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楚汉—淡淡的心声—随笔

2012-03-09 00:24 作者:luoye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提:提笔想写点什么呢? 总觉得空空虚虚,那么多人想不出可以为他们写点什么? 来打发这漫长的深,不写什么总感觉睡不着,呵呵! 习惯了看了些东西总想留点记忆! 之前没有这么方便就用比笔记点什么? 现在敲着键盘盯着屏幕也蛮难受的,但比较方便记些东西,以便自己在无聊的时候可以翻开看看,品咖啡,听音乐,回忆些! 或者说和朋友分享一下! 见笑了! 我不喜欢没有经过深思瞎想乱七八糟的事,那很让人讨厌,也许我自己也很讨厌自己,不够人是为自己活的,不敢保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初我一直很在意别人对我说什么或者深怕自己那些方面做的不够好得不到认可,最后反而做的更差,现在淡了! 没有那么在乎别人对我怎么看,因为不是为别人而活而生命是自己,一切靠自己努力生存没有什么可丢脸的事! 祝好! 朋友们

成者王败者寇—项羽改叙了它; 仁者无为无所不为—刘邦现实了它; 兵书沉淀自学成才—韩信灵用了它; 与之共难弃之共荣—张良延续了它

------------------------------------------------------------------------------------------------------------------------------------------------------------------------------------------------------------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历史书,一看非得看完不可,因为历史是很有意义,它可以教会人很多,明事理,如何做人做事等等各方面,按前人的话说历史是最好镜子可以明己,现在无论任何一个穷人还是富人都是人,所做平凡还是伟大等都是不断的再重复古人所做的一切,有人说的好,一个颗树你长的在如何的茂盛都脱离不了它的根,一个人再如何的狼狈或如何的富贵也改变不了他的祖宗,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人为名为利,想想看原因很简单人是感情的动物,说实话如果不是如今的难堪的社会肮脏的社会,我想很多人也不会挣什么富贵也不会挣什么恩宠如一首歌一样死后一起归尘土,还是逍遥无忧无虑快乐的过一生,我很羡慕,如允许我真的愿过着简简单单,逍遥自在那种田园的风光,其实我挺羡慕庄子死后以天为被以地席长眠大自然的美好光,人死了有生就有死,又何必大费周章呢? 活着不好好的敬一下老人家,死后再怎么风光葬礼也是多余的,但有时候也许会很矛盾,因为人只想给自己心灵的安慰,呵呵!

刘邦一介平民出生,三无男人,我们会想何德何能会做上九五之尊,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之前也看了些他的料,包括电视的渲染,只能说我知其一不知其二(浅谈),一个人琢磨不透的人心怀之事只有他自己能了解,就像他看到秦始皇逍游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大丈夫应该像他这样子,是啊! 秦始皇用武力一统天下结束割据时代,对后人功不可没

有人说乱势造英雄,他就是当初秦末民不聊生的产物,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总选择刘邦改变了这个格局呢? 历上韩信说刘邦将将之才,是啊!他身边总有那些人愿意为他出生入死之人,如果没有过人之处那就真的奇怪了,有人说物极必反,那么缺点多了就有可能变成优点,一个人没有缺点是最可怕的,他我想应该这么说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带着一群狮子打仗,或说蚂蚁虽小,大象何惧?但这不足说明问题,吕后是他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现在常讲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寻常的女人,吕后我认为从心里不是真正的上的刘邦,而是为了权和利把他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已,后面吕后专政对自己的子女对自己的同胞对身边是何等的残忍,死后也不忘了自己的吕氏专权如何延续下去足以说明的最初的野心,但她为了汉室天下所做的只能说有功有过,过过于残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转记欣赏题外)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喜欢看历史,倾听那些人事,虽然很多历史经过改写未能反映真实的历史,但留下多多少少可以借鉴的,一个人想知道什么只有活在那个社会里,所有的事一目了然,比如说我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深深的感受到了,社么表面的繁荣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昂贵呢! 一个企业家为了获得更多的钱不顾子孙后代的可持续性断然的开发稀有的矿产资源,很典型的日本买去,我们知道吗? 他们买去干么不是拿来应用而是沉在海里以供本国的子孙后代用,他们的国家稀土资源不多而我们换来了短暂的繁荣牺牲了子孙的代价,难道我们国家的资源很丰富吗? 在丰富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他们用的钱也不心痛,社会就是如此的现实了,慢慢的我们只要渴求社会不要出现太大的动乱就足够了,历史的车轮永远是不断向前进步的,落后的时代就会不断的被淘汰,一个世界在发达也少不了更新换代的格局了,明白这个道理,今天的中国拿着老祖宗的资源来换来一时的利益,太不值得这么做了

