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识青年来俺村

2014-05-04 16:45 作者:老桥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975年,全国各地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我感触最深的是知识青年进驻过我的家乡平度市乔家村,知识青年的到来,对于这个封闭了几十年的村庄来说,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新鲜事,一下子就打破了沉默,甚至轰动了整个村子,大队门前挂起了横幅:“热烈欢迎知识青年进驻我大队”,小学生两手举着大红花,载歌载舞,欢声雷动:“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大队的锣鼓队敲起了欢快的锣鼓,男女老少闻讯。奔走相告:“知识青年来了”,三俩一伙,五人一帮,迅速朝着锣鼓声奔去,都想去看个热闹,孩子们奔跑着,青年男女一边嬉闹着,一边急匆匆地走着,就连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也想去看看光景,迈着“三寸金莲”小脚,上头着急,下头急不得,最终都汇聚在村中央的大街两旁,竟把7米多宽的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欢迎场面的热烈程度不亚于省市领导来检查。这时,刚上任的大队书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了:“全体社员同志们,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上级派了15名知识青年来到了咱大队,这是对咱乔家大队的信任。咱这里是革命老区,一直都响应上级号召,希望大伙发扬光荣传统,拥护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教育孩子对知识青年要尊重,今日,我就讲这几句,等安顿好了,还要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讲讲。”一口庄户腔的大队书记刚讲完,就换上了“女高音”似的普通话:“各位乡亲们、大叔大婶们,我叫张丽华,是青岛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进驻蟠桃公社乔家大队知青组组长。”话音刚落,就迎来了一片热烈掌声。“我们15名知识青年,说是知识青年,其实在你们眼里都是些孩子,我们从小生活在城市里,过惯了城市生活,刚刚跨出学校大门,来到这里,对农村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不习惯,对农田耕种更是一窍不通,但我们都有一颗红心,决心扎根农村,接受乡亲们的再教育,我们的到来,可能会给乡亲们带来不少麻烦,希望你们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全体驻乔家大队知识青年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大队书记和团支部书记一起,把知青们带到了崖坡下刚刚腾出来的八间房子里,安顿好了吃住,就为知青们讲了村史、大队的经济社会状况,然后,就把知青们分到了12个生产队,知青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插队生活。

厨娘“阿庆嫂”

正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当儿,全国城乡普遍上演《红灯记》、《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沙家浜》的上演在我的家乡引起了轰动,这出戏的女主角阿庆嫂一出场,就引爆了戏台子下看电影的观众,顿时一片哗然:“哟,你看阿庆嫂像不像喜梅她娘?”、“像,太像了”、“别听她说话,只看模样和动作,真像荆成金老婆。”一场电影下来,家乡又发现了一个知名演员“阿庆嫂”,从此,“阿庆嫂”的名字就被叫出去了,大队研究为知识青年做饭的人选时,有人就提起了“阿庆嫂”,结果一下子敲定了。“阿庆嫂”就像电影《沙家浜》里的“原型”一样,“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每天热情地伺候着这帮顶着娃娃脸的知青们,每天先为知青们做好了饭,再回家做饭,过起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当时,农村老百姓能吃上玉米饼子的就算上等家庭了,“阿庆嫂”就天天为知青们糊上一锅玉米饼子,她以为知青们肯定乐意吃,没成想,吃惯了细粮的知青们,见了玉米饼子就够了,嫌拉嗓子,一块饼子吃不几口,咽不下去,就扔到猪食罐里,让猪享受了,有的社员顺着崖坡上走,往知青点一看,看到了扔掉的大黄饼子,觉得真疼人,背后里骂知青们“不吃人粮食”。“阿庆嫂”见了她亲手糊的好端端的玉米饼子被扔掉,也觉得心疼,但她转而又想,大城市和农村毕竟不一样,在大城市过惯了那种优裕懒散的生活,刚走出家门的孩子,在农村过这种艰苦生活真不容易,以后慢慢适应适应就好了,她也就不便说什么,假装不知道,当知青们得知在农村能吃上玉米饼子就很不错了,并且大队里照顾的这么好,专门挑选人员来做饭,这位“阿庆嫂”发现了扔掉的玉米饼子,却没说什么,这就够宽容的了,知青们感到了愧疚,觉得对不住当地的老百姓,更对不住这位“阿庆嫂”,对不住她做得香喷喷的玉米饼子。这件事情过后,知青点里再也没有发现扔玉米饼子的了,对这位体贴周到的“阿庆嫂”更亲近了,都亲切地叫她“阿庆嫂大婶”。人心都是肉长的,2011年,所有进驻乔家大队的青岛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怀着一颗颗感恩的心,自发地组织起来,一起乘大巴来到了我的老家,去拜访这位“阿庆嫂大婶”,又一起啦起了当年的知青生活,感到当年的那段生活经历弥足珍贵,确实令人回味。

