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那月

2014-03-01 21:38 作者:茶语清心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十一年前的一个大天,四处都是积雪,路面上被踩得一片狼藉。她,也随着众多闻讯赶来的应考者一起踏上了这条早被行人踩得稀烂的坡道。今天是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招聘考试,她心里完全没底。因为单报语文这一科的就有好几百人,但只招二十名,竞争应该很大。虽说她任聘的是初中笔试内容只是中考难度,但毕竟那时她不是教初三,她没有优势,考试场上只论实力。听说在本市这样大规模的招考大概还是头一遭,但怎么办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和她同来的还有几位,看他们谈笑风生的样子,她也放下心来,不就一场考试吗?不必多想。卷子很快发下来了,题目不难,作文是当时流行的话题作文,她选了自己拿手的文体,熟悉的内容,自拟的题目她至今还记得——《坚持,伴我一生成功》,她觉得写出了心声,也写出了气势。阅读更不是问题,她看了那么多书,教了那么多文章,这几篇小文算什么,她答得很顺畅。只是那10分古诗文默写题让人头痛,有两题共四分她怎么都想不起来,就胡乱写了几句。她知道可能张冠李戴了,但她想这总好过空着,心里踏实。除此以外,她都做得很从容,毕竟考两个小时,不能浪费了,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大家都觉得她的字写得很好。不是说吗,语文考试要拿高分,字是关键,这个长处不能糟蹋。大概在离下考还有半小时的样子,她还是提前结束了答题,她没有检查考卷的习惯,考完了就不回头了,剩下的就交给上天去裁决吧。

   三天后,考试结果出来,她笔试成绩107分,名列第二,比第一少1分。她很开心,要是那四分默写能写出来,那就是她第一了,她总是这样,喜欢假设那种让人陶醉的情形,结果就真的高兴起来,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好,虽说有时也让她平地摔跤,但毕竟曾给过她好心情。接下来的面试倒有点悬,七八个评委坐成一个平面金字塔形,塔尖如同一把剑直指讲台,她还是第一次见这阵势,心里难免有点打鼓。评委中只有一位老者她依稀见过,似乎就是这新学校台资老板钦定的校长,据说这位年已七十高龄的老人是个不简单的人,原来在本市重点中学二中担任校长多年,德高望重,退休后又创办了二中属下的一所附属初中,那学校如今也是办得风生水起,只是奇怪也没听说那学校换了校长啊!其他的评委就完全不清楚不认识了。她平常只是一心教书,根本就没怎么出来转过,不认识很正常,而且,就算你认识人家,人家也不认识你啊。嗯,听说这场招考董事长是委托教育局亲自主持,也难怪,市里扶持外资办学,减轻本市办学财政压力,这么做也足见这位办学者的确非同小可,也许他的台胞身份起了关键作用吧。

   她抽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八年级课文,有点不利。她那时正教初一,初三倒是刚教过不久,初一现教也熟悉,唯有这初二上下都隔了有一阵了,她有点暗暗叫苦。二十分钟的准备,二十分钟的授课时间,讲什么怎么讲什么要求都没提。她没时间多想,决定硬着头皮上。她声音不错朗诵水平一向满自得的,这点得显摆一下;翻译是很琐碎的,况且评委们不可能跟你互动,独角戏唱的肯定没味,必须绕开;说结构品语言谈艺术又是件技术活,这么短的时间还真不好准备;那还是讲故事说内容悟主题比较靠谱,因为这篇文章她一直颇为喜欢,就算现背也没问题。打定主意,她便快速地开始构思问题,设计板书,二十分钟过去,她已基本上胸有成竹了。所以在开始几分钟的紧张之后,她的状态恢复正常,如期如质讲完了预备的授课内容,下来时她面带微笑,觉得这一次任聘已是胜券在握了。

   几天后,一个在教育局工作的同乡很高兴的告诉她,说她成绩不错,榜上有名,她好开心,觉得自己真的好幸运,居然一举成功。

   但十几天后,新学校要开会了,另一位上了线的同事接到了通知,可她却没有接到,她很奇怪。经过再三思考她连赶到学校找到刚刚主持完会议的校长,校长很累,但还是接待了她,查了成绩底子,发现出了疏漏,答应补上她的名字,还道了歉。唉,好事多磨啊!她怪自己之前高兴得太早了。事后她知道其实事实并不像她想象的这么简单,她又觉得自己幸好及时弥补了损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过完节她走进了这所学校,也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人生。在这里的前三年,可说是吃尽了苦头。学校虽说开始时就像放卫星一样,说要用三年办成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学校,要和市里两所重点高中并驾齐驱,所以请的领导班子几乎都来自原一二中的大佬,都是以前响当当的人物。这些领导也确实有当年毛泽东打天下的干劲,人员分派,班级重组,教学理念的贯彻,紧锣密鼓,快马加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干劲十足的。也许是终于进了城了,也许是拿了当时远远高于同等公立学校的工资,也许是大家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也许是这些老革命领导的缘故,谁知道呢,总而言之,大家都情愿吃苦,并以学校为荣。热情总是来得越快,去得也越快。不久大家就发现,办学没那么简单,要办好学更没那么简单。起初是招生问题的暴露,学校把高中入学分数线定得很高,和重点高中相差无几,并且也得到了教育局的充分支持,分了人数指标,但这些上了线的学生和家长们一看一打听,觉得让自己孩子来当试验品太不靠谱,都跑去别的学校或找关系直接进了重点了,这使得城里另几家学校不费吹灰之力坐收渔翁之利。这些不利影响也波及了整个学校的招生工作,他们后来不得不分派任务,上门宣传,因为学生就是老师们的衣食父母,没了学生,老师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在最初的几年里,她被学校当成了招生主力中的一员,奔走在招生第一线。她已记不清,那时自己走了多少村寨,访了多少人家,走了多少路了,她和她的同事们用最原始的宣传方法来彰显他们的精神。但俗话说,问上门的买卖不好做,家长们用客气敷衍着这些不速之客,学校的招生举步维艰。