万事不离其宗,万物不离其本,一切可以追寻的! 历史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今天我们看历史好像然然觉得自己所做就是时时在重复历史的那些事,如果不能清楚自己的处境那么就危险了,我微感悟到中国历史是多么不平凡多么的伟大,他们给今天留下的财富又是多少人能领悟到呢? 自己未能走遍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我想好好的往回走去感受、去倾听、让自己再一次的告诉自己人是多么的微小如沙漠的一粒沙,因珍惜遇到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说回来微明白刘邦的用人,可以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好的说明,他的一生中在自己以平民的身份当上了皇帝,一路坎坷漫漫路,经多少事说了多少话忍了多少常人所不能忍的事,未身临其境浅浅的理解,刘邦手下聚集一批精英为了汉天下的统一功不可没,那些人之所以会为刘邦打天下,我们有听过一句话物以类聚,刘邦给了自己伙伴一个宽松的环境任他们的发挥,而自己有绝对的包容心理,得到他们的信赖,让人会觉得和他在一起很有亲切感,这不是主要的! 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汉高祖刘邦给人让人看到和他在一起看到未来的希望,点燃各自对想的追求发挥全民一线为了理想的世界付出全部!

这里提一下项羽,项羽的英雄末路弄得乌江自刎的悲剧所以人会为他叹息, 一代枭雄不能善终是多么的可惜,其实是历史所不能留下他,一个要统一的中国就要付出人民不愿意看到的代价,如果西楚真的存下来了,就算刘邦和项羽这个时代不大战那么子孙后代也避免不了的,统一是大中国一个发展的趋势,后面不是汉统一楚就是楚统一汉,那代价就更大了,一个人的牺牲有时候往往为了不让更多的无家可归更多人的牺牲,从今天看历史当初刘邦集团的选择是无可非议的, 再看看项羽他改写了人们不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看法,我很敬佩他的一生为了实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伟业! 所做的事

暴秦的统治下民不聊生,项羽在时势不力的情况下了输死一搏,如果没有项羽的顽强抗秦,我想刘邦的集团也不好过,项羽其实也是输给了自己,一个人有时靠一个人再怎么精明也有失算的一次,而那一次就是要为自己的所做所为付出代价,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最能说明这一点,后来有一句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很好的验证他,不够项羽一生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的不按常规出牌,他做到能人所不能的事,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足够无法掩饰一生的英雄气概,对亚父我只能说他为了项羽的事业鞠躬尽瘁值得钦佩,可项羽未能做到用人不疑,但项羽身边像亚父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的一句话也很适合亚父)的人太少了,但一个亚父多不能好好的用真可惜! 重要的当韩信归宿项羽时,不能好好的把握难遇的人才,所以说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相当的强,他是一个合格军事家但不算一个很好的政治家,虽说他造就了时势也输给时势,总之他堪称难得一遇的将才

提到韩信军事才能灵活的运用的兵法一个自学成才的人,在军事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前半生受尽的艰辛,忍放下男人所以的尊严,胯下之辱,在一个秦末时代是要受多大的委屈,他忍了,可以说那时在别人的眼里一个胯夫能有什么出息,真的! 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那种其境,只能淡淡一句来说,成大事者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路,,,他的后来受刘邦的知遇之恩,当身边的谋臣催使他反汉,他最后感刘邦的知遇之恩没有反,如果那时韩信反汉也不会落下他的悲剧下场,韩信给我们最多的是他的军事才能,是的! 一场有一场的以少胜多的不计其数,可以说战比胜,攻比克,如果汉没有韩信的那么刘邦就没有那么好过,我很喜欢韩信,觉得他对我们今天有很多的启示,首先我认为如果一个以必死决心那么力量是非常恐惧的,如果一个明天就会死了那么今天所做的事是非常精彩,如果一个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事,做人们所不愿意的事那么往往意外的收获又是在预料之中,他留给我们更多的事如何适应如今社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中周旋而活下来并活的很精彩,是他进一步的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这个恐惧的社会,如何让自己生存下来,是他亲生体验人生的经验引导我们如何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我们惜珍惜

最后简单的提一下张良,汉三杰之一,相对来说刘邦一句说的好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应该说的是他不高调很低调,而是低调是有资本的,他就资本的低调并淡名利,最后保全了自己! 不挣什么荣耀也不需要恩宠,这是最美的结局! 如越国的范蠡一样,有些人只能与之共患难不能共荣耀,他深深的明白历史的教训,人是一个感情的动物,不可能抛去名和利,但这两者也是祸害的根源,留给我们是个用不变的事实! 适可而止! ‘’‘’‘’‘

注:浅谈不尽人意,多多指教——luoye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934/

楚汉—淡淡的心声—随笔的评论 (共 4 条)

  • 任萧烨
  • 墨白
  • 山风耳语
  • 疯狂侠客88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