“外援”刘富生

青岛知青刘富生来到了乔家村,扮演的角色决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青年,他更大的魅力和价值是把篮球文化传给了这里的年轻人,这就如同NBA球星麦蒂被引进到青岛CBA俱乐部当外援一样,靠的是影响力和辐射力。刘富生的球艺可谓“精、准、快”,他的球艺精、投篮准、运球速度快,动作细腻、熟练、漂亮,看了赏心悦目,往往平时冷落的篮球场,只要他一到场,就会立刻热闹起来,活跃起来,他一人带求,二、三人防守,他左晃右摆,中间快速突破,一路过关斩将,打的对手没了脾气,他的球风、球艺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了乔家联中的青年学生,后来,这里的许多学生都成了“小刘富生”。刘富生思想比较活跃,他引领的更是一种篮球文化、体育运动,经常组织比赛来活跃这个山村的文化生活。他听说有一支通讯部队来乔家大队拉练,也了解到部队打篮球的特别多,他当天就来到了这个部队,发出了民与军篮球友好邀请赛,部队当即响应,参加邀请赛,刘富生就把知青点、在外工作返乡的、学校体育教师等组织起了临时篮球队,参加了篮球比赛,这场军民篮球比赛,可以说是乔家大队前所未有的一场高水平篮球赛,确实赛出了友谊和水平,每当提起这场篮球赛,家乡的许多人还记忆犹新,忘不了知青刘富生和部队的一个大个子。当时的比赛一直打得难解难分,部队的一个1米9的大个子时而在三分线外投上一个远距离三分,刘富生就会带球突破上篮,换一颜色,直到终场结束,几乎打了个平手,双方握手言欢,初试了这场比赛,不免引起了部队篮球队员的惊叹,真是深藏不露啊!在这样偏僻的山村里,竟有这样的篮球高手,跟正规部队的篮球队打的不相上下,从此刘富生名气更大了。

刘富生知青插队生活的付出和收获显而易见,那就是带动了一个比较偏僻的革命老区的篮球进步,进而是一种篮球文化,尤其是在乔家联中这群青年学生中掀起了“篮球热”,继而使这里的所有好篮球的球迷都动起来了,使平静如水的山村掀起了层层涟漪,无形中体现出了一个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价值所在。刘富生离开乔家大队回青岛时,社员们、球迷们都涌向街头,含泪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就像NBA球星麦蒂离开青岛回美国一样,虽然场面不如欢送麦蒂的场面大,但那种送别的真情也许更深。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里的老百姓还能在思维里搜寻到刘富生的影子,还能回忆起这个知青不寻常的篮球球艺,从刘富生身上人们读懂了一个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带给农村的是什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靓丽张丽华

说到知青组组长张丽华,人们对她印象很深,从听到她进驻乔家大队时那悠扬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已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印象,她身高1米7的个子,身材窈窕,长相漂亮,风姿绰约,一头披肩发,身穿喇叭裤,脚蹬高跟鞋,讲起话来落落大方,办起事来干脆利落,在这个偏僻的村子里,不知吸引过多少人的眼球,可谓“山村一枝花”,大队书记就把这支“花”插在他所在的第八生产队里。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正是农活最累的年代,许多农活都靠手推、肩挑来完成,这个细皮嫩肉的张丽华,从来就没干过这么累的活,只干了不到一周就受不了了,稚嫩的小手磨起了泡,沉重的担子压弯了腰,累得腿痛胳膊酸,晚上躺倒炕上一觉睡到天亮,怎么也不想起来,现实的知青生活与她想象的大不一样,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她登门找到了大队支部书记,诉说了她的苦衷,请求别再让她干农活了。书记问她想干什么的时候,张丽华说出了开始就想好了当老师的想法,这个支部书记对她特别关照,一口便答应了她,于是,张丽华就发挥了文化程度高的特长,当上了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张丽华自从当了教师后,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她喜欢当老师,就是干得再多也不觉得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都是这样,只要自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乐在其中。张丽华教学之余,她都苦练音乐、舞蹈,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每逢重大节日,组织教师和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在大队、学校里演出,充分展示出她的才艺,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农村生活。

张丽华就像是大多数知识青年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知识青年有知识、有文化的一面,同时,也折射出他们身体素质差,不懂农村,不了解农民,不熟悉农田耕种的一面。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如果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一面,一定会大有作为的,知青生活将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后来踏入社会新生活的“铺路石。”否则,适应不了农村生活,经受不住农田劳动的艰苦锻炼,终会使下乡的那段生活经历成为心中的阴影。张丽华,应该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在广阔的农村展示了才华,却留给了人们一个解不开的迷,她有着优越的条件,还担任知青组组长,知识青年返城时,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自己却是最后一个回城的,许多社员看着知青们都走了,还是没有张丽华的份,都看不过眼。

