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宁都“诗国”考

2014-03-21 19:45 作者:向宁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宁都“诗国”考

在从唐朝至南宋的638年漫长时间里,宁都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考中进士者有7、8十人,考中举人者有100多人。宁都教育文化的发展,自然带动宁都文学的发展。自南宋诗人曾原一出现后,宁都遂被当时国人推崇为“诗国”。为什么宁都敢担当“诗国”的美称,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自唐至南宋宁都的名诗人很多。二是宁都宋代以上诗人之作品质量水平极高。宁都文学的源头可追溯到汉代,这里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农家女张丽英在金精洞修炼成仙并飞天。神话终究是神话,现实的真像是张丽英在翠微山苦练文化,她吸纳天地之灵气,终于练成了真本领,能够写出好诗。因为她写的《金精十八章》实在令人叫绝。在中国能够写出好诗文的人,自古和羽化登仙并无二致。

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凡读书人都喜欢舞文弄墨,考上了进士举人就意味他一生与作文写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分。在科举中人没有动过笔写作之人想必没有几人。但是在这芸芸众多诗人中,真正能把诗文写得好,写出名之人却少得可怜。然而,在从五代至南宋时代,宁都确有十几位文人把诗文做到了家。他们的名字是:廖融、廖凝、廖匡图、郑獬、孙虑、曾兴宗、崔与之、曾原一、曾郕、萧立之、萧士赟等。正因为他们的诗文做得好,所以他们在中华文学史上能够流芳千古。这些文化名人大都在五代史和《宋史》上有列传,而且大部分人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上也有记载,不仅如此,五代的廖凝和廖匡图以及南宋的曾原一和萧立之四人名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这时期可谓宁都文学盛况空前。

据史上说,曾原一年轻时与戴复古创立“江湖吟社”,也就说,曾原一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成员。重要到什么地位呢?在当时,因为曾原一的诗文写得好,所以连天下诗人都崇拜他,并美其名曰:“诗人宗之”。所谓“宗之”,就是推崇他为诗歌首领,以他为诗歌宗师,或曰开山祖师。可见,曾原一的诗歌在质量方面确实有非常高的水平。也许正是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宁都才被当时誉为“诗国”。

现在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曾原一的诗歌写得好,为什么他没有当上文曲星呢?所谓“文曲星”指在文学天空中永恒不落的星座,他们如孔子、庄子、屈原、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等。他们的诗文不仅被作家所处时代的人民所传诵,而且在现代乃至将来还会被人民所传诵。曾原一没有做成文曲星,我想其中的原因也不外是两条:一是在“江湖诗派”的文学天空上,还有比曾原一更亮的星座,他们就是刘克庄和戴复古等。这些文学巨匠把诗文写得比曾原一好十倍。

关于这一点,不仅需要读者去评判,更需要文学行家去评判。这就是发生在文场的“命案”简称“文案”。曾原一的文案谁能判得清呢?有!他就是文学高人。有待高人出,黄河乃得清。如果文学高人不得出,黄河就不得清,曾原一就得服命了。第二个原因是,虽然曾原一的诗歌写得好,但他没有自己的文学理论。搞艺术的人最忌没有理论根据。而且这种理论根据一是来自继承古人,二是来自创新发展。在曾原一的文学细胞中,他到底继承保留了中华古代何人的文化基因?是陶渊明还是谢灵运,抑或是王维孟浩然,再抑或是陆游杨万里。这样的根据到哪里找?如果他有创新理论,又有谁见过呢?江湖诗派的创作理论是他搞出来的吗?但据现在正统的文学史书记载,江湖诗派的理论始作俑者和重要作家是刘克庄、戴复古和方岳等人。而且江湖诗理论又多学自“永嘉四灵”,故江湖诗人很不能自圆统一其学说,各个诗家没有统一的作诗原则。想当初南宋杭州一个叫陈起的书商,他在刊售《江湖集》时就已经知道这个事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所谓“江湖诗人”仅仅指那些生活在“江湖中”的文人,他们是落魄的科举者,小官吏和隐遁山林的小文人。这些人天各一方,过着或漂泊、或隐居的底层市民生活,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生活上没有保障。比如曾原一,他在家乡宁都县城西边的苍山过着自耕自衣的隐居生活,虽然是举子出身,但他和农民没有两样。关于这一点还有诗为证,戴复古与曾原一一生最多只见过两次面,其中最后一次是戴复古千里来到宁都苍山看望曾原一,戴复古为此还写有《访苍山曾子实》一诗,诗曰:“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可以这样说,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江湖诗人很难按照统一的作诗理论去创作。因为他们过着孤独的文人生活,写诗的原则也会千差万别。各人种各人的地,各人吃各人的酒,各人写各人的诗,很难做到雷同。

