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下大集

2014-03-16 12:32 作者:芷薏堇芩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甚幸,生在农村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同时亦甚悲,为了前途四处求学背井离乡。有人说客在异乡,常思一二,确乎,我也常思一二,一曰思亲,二曰四大集。

所谓乡下大集,于乡人来说寻常不过,无非每逢单日或双日在乡或镇政府所在地设集,任乡人购物放松或约见亲友。与久居城市的人群而言,甚稀亦甚奇且疑问满腹。无需诧异,若农村如城镇般便捷喧闹,那农村为何还会被称作农村。

我生长的地方隶属甘肃省静宁县双岘乡乡政府管辖,显而易见我们的大集设在双岘乡。我们是单日集,至于为何设单日集,我资质尚浅无从知晓,据说此由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类似于牛郎织女般的凄美相会。村里人管赶双岘集叫上岘,“岘”与“县”谐音,听着喜庆洋气。每逢单日全村老少穿戴一新,洗手洁面(久在田间劳作的老农,数月不清洗,一洗便是一盆泥水,此水用作肥料恰当不过)擦油抹粉,一片喜庆,此架势无异于新女婿上门或丑媳妇见公婆。而后全村的大街小巷飘出各种吆喝声,以以下一种较为时兴,“四儿他娘,上岘走,再不走集就散了。”“他嫂子,你不了急了,我给驴把草添上就出来了。这个死女人,一概来急得连鬼一样。”如果说吆喝声是北京特有的艺术,我想北国农村的乡民会些许不满。可悲这充满乡味与乡韵的艺术被一台台电话所替代,静心想想,一阵心痛……

各村社到乡政府总有一段很长的路,显而易见,乡人赶集的路也不会太近,我村距大集两里山路(此山路甚是了得,据说曾吓哭了陕西的旅人)。如若步行赶集,你可能会收获颇丰。回想儿时,我与一位在外求学的学子一起步行去赶集,交流许久 受益匪浅。如若与老者一起步行赶集,你将收获更丰。我们可以想象,一老一少。相互搀扶,或起或坐 或走或停,陶潜先生所言:“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非如斯。一辆辆摩托车争着抢着载赶集的老者且无需任何费用。我常想若用淡薄来形容乡村或许有那么些不足,添一崇德合适不过。

乡下的大集,一片祥和。无须为抢摊位大大出手,没有街霸亦无无理取闹 欺行霸市的城管。张三的姑姑在集上碰见吴二的姨姨,二人当即挽手赶集,如一家人般亲密,无阿谀之势亦无奉承之意;家长遇见赶集的老师,礼性问好,双眼间透出无限敬意,毫无无铜臭之味;赶集的同学相遇,热情拥抱,绝无酒水之欢……

生在农村,生计所迫,背井离乡。闲暇之余。常思家乡,如今我已不再如以前般宁寂淡薄,但我是生生世世农家孩儿,大山的子嗣!(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想你,我的农村,我的乡下大集!

待白发苍苍,仍携汝手,相拥赶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0457/

乡下大集的评论 (共 14 条)

  • 昆仑一刀
  • 吃着葡萄唱着歌
  • 雨袂独舞
  • 雪灵
  • 王鹏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晓晓
  • 孟杨
  • 聿铭
  • 少华山
  • 桑丘的爸爸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