“大老李”服输

“大老李”其实当时只有22岁,因为长得高大、粗壮,模样长的老相而得名,他分配在10队里,这个生产队的大多土地耕种都得上沟爬崖,而且当年经济比较落后,生产队里没有拖拉机,地瓜、玉米都需要用手推车来运,推车既需要力气,更需要巧劲,只有长期锻炼才能摸索出经验来。10队的社员们考虑到推车子是重体力活,“大老李”从没干过农活,更没推过这种手推车,在往车子上装庄稼时,有意给他不装满,而给放假回生产队劳动的学生,却装的满满一车子,引起了“大老李”的注意,他觉得自己正是有力气的时候,长得又高又壮,“身大力不亏”,为什么偏偏比十五、六岁的小孩推得少,感到很没有面子,心里不对劲,不服气,就要求也要装满车,社员们都说,别看你长得壮,你推不过这个小孩子,“大老李”更犟起来了,说不信,非要试试,要打赌,这样,就给他俩装的基本一样多,这个少年蹲下、袢上肩,很从容地一下子就鼓起来,一溜烟推出了地头,“大老李”开始不用车袢,也起身鼓起了车,可怎么推也推不动,别人劝他用车袢,他加了车袢,卯足了劲,却弯不下腰,车子走了几步就不动了,车轱辘越陷越深,越着急越不行,越不行越着急,急得满头大汗,还是出不去,大伙见状,一齐下手帮他拉出了地头,“大老李”红了脸,这回真服了。“大老李”服输,真实地揭示出当年知识青年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他们刚刚走出校门,走出家门,直接来到农村,农村生活没经历过,农活没干过,在进入农村这种懵懂的生活中,也把那种不服输的心态带来了,一旦经过现实生活的考验,经过现实例子的对比、磨砺,自己也就逐步成熟起来,这种农村生活朴素的“现实教育”,却使知青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受益匪浅。

小李和小乔

小李和小乔都是女知青。都分到了第二生产队,她俩的下乡插队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李下乡插队时22岁,在知青中年龄偏大,处事比较稳重,为人忠厚诚实,平时寡言少语,看起来比较老成,她的父母都是一般职工,这种家庭教育,使小李养成了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性格,在下乡锻炼和生活中始终保持低调,舍得吃苦,只顾埋头干活,从不偷闲,经常和农村妇女一样累得满头大汗,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生活,与土生土长的农村老百姓打成了一片,时间一长,跟农村姑娘没什么两样。

小乔下乡插队时只有19岁,是这个知青组里年龄最小的,她父母都是领导干部,平时对她娇生惯养,把她视为“掌上明珠”,这种家庭教育,使小乔养成了不会干活、不愿干活的习性。但她用自身的优势弥补了不足,她性格开朗,头脑灵活,心眼活泛,伶牙俐齿,很会说话,整天像只麻雀一样“吱吱喳喳”叫个不停,见了男社员,一口一个“大叔”,见了女社员,一口一个“大婶”地叫着,把二队的社员们都叫的美滋滋的,直夸“这青岛嫚嘴真甜啊!”,这甜甜的嘴巴让她少干了不少活。

小李和小乔的下乡插队生活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类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年庞大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队伍中,一部分家庭中,父母都是领导干部,家庭条件优越,在家娇生惯养,从没经历过艰苦生活的锻炼,农村生活对这部分知青触动很大,他们实现了对农村生活由“偏见”到逐步适应的转变,往往这部分知青下乡插队生活印象会更深。另一部分家庭中,父母都是一般职工,对他们平时要求都比较严,逐渐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他们一旦进入了农村生活,很快就会适应,也就形成了两类上山下乡知青插队生活的鲜明特征。

知青生活像一幅流动的画,给农村的山水增添了美丽的色彩;知青生活像一组抒情的诗,为农村生活增添了几多浪漫情絮;知青生活像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美丽的农村新生活;知青生活像一段段迷人的故事,说出了漫长的插队经历的感慨和收获。

乔显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8014/

知识青年来俺村的评论 (共 8 条)

  • 龙行天下
  • 晓晓
  • 心静如水
  • 婉约
  • 孟杨
  • 纤纤柳絮
    纤纤柳絮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大家阅读共赏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精彩之文,问好文友!有缘散文网
  • 雪灵
    雪灵 审核通过并说 知青生活像一幅流动的画.....一个时代留下的美好回忆。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