曾原一是宁都梅江镇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曾兴宗之孙,他更是南宋较有影响的诗人。曾原一自幼聪慧过人,在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考中举人。但此时南宋的社会形势如何呢?可用兵荒马乱来形容。强大的蒙古元朝已经占领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且蒙古人早已与南宋联手对付与南宋对峙近百年的金国。经过多年的混战,1234年,金国终于被消灭了。很快蒙古国又把兵锋对准了南宋,开始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开战。但南宋军队敌不过强大的北方军队,南宋小朝廷只好不断地向南方逃跑转移。面对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的痛苦,曾原一无意官场仕进,他很快回到了家乡宁都。回乡后他恢复了孩童时的读书生活,每天和堂弟曾原郕除了劳动就是读书写诗取乐,至今他所住的县城小东门的一条小巷仍被称作“构诗巷”(或有误读“狗屎巷”)。

为了抵御元兵的到来,他同叔父曾益之倾囊集资修筑县城围墙。他这项保土安民的举措最终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但时光到了南宋保祐年间(约1254年前后)曾原一约40岁左右,他携家眷离开县城,到离县城3公里的苍山上隐居。在山上他筑“万象亭”居室,与家人在山上过着平静的耕读生活。他这样做无非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躲开兵乱为安全起见,二是避开沉重赋税和兵役。因为在北方,南宋与元朝连年战争,南宋统治者为了维持繁重的战争开支,向人民所加的赋税也在不断增加,害得各地人民苦不堪言。也许曾原一在深山中过了20多年的安定生活。1276年,元朝军队终于占领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这时离南宋灭亡只有两年了。南宋小朝廷早已逃到了中国最南部的广东海南等地,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挽救南宋覆亡的命运。1279年,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军俘虏,4年后他在北京被元军杀害。看来朝代的更替总是有原因的,当一个封建王朝走到它的末路,政权腐败就会产生,而且再不可收拾。比如在南宋初期,奸臣秦桧谋害抗金英雄岳飞,以及与金国签订耻辱的议和条款等。对于这样的腐败朝廷,明智的君子都会弃它而去。从这点说,曾原一辞官归隐是很明智的。曾原一在宁都苍山中虽穷老蹭蹬,但潜心著述,一生著作颇丰,有《苍山诗集》和《选诗衍义》等行世。

想起来我也是当今社会底层的小胥吏,我也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当看到人民的事业无人去做或遭到破坏时,我也会慷慨悲愤万分。或者看到腐败当道,我也会有一试医之的痛快心情。但我也想过安定的生活,然而在底层工作薪金少,无意理顾家庭幸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我想作诗人,走更加险难的道路,我难道不矛盾吗?我常观江湖诗戴复古的名作品,如《宿田家》,该诗写诗人漂泊之苦,诗中的寒酸味不言而喻。又观其《江阴浮远堂》诗,面对江山破碎,作者表露的是万般愁苦。又观其《庚子荐诗三首》诗,诗中讲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浙东一带饥荒不断,但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孤忠。再观其《中亦役役》诗,诗人为名利奔走,不仅醒时多劳役,即使在晚上做梦也在服劳役。此是何等之诗呢?乃文人千古血泪在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定,也为了诗人自身的和平,作家用诗记录的全是奋斗的史诗。

我也常阅曾原一的名诗作,它们如《小重山》、《谒金门》和《菩萨蛮》等。我所看到的不是那种身在江湖尤思其君的孤忠,也读不到为人民苦难发出悲愤切叹之骚声,而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恩喜赠所给予的赞美。例如作家在《小重山》一词中,我所看到的是“薄”、“银月”、“竹影”、“梅花”、“孤山”、“鼓声”、“斑帘”和“花烛”等美好意象。在这首诗中,我还看到作家与明月的相恋相随的高贵宁静的生活,而非是悲苦的记忆。在南宋末年,面对国家崩溃和山河离析的混乱局面,有人选择的是勤王报国之路,而曾原一选择的是隐居保命之路。那么作为文人到底该走那条路好呢?是该去做隐士呢还是去做志士?是该去做江湖诗人呢还是去做山水田园诗人?请读者去思考吧。

2013.10.18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2381/

宁都“诗国”考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