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谈国家安全

2014-04-26 19:12 作者:茶海之心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简谈国家安全

傅伯勇

什么叫“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基本利益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中国国家安全的概念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的国家安全是大安全,是一个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安全是指“战争与革命”。邓小平时代的国家安全是“和平与发展”。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新形势,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确保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和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安全。胡锦涛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沿着上述国家安全发展的思想道路,明确提出了要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的要求。所以,之前的国家安全,内容包括10个方面,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国于2013年11月12日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今年4月15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提出了“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安全”的内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及“国家安全”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标志着中国将“国家安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国家安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下面,分别简要谈谈这11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政治安全。政治安全就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意识、政治需要、政治内容、政治活动等方面免于内外各种因素侵害和威胁而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换言之,就是政治觉悟不被冲淡,政治纲领不被搁置,政治需要不被阻拦,政治制度不被颠覆,政治内容不被曲解,政治方向和路线不被引入歧途。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的有效性(权威性)和执政地位的稳定。

二、国土安全。国土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四个方面的安全,这是传统的国家生存空间范围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生存空间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延伸到网域、天域和经济海域等空间,这些空间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国土安全的范畴。谈国土安全,就是强调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性,强调领土、领海、领空不受威胁、不受恐怖主义袭击、不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响,同时还强调保证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电厂、公路、铁路、机场的安全;另外,也强调一个国家在太空中的飞行器,如卫星、飞船、太空舱等的安全。

三、军事安全。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屏障。主要指,军事秘密不被泄露,军事人才不被策反,军事信息不被干扰,军事指挥不被破坏,军事设施不被瘫痪,军事力量不被摧毁。核心是,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在军事上,要敢于打,能够打,打得赢,以小代价换取大利益,以短时间的战争换取长时间的和平。

四、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保持经济存在和发展所需资源有效供给、经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经济福利不受恶意侵害和非可抗力损害的状态和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国内经济安全,即一国经济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正常状态;二是指国际经济安全,即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国外资源和市场的稳定与持续,免于供给中断或价格剧烈波动而产生的突然打击,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市场和投资等商业利益不受威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国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增加,经济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五、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等)的独立性特征。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独特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

六、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是衡量国家构成社会安全四个基本方面的综合性指数,包括社会治安(用每万人刑事犯罪率衡量)、交通安全(用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衡量)、生活安全(用每百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衡量)和生产安全(用每百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衡量)。社会是否安全,用社会安全指数来衡量,即:社会安全指数=(基期每万人刑事犯罪率/报告期每万人刑事犯罪率)×40 +(基期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报告期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20 +(基期每百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报告期每百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20 +(基期每百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报告期每百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20 。

七、科技安全。科技安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国际大环境中以国家价值准则为依据的对科技系统与相关系统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国家安全态势的一种动态描述。国家的科技安全态势体现了国家能力的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利益免受国外科技优势威胁和敌对势力、破坏势力以技术手段相威胁的能力;二是国家利益免受科技发展自身的负面影响的能力;三是国家以科技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四是国家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障科学技术健康发展以及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综合国力的能力。

八、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内部信息不受内部、外部、自然等因素的威胁。为保障信息安全,要求有信息源认证、访问控制,不能有非法软件驻留,不能有未授权的操作等行为。

九、生态安全。国家生态安全,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安定。

十、资源安全。资源安全是国家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结构、质量、数量、空间、价格、技术、制度等。

十一、核安全。严重的核事故包括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吉斯亭灾难、苏联K-431核潜艇事故、苏联核潜艇K-19事故、白垩河核反应堆事故、温德斯格尔火灾、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哥斯达黎加放疗事故、萨拉戈萨放疗事故、戈亚尼亚事故、教堂岩铀矿石泄露、SL-1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等,这些事故让人不寒而栗。因此,核安全摆上了一些有核国家的战略层面。那么什么是核安全?核安全是指涉及核材料及放射性核素相关的安全问题,目前包括放射性物质管理、前端核资源开采利用设施安全、核电站安全运行、乏燃料后处理设施安全及全过程的防核扩散等议题。中国核安全观,是习近平今年3月24日在荷兰海牙世界“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第一次提出的。中国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概念的国家。在会上,习近平介绍了中国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阐述了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核安全现在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安全的范畴,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安全增加的新内容。

由上可知,中国的国家安全,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一样,是总体国家安全,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5375/

简谈国家安全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