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暗雪论诗

2014-03-08 17:19 作者:绿皮火车  | 2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本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题目拟订的是《诗论》,后来觉着自己好象有点狂妄了,就把它改成了《论诗》。其实,就“诗”而“论”,我不够格。那就说说自己对诗的观点吧,于是我又把题目改成了《暗论诗》。

论诗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诗”。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以,诗是用来吟的,吟诗必须是心中所想,无病呻吟违背诗之本意。

我国有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叫《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地方民歌,类比于自由体和打油诗;“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我觉着用律诗和古风比喻比较形象;“颂”主要是宗庙乐歌,多为歌功颂德之作。《诗经》中的六篇有题目无内容,称为笙诗,武王之时,周公制礼,用为乐章,吹笙以播其曲。故对于“笙诗”,我的理解就是曲谱,或者理解为词牌和格律的雏形。所以,诗与歌是互通的,最低要求诗歌是有旋律的,这就是所谓的押韵。现代诗人诸多纠结于现代诗要不要押韵,这还用争论吗?不押韵不称诗,多么简单的道理。

诗初为三言、四言,故暗雪说“三字成文,四字成诗”。三字者启蒙用,范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四字诗,诗经中比比皆是,就不一一举例了。我们现有的多数成语就生成于诗经流行的那个年代。所以人们又把不遵循三、四言的诗戏称为“不三不四”。我认为这才应该是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和出处。

诗发展到了西汉人们不满足于字数的限制,于是诗就由四言变为了五言,在语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个句子同时容纳主、谓或宾,从而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到了汉唐时期把五言发展到了顶峰。《诗品》有云:“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历史上的诗作总量,以五言诗为最多。五言诗以首句不人韵为常式。

一般认为五言多用于言志,七言多用于抒情。七言诗有说起源于《楚辞》骚体,也有不同意见者。我不是诗史研究者,但我知道七言最初来之于民间,汉代出土的字书、镜铭、民间谣谚、道教经典、医书、刻石、墓碑多用七言,是一种以应用为主的韵文体式。由于多了两个字的发挥,诗的形式和体裁得以多样化的发展,就其体裁而言分为古风和律诗。就其格式划分,分为:进退格、辘轳格、柏梁体、藏头格、离合诗(拆字诗)、宝塔诗、回文诗和连珠体等多种。形式多样,更容易表达诗人所思所托。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海德格尔说:“思就是诗”那是老外的说法。诗是思所得,但是诗不是思想,不应该承载过多思想性。它源于诗人自己的精神感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非要找思想的话,你可以求助哲学,不应该对诗歌要求太多。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外乎三种,这就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启发。诗歌的写作手法不外乎四个字:“起”、“承”、“转”、“合”。“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和呼应,是结尾。总结起来四句话:“起”定基调;“承”起而续;“转”开生面;妙“合”主旨。

什么是主旨?写诗的目的。什么是境界?写诗的高度。什么是意境?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什么是意象?为了表达诗中的意境和主旨所做的景、物铺垫。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同时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在诗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属于意识范畴。

什么是格律?写诗的格式和准则,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研究者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什么是平仄?平声和仄声,新华字典四声而矣,平上入去罢了。《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什么是韵律?平仄和押韵规范。详细解释就是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诗的节奏规律。什么是对?对仗和对应。什么是黏?呼应和关联。什么是挤韵?所谓“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什么叫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什么叫做连韵?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这对诗韵的本身是一种伤害。什么叫做宽韵?韵书中字数多的韵部。反之成为窄韵。窄韵更显诗人功底。

普及一个常识。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由偶数的句子构成。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为了与古绝有所区分,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律绝。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每首由八句构成的近体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超过八句的律诗,叫做排律。同样分为五排和七排,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所以没有一定的功底排律诗是写不好的,据我所知诗圣杜甫擅长五排,至于七排中的佼佼者至今未见。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韵大致等同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在诗词中用韵叫押韵,在戏、曲中用韵叫合辙。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区别,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韵律标准,现在比较常用的作诗有平水韵,后期又有佩文诗韵,填词有词林正韵,元曲遵循中原音韻,建国以后普通话普及全国,一些地方用语和老的韵表不在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一九六五年出版了《诗韵新编》推行了中华新韵十八韵,二零一零年中华诗词协会又把十八韵精简成十四韵。中华新韵划分原则:同身同韵、只分平仄,不辨入声、音随意定,韵依音归、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分别从韵部划分、平仄区分、多音字归属和与旧韵的关系作出了规定。我认为既然普通话普及,现代人吟诗填词谱曲还是以新韵为主,跟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才会正理。词的用韵比较复杂,不同的词调对韵有不同的规定,有押平韵的,也有押仄韵的,还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总之,词是倚照词谱来填,那里需要押韵,那里不需要,是用仄韵还是用平韵,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间换韵,词谱中都有规定,只需依照词谱安排押韵就可以了。不过个人建议词押平声韵时,要注意阴平和阳平的搭配;押仄声韵时,要注意上声和去声的交替,这样的词读起来才会更加的阴阳顿挫,旋律更显的来去自如,如能把诗意的起伏跌宕融入其中,必为佳作。

