐、善飞舞,满身散发水果香味,美丽动人的菩萨。飞天,是希腊那个插着翅膀的小天使,是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那个玉女,是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名片,是敦煌各个民族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标志,是中华民族艺术当中一个绚丽多彩的美好形象。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这么一个永远活跃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的仙女。

说起敦煌,有些人就会想起大名鼎鼎的唐玄奘。当年,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路过敦煌的时候,他就情不自禁地停留在这里开始讲经说法开导世人了。千年之后,我这个不信鬼神,不信佛教的凡夫俗子,在唐玄奘当年讲经传法的寺庙里,鬼使神差地买了一本佛教知识问答书籍,晚上竟然在宾馆的房间里津津有味地通读了一遍,事后琢磨唐玄奘还琢磨了好几天,知道了唐玄奘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不仅仅是一个佛教信徒,竟然还是一个中国古代的第一流大学者。我不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更不是忠厚老实的沙和尚,对唐玄奘没有什么顾虑和企求,但这并不等于我不欣赏唐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那些真经佛法,并不等于我不欣赏唐玄奘的人生精神。

“葡萄美酒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敦煌我没喝上古代的葡萄美酒,可却买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夜光杯,并且还和敦煌市那几个疯疯癫癫的九流诗人相聚,在宾馆的房间里天南地北,社会奇闻,人情世事,无拘无束地胡吹海侃,尽情尽兴地喝了一夜的敦煌玉液老酒。

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的春天,僧人乐僔漫游到敦煌的鸣沙山附近,有一天的早上,他看见天空千佛闪耀,瞬间就顿悟了,随后他就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上,用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凿开了一个石窟供佛,从此闻名于世的莫高窟便诞生了。

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开始了凿窟造佛活动,这个活动一直延续到元朝。敦煌石窟艺术是产生和积存在敦煌多门艺术的综合体,它包括了敦煌建筑、敦煌壁画和敦煌彩塑。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面25公里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石窟上下五层,南北约有1600多米。莫高窟经过一千多年的风沙侵蚀,现在仍然还保存着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 2415尊泥质彩塑。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敦煌石窟,是一座内容十分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由于石窟建筑时代不同,形制呈现不同的特色,主要有禅窟、塔庙窟、殿堂窟、佛坛窟、大佛窟5种石窟。

莫高窟洞窟内的泥彩塑,多属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盘事迹的造像。其中有一个雄伟浑厚,高达三十多米的巨大佛像,形象异常生动,令游客过目难忘。那些灵巧精致的小菩萨,个个性格鲜明。尤其是活灵活现,神态逼真,面目表情发自心底微笑的那个北魏时期的泥彩塑象,被人们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实话实说,不管你是谁,观看了莫高窟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古代美女的。

莫高窟洞窟内的壁画,分为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供养人画像和各个民族的传统神话题材,以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画。像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林林总总,世间万象。游客从那些壁画当中看到了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各种社会生活活动。各个民族的艺术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都在莫高窟里汇集成了斑斓的奇景大观。其中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灿烂的时代,并且还把外来的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地冶炼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敦煌艺术。

我思绪万千地逛完了莫高窟,便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鸣沙山。在鸣沙山上骑着骆驼照了几张相,滑了一段温柔的沙山,在月牙泉里洗了洗手之后,就坐在沙山上掏出随身携带的敦煌酱制驴肉和一瓶敦煌玉液老酒,一边饶有兴致地吃着,喝着,一边像个小孩子似的琢磨着这幻般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

