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南开——重庆记行(续篇)

2014-03-17 18:46 作者:南晓  | 2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重庆与南开,慈母与儿郎;

七十有余载,重彩谱华章。

生我亦育我,母校亦家乡

游子行千里,天涯月光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别十年归,家门竟彷徨;

儿童笑相顾:“焉能算老乡?”

高楼如笋,跬誉小香港;

昔日沙坪坝,尔等可知详?

问答未及已,蓦然见门墙:

校徽濯清涟,题字灿华光。〔1〕

儿童争相告:“南开中学堂

——要是考得上,做都喷香!”

坦荡迎宾路,纵横数里长;

高树夹道绿,清辉照衣裳。

巍峨教学楼,雄峻焕容光;

科技艺术馆,新颖更堂皇。

宿舍变公寓,食堂成殿堂;

球场星棋布,缤纷各有长。

步入三友路,绿竹蔽日光;

腊梅香如故,松柏郁苍苍。

宏阔大操场,气宇更轩昂;

学子逾三千,晨曲动四方。

极目向天际,小村映山光。

近村情更怯,旧居可换装?

喜见津南村,翻修旧时裳。

灰砖四合院,古朴更端庄;

缓步至家门,抚墙忆高堂;

亲师重重恩,没齿不能忘。

抗战烽烟起,家国遭祸殃;

日寇炸天津,毁我众学堂。

报仇国耻,柏苓志更强;

南开屹重庆,浴火金凤凰。〔2〕

教育为救国,志士聚八方。

父母比翼来,矢志树栋梁。

复兴路,热血铸辉煌;

当年教师村,如今纪念堂。

主席曾亲临,兴会吟诗章;

拜谒老校长,总理情更长。〔3〕

张张状元榜,历历院士墙;〔4〕

英才代代出,美名四海扬。

寄语小校友,再铸新辉煌;

山青人未老,极目眺夕阳

注释

1、1984年,南开校友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亲自为重庆南开中学提写了校名。——360百科“重庆南开中学”

2、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东三省,并经常向关内挑衅。天津形势已经非常紧张。1936年,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先生到四川考察,在重庆沙坪坝先后购买土地800余亩,建立了私立南渝中学,并派喻传鉴先生兼任中学主任,校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7月29日,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炸毁了天津南开中学,部分师生撤退到后方,来到重庆。“在七月二十九日里两点钟,天津市内战争开始。中国地区整天遭受炮击和空军轰炸。郊区的南开大学遭受猛烈轰炸,几乎夷为平地。市区大火蔓延,无法扑灭。”〔2〕。7月30日凌晨1点,日军开始向南开大学开炮。30日下午2时“日炮队亦自海光寺向南大射击,其中四弹,落该院图书馆后,刻已起火。”30日下午3时许,日方派骑兵百余名、汽车数辆,满载煤油到处放火,“秀山堂、思源堂、图书馆、教授宿舍及临近民房,尽在烟火之中,烟头十余处,红黑相接,黑白相间,烟云蔽天,翘首观望者,皆嗟叹不已。” 日本人就这样毁掠了南开学校。数十年惨淡经营一夜之间满目疮痍,张伯苓的心中溢满了悲痛。但是日寇炸不垮南开的毅力和劲头,张伯苓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3〕

1938年,张伯苓将南渝中学改为重庆私立南开中学,重庆私立南开中学成为当时华西的著名学府,南开精神也继续在后方发扬。——维基百科“重庆南开中学”

3、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到校会见张伯苓、柳亚子等各界名人;抗战八年周恩来以校友身份常来母校探亲访友,宣传党的政策;1957年周总理访问亚非拉归来,与贺龙副总理到校视察。——百度百科“重庆南开中学”

4、重庆南开中学培养的学生中当选两院院士的有三十三人,如周光召、朱光亚、张存浩等——百度百科“重庆南开中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0934/

回南开——重庆记行(续篇)的评论 (共 21 条)

  • 雪灵
  • 枯野秋然
  • 一人一城
  • 诗心云卿
  • 雨袂独舞
  • 樱水寒
  • 王鹏
  • 心静如水
  • 婉约
  • 纤纤柳絮
  • 聿铭
  • 昆仑一刀
  • 晓晓
  • 荷塘月色
  • 吃着葡萄唱着歌
  • 海虹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拜读了,喜欢!问候朋友!
  •  审核通过并说 通过
  • 南晓

    南晓“重庆南开中学,践行‘公能’校训,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西南山城、沙坪岁月,是南开百年史上的华彩篇章。” ——摘自200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允公允能——纪念百年南开暨南开大学建校八十五周年》

    赞(0)回复
  • 南晓

    南晓 大江东去我西来, 北地愁云何日开; 盼到蜀中寻乐土, 为酬素志育英才。 ————张伯苓入川时所作 (转自百度百科“重庆南开中学”)

    赞(0)回复
  • 南晓

    南晓她从战火硝烟中走来,褪去一身尘埃,孕育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她从风雨沧桑中走来,驱散无知的阴霾,播下了一片光明的种子。她在一颗颗高贵的心灵里驻足,铸就我民族不朽的魂魄。——转自《幽幽古香 百年南开》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