诗韵掌握了,还有一个比较焦首的问题,就是“扭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都叫扭句。要是严格按标准格式定平仄写诗,确实难度很大,往往出现诗意与格律冲突的现象,有时候费心费力练了一个好字和好词,却因为平仄不对,不得不放弃。为了解决难度问题,不至于使一些好诗荒废掉,同时又要保证音律、韵律的谐和,先人鼓捣出了一个叫“拗救”的东西,作为近体诗格式的灵活使用原则。什么是“拗救”呢?所谓拗救,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了,然后想办法去救。注意,“拗救”原则只适用于近体诗。古体诗平仄本来就自由,谈不上什么拗救不拗救的;词,平仄都是固定的,出律了就是出律了,也没有拗救一说。关于扭救有三个原则: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三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写诗最忌孤平、三连平和三仄尾,概念的东西不再多讲,关于“孤平自救”,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若用了仄声,而第一字用了平声,就不算是孤平,或者说是用第一字的平声救了。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说法,原因有三:一是音律是前轻后重、前松后严的,即后面的音节比前面的音节重要。从声律上,前面的救不起后面的拗。拗救只能是后救前。二是七言的第一字原本就是可平可仄、平仄任意的,之所以“任意”,就是因为这个字在声律上作用最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其平仄对于声律构成几乎没什么影响。三是虽然首字用了平声字,避免了除韵脚外只一个平声的情况,但第四字依旧为“夹平”拗,声律依旧不够谐和。律诗中还有一个说法,最后一字不需押韵的仄声句孤平可以不救,最后一字需押韵的诗句中第五字犯孤平可以不救。我的看法是,不救是不会救或者不愿救,若影响诗意,以保证诗意为主,在保证诗意的基础上能救还是要救的,救不了是因为炼字功底不够。

说到扭救不得不说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对于初学写诗者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但是这句话是不全面的。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有详细的讲解,这里不再赘言。概括我的观点,对于一三五不论,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诗句各减一个字。至于二四六分明,五言的第二字和七言的第二字、第四字“分明”是对的,对于五言第四字和七言第六字由于扭救的存在就不一定了。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还要求必须有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因此减少中间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偷格”。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这也是我前面所说排律更难写的原因。“对仗”的“对”也是对立的意思,但与“对粘”的“对”有所区别的是:这里所说的“对”不仅包括声律,也包括字面。对仗,就是修辞学上所说的对偶,说白了,也就是做对联,俗话叫做对子。诗人们习惯把诗词中的对偶叫作对仗。所谓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仗的种类繁多,无一定之标准。常见的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当句对、扇面对、错综对、交互对等,其它还有很多,如双声对、叠韵对、虚实对、逆挽对、连珠对、联绵对、截句对不再赘述。在这里强调的一点是,有些人对对联上瘾,无论什么诗的对仗句都想用对联的要求去吹毛求疵一番,对联和诗的对仗还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个人觉得对仗,最高境界是神对,然后是意对,次之工对,下等字对。

诗分诗人之诗和词人之诗。诗人之诗雅而正;词人之诗才而辩。写诗目的分两种,一种是为造文,一种是为文而造。诗的境界同样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有我之境,我在诗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我在诗外,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有三境,物境、情景、意境。诗的境界从写作手法上分为造境和写境,这是理想与写实二派的区别。不过这二者区别很难区分的开。因为造境的最高境界是合乎自然,写境的最高境界是接近理想。诗有四炼,炼句、炼字、炼意、炼格。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读诗要知足,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读,即是读文,也是读人。写诗,要不知足,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力争让每个人都能读懂,都能有共鸣,才是好诗。

写诗的人要惜字,要反复的提炼反复的修改,用一个字能表达意思的,就不要用两个字,最终做到“篇无闲句,句无闲字。”才算达到要求。写诗要炼字,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并不容易。写诗需入情、入心、入神。三具其一称为好诗,三样俱全必为名篇。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诗必须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所以写诗也有捷径,就是“用心写”。洒脱不羁者能写出好诗,譬如李白;命运多舛者能写出好诗,譬如杜甫;文采风扬者也能写出好诗,譬如苏轼;勤能补拙者也能写出好诗,譬如贾岛。儿女情长者能写出好诗,譬如李煜,婉约者能写出好诗,譬如李清照,愤慨者照样也能写出好诗,譬如辛弃疾。所以写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忠奸。心有所思,诗有所寄,苦辣酸甜、悲欢离合,皆可入诗。什么是好诗?“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写诗难,评诗更难,评诗要评格律、评韵律、评诗意、评意境、评意象、评字义、评诗眼、评优缺。不明白作者写作目的不要评,不清楚作者人生经历不要评,靠自己的臆想揣测那叫乱评。因此有句古话说“工夫在诗外”。居高临下者不要评,有失偏颇;高山仰止者不要评,有失公允;评诗者与写诗人人格必须平等,所以“写诗言志,评诗见品”。评诗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从别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是一种隐晦的文学,每个人眼中的同一首诗都是不一样的。写诗要用心,评诗更要用心,用心才能引起共鸣。学诗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评诗,无论是评别人的诗还是别人评自己的诗,对双方都是一种进步。只有不断的评论和交流,才能汲取优点,弥补不足。所以诗友之间交流最忌泛泛而谈,要直言不讳,要有理有据,要求同存异,这样才能交到诗友知己。

当今的诗人是幸运的,网络的发展,信息的充实,我们有更多的写作资源可以利用;当今诗人也是不幸的,诗在唐代已经被写尽了,词在宋代已经被写完了,现代人如果没有纳兰性德的本事,还是不要写了。很难超越前人的成就的!毛泽东也不提倡青年人写古诗,规则较多,约束年轻人想象力。可是从古到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诗词好者迷恋其中呢?我觉着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高度凝练的文字,意犹未尽的引申,古今千年的共鸣,无不揭示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底蕴。诗能陶冶情操,诗能寄托情感,诗能品味人生。古人不好超越,并不是不能超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也流传下来了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有几人不知?就让我们现在沿着他们的脚印走下去吧,诗人一定会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上占得一席之地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7654/

暗雪论诗的评论 (共 2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