   招生工作的受挫,直接影响了学校的资金链的断裂,原本信誓旦旦要投资上亿的董事会眼见连连失利决定中断投资,让学校自负盈亏,这让学校更是雪上加霜,一连几个月不发工资很快冷了一众老师的心。那些原本干劲十足的老革命也纷纷请辞,学校连连换将,老师们也是去留无常。这么一折腾,四年下来学校真有点苟延残喘了,大家纷纷猜测起学校的命运来。

   眼见那么多以前的老同事纷纷离开,她很是伤感,她就是这么个人。她也想过离开,但孩子小,一个人带着孩子换这换那也很辛苦,再说在这里待久了,还真有些不舍,所以她决定等等看。实在不行,等孩子读中学了再换也不迟。

   可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五年,学校换了执行董事,新任董事还兼任了学校校长。这位投资经商据说资产不菲的年轻老板虽没有读过大学,更没从事过教育,但在上台之初倒是显出了少壮派的果断。也许他没从事过教育,倒更能跳出教育宏观处理学校面临的问题,大家都对他抱有前所未有的希望。也许是急于培植起新的班子,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这位校长上任第二天就开始着手校行政班子的重组,在学校弄了个竞职演讲,实行庸者下能者上的策略,充分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尤其是在学校工作表现突出的人的意见。短短一年,学校很快就呈现出了一派生机。他联系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在学校建起一幢幢楼房,说是搞集资房,向老师们融资,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他真的是一个很聪明的商人,很快学校的资金周转问题就似乎得到了解决,学校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校开辟了大操场、铺设了塑胶跑道,修了观景亭,造了绿化带,新建并装修了师生宿舍,改造了学校大门,立起了校标,树立了很多警示牌,统一了师生校服,给每一间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学校在这一年之内发生了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谁都似乎有理由相信,在这位极具魄力的新董事长、新校长的带动下,学校一定会蒸蒸日上。

   她是第一批考进来的老资格教师了,见证了学校的兴衰荣辱。她是真的把学校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学校没落她忧郁,学校兴旺她兴奋。尽管这只是一所私立学校,尽管她充其量是暂时在这打工,她终将会离开这个学校,但她竭尽所能为学校工作,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开始叫她铁女子。她有几点让大家不得不佩服,她的字写得好,课上得好,文笔也好,在学校大家都叫她才女。她走路风风火火,每天都精神抖擞,尽管独自带着孩子,每天要自己做饭,可她还当班主任,照顾着好几十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年她家里买了房子,家里装修买东买西也是她一个人张罗。她当然很累,以致有一次骑着单车因为瞌睡出现了短暂的意识迷失,差点撞上一辆迎面飞驰而来的小轿车。她的确有点拼命三郎的架势,刚好那时她带初三,学生马上面临毕业,工作、生活、家事终于把她给累倒了,她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感冒。为了不让学生的课落下,她硬是挺着没请假,没上医院,只是在极难受的时候在小诊所买了点药丸对付一下。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她很快发现自己嗓子不对劲了,以前只是嘶哑一两天,很快就可以恢复如初,可这场感冒下来,断断续续一个月的咳嗽,让她的声音简直成了鬼哭狼嚎。想起曾有人说最难忘怀的是她的声音,是她那极富穿透力的声音,她就后悔得想撞墙。这可是令她后悔终生的代价啊!

   她在这里足足呆了六年。当然,在这六年里也会有委屈,有烦恼,甚至也会有愤怒,但事隔经年,如今回想起来,那样的记忆竟已经说不清楚一件了,索性忘却吧。

   如今离开这所学校也已有五年多了,在这些年里,她也一直关注着这所曾经她为之奋斗过的学校。据说后来因为开发房产等问题,这所学校在她离开后又发生过不少风波,起过不少周折,严重时还被教育局托管。每次听说有关这所学校的不好的消息时,心里还是会为之担心,为之隐隐作痛。

  如果要问为什么,她还真的答不上来,索性就报以微笑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5429/

那年那月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