敦煌鸣沙山,又叫神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连接党河水库,东西绵长4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海拔1650米,山体高达数十米。鸣沙山呈黄色,但沙粒却不是全一色的金黄,而是由红、黄、绿、白、黑五色沙组成,晶莹闪亮,五彩缤纷,凹凸变幻,随风移动,沙峰起伏,犹如虬龙蜿蜒,又宛如一座金山,山脊如刀如刃,线条分明,在阳光照耀之下,放眼望去,连绵起伏,塑造出形状各异的造型,那一道道的沙脊呈现出波纹的形状,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美丽而神秘,令人不由不从心底里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千百年来,由于有许多人都不清楚鸣沙山为什么鸣沙的原因,产生不少美丽动人的玄妙故事。其实鸣沙山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为人沿着沙面滑落的时候而产生的种种鸣响,是自然界现象当中的一种奇观,也是自然界当中的美妙乐章。自古以来鸣沙山就犹如铺在古老大地上的一匹锦缎,黄黄的颜色述说着许多炎黄子孙不老的传说。

鸣沙山群峰环绕的绿色盆地当中有个奇景,这就是一泓碧水形如弯月的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月牙泉在鸣沙山的怀抱里娴静地躺了几千万年,虽然经常遭受狂风和黄沙的袭击,但至今依然还是碧波荡漾,清澈透明,笑声潺潺,迷醉游客。

月牙泉古称沙井,自汉朝起即为敦煌的八景之一。月牙泉南北长100来米,东西宽大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之处大约5米。月牙泉弯曲如新月,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当中。

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千百年来,风吹沙不落。自古到今,人们对月牙泉遇狂风而不为沙所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些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逐渐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所以使之涓流不息。有些人说,这里的奇特现象就是刮大风的时候,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所埋没。总之,月牙泉是梦幻一样的谜,不为流沙所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真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

月牙泉就像是飞天的眼睛,清澈、美丽而多情;又像窈窕淑女的嘴唇那样甘甜诱人;更像一弯天上的新月落在黄沙里,温柔而深情地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着。月牙泉里的泉水,人们喝了之后,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增加人的智慧和思想。月牙泉里的鱼,人们吃了之后,能化解人体当中的各种疑难杂病。月牙泉岸边的七星仙草,人们吃了之后,不仅滋阴大补、催生壮阳,还有返老还童的奇妙作用。我听一个老和尚说,月牙泉也叫仙药泉,如果人们常年待在这儿,喝这里的神水,吃这里的鲜鱼,咀嚼这里的仙草,就可以长生不老。

月牙泉里的游鱼成群,逍遥自在,令人羡慕;那些成双成对的野,自由自在地满天飞翔,欢快鸣叫,令人神往;那丛丛茂密的芦苇,在空旷的宇宙里潇洒地摇曳着身体,漫歌祈祷着轮回的生命。月牙泉岸边的绿草如茵,四季如春,令人心醉;四周的胡杨树,亭亭玉立,脉脉含情,令人浮想联翩;那些青青的垂柳,随风而舞,曼声细语,令人痴迷;那朵朵沙枣花,羞涩迷人,香气袭人心脾;那一只只七彩蝴蝶,漫舞在花丛当中,尽情尽兴的谈情说;那数不清的各种各类昆虫,得意洋洋的弹奏着天籁神曲,享受着优美恬静的生活。

那天下午四点多钟,我站在月牙泉岸边看着月牙泉,观察着、欣赏着月牙泉和它周边这种种自然界里的风情,联想到自己情感,想起了多日不见的妻子,信口吟咏出:会讲话的大眼睛,是我欣赏的精灵。天真无邪的眼睛,是我希冀的爱情。会传情的大眼睛,充满阳光的人生。柔情万千的眼睛,明白生活不公平。会思索的大眼睛,沙漠里的蓝水晶。月牙泉似的眼睛,伴随我荡漾终生。

鸣沙山和月牙泉相互依存,延续了千万年也没有改变什么模样,它们那种多彩迷人的颜色、那种神秘莫测的韵味,奇异的让我诗兴大发,神魂颠倒……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4724/

漫话敦煌的评论 (共 9 条)

  • 心静如水
  • 龙行天下
  • 晓晓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秋叶秋枫泪
  • 时光
  • 雪灵
  • 婉约
    婉约 推荐阅读并说 飞天,是希腊那个插着翅膀的小天使,是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那个玉女,是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名片,是敦煌各个民族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标志,是中华民族艺术当中一个绚丽多彩的美好形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