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悲悯情怀的素描

2014-05-19 13:46 作者:郝永茂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悲悯情怀的素描

郝永茂

一天,与同事一起下乡,看见几只在路边白杨树上栖息。同事抬手枪响,两只鸟同时从树上扑棱棱坠落,满世界散落的鸟羽、仓皇皇逃命的幸运鸟与枪口袅袅的青烟齐飞。同事狂喜。又一天,路过紫薇广场,见俩小儿在肢解一只刚“断奶”的乌龟。乌龟的魂飞与魄散,娱乐了他们的金色童年。我心有戚戚,纠结郁闷,竟数日不能遣怀。

我常想,人是应该有悲悯情怀的。我们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许正是这种悲悯情怀使然。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一边呼唤悲悯,一边又大肆制造悲剧,妄图用悲剧来激活悲悯。于是,我便想起了在办公室里与窗后灌木丛中无名鸟邂逅、相处的种种,又因小女缸养小龟致其双眼失明而想起老家乡邻与乌龟相依的焦枯岁月曾经有一段日子,我就像一只垂垂老蚕,整日里咀嚼、消化着这些如桑叶般的生活,最终吐出一缕缕劣质的丝线,缠裹成蚕茧一般目不忍视的《办公室里的鸟》和《龟祭》。

《办公室里的鸟》叙写的是一段简单而渐进的生活:由遮藏于报刊中的自由之鸟引发对鸟的渴望;继而立于后窗,见鸟向办公室飞来,却又“掠窗而过”,便于中去追寻鸟的身影;鸟首次眷顾办公室,最终却“杳不知其所往”,令人沮丧;再次看见“乘着阳光飞进来的我心中的精灵”时,它却遭到同事们无情的围追堵截,不得不从我匆忙打开的后窗间“飞离了它试图与之亲近的人类的追捕,飞向了自由和希望的天空”;最后一次在办公室里见到的竟然是已经腐烂的鸟的尸首和“暗红了一个世界”的鸟之斑斑血痕,真相竟然是“谋杀”。这篇短文的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但不是日常生活的翻版、复制与克隆,而是对生活的剪辑、连缀和浓缩,以微见著,以浓稠的生活原汁来透视本应常在的人类悲悯情怀。安排这些原生态生活片段时,采取以时间顺序纵向推移与悲悯情感涟漪式展宕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悲悯这一情感主线,从渴望与鸟邂逅,到鸟“掠窗而过”之后的沮丧,再到鸟遭到同事堵截追捕之后的恐惧,最后到鸟被谋害之后的愤怒,反映出作者悲悯情怀下的心路历程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寻。行文中,文章主要采取了对比与虚实相生的手法。将窗外自由生存的鸟与生活于鸟笼般办公室里的“我”对比,“我”之对鸟的友善、悲悯与同事们对鸟的围剿、谋杀对比;文章开头因渴望至极而在梦中见鸟,结尾处因愤怒之极而于“恍惚中”见鸟欢唱着飞出后窗,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深沉,叙事与抒情融合渗透,应该说,较好地表达了文章主旨。

《龟祭》也是一篇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散文。文章主要叙写了三件事:小女缸养小龟致其双目失明,只好放归于清溪河,寄希望于它能残喘偷生;老家遭遇百年旱灾,乡邻在桉沟、杨树堰大肆捕杀乌龟,几乎让龟族断子绝孙;经济好转后,龟身价暴涨,人们几欲癫疯,掘龟之老巢,啖龟之血肉,祸及龟子龟孙,血染沙滩。文章围绕“祭”式的悲悯情怀剪辑材料,将发生在几个世纪几十年间的事件搭接在一起,以“悲悯”贯穿之,以个体关照群像、以现实关照历史,反映出悲悯情怀的曾经沦丧与渐次复苏。在行文中主要运用了环境烘托、对比、插叙等手法。文章以“清明节”为特定时间背景,辅之以“日头寡白,山峦披纱,倒尤寒”、“直刺灰暗天空”、“流溢成一道寡白水帘”等环境描写,烘染出一种“悲”调,为后文张本;结尾处以“福康城不应,腊梅山庄不应,清溪河不应”的“不应”环境皴染,表达出对小龟未知命运的忧戚;从现实生活中小女养龟落笔,中间插入老家乡邻捉龟、吃龟及当今因龟价暴涨而命不保朝夕的生活万象,结尾又以关注小龟的未知命运收官,将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群像、小孩与大人进行对比,融叙事与抒情于一体,揭示出悲悯情怀的曾经缺失和对悲悯情怀的呼唤。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用短句,甚或独字成句,文字简约,意蕴较为隽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办公室里的鸟》和《龟祭》两篇短文都以悲悯情怀为主线,剪辑、浓缩生活而成,既有对悲悯情怀的流逝与淡化的忧虑思考,也有对悲悯情怀的渴盼与期许。这大抵就是作者的初衷吧,聊可自娱。至于其间的写作手法、斟酌文字,则甚为稚拙,实不足道。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2828/

悲悯情怀的素描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