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试述哲学家的知行观

2014-02-22 01:19 作者:方济德兰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知与行是人类哲学探讨的课题之一,也可说是人类道德文章永恒主题。只要人类存在,这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知与行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有“知行合一”观;有“知先行后”观;有“知难行易”观;有“知易行难”观;有“知之不若行之,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观点;有“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的观点;也有“知行相资以为用”的观点;还有“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的观点。不胜枚举,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与特色。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知”应该统一于“行”;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行”应该统一于“知”。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苏格拉底的知行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认为,“德性就是知识”;“真知必导出行为”;“无知会作恶”等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认识,就是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识。人应当自认其无知,方是真知,这种知也就是智慧。真正的智慧与行为是相互保持一致的。如果真的了解了就一定有所行动,否则,不算真知,真知是有实效的。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一个人自称自己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好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他相信,人的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人行善或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一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因此,他得出“德性就是知识,真知必导出行为,无人愿意作恶”的结论。

苏格拉底的知行观在理论上强调知对行的重要意义。有了真知,才可行使美德,无知会作恶。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将人性与理性等同,而取消了人性中的非理性部分,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着的情感因素和人的性格,越过了人性的局限性。站在他的角度上讲是对的,因为他确实做到了。同时却在西方哲学史上奠定了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基础。他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真知必导出行为”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这种思想是希腊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认为应当把“求善”与“求真”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知识,生活与真理,行与知统一起来的尝试。他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

然而,我们不要太乐观了,认为对于自己潜在的德性有了知识,就会成为有德性的人,未必,因为我们还没有超越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而知识并非德行的充分条件,有知识并不意味着有德行,成就自身的德性离不开躬行。只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习惯)行践履之下,它才能获得现实性的品格。人知道了善良是什么,不一定马上就变得善良,理论知识不等同于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践行。因此,我们不只是要知道善良是什么,还更需要努力不懈地去追求成为善良的人。因为古往今来像苏格拉底式的人并不是很多,几乎是寥若晨星。

苏格拉底是一位实践的哲学家,他从来都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说教,而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自己所认识的真理,也从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但智慧。他认为自己是最无知的人,反而成了至智者。他把知识的对象确定为“认识你自己”,以“认识你自己”作为其哲学的座右铭。认为人若没有真诚地自认无知,就不会有真诚的心态去探求知识。先承认自己不知道,才是知的开始。他的学术思想在人类哲学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自己的轨迹,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显示出其独特学术旨趣的方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亚里斯多德的知行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行德是人作为政治动物的美德,知德是人作为理性动物的美德”。“行德”只能使人成为良好的公民,但还不能达到最高的幸福和完善。而“知德”只是为纯求知而求知的纯思辨活动,是一种神圣的生活,只有它才能使人成为一个极完善的人,这种纯思辨活动是人最高的幸福。这就是他的知行观。

亚里斯多德的知行观在理论上,“知德”与“行德”都是人的美德,但“知德”更为可贵,远远超过“行德”,高于“行德”。他认为只有“知德”才能使人获得最幸福的圆满生活,和成为极完善的人。我认为这种“幸福、完善、神圣的生活”,只是一种不为其它目的,纯粹是为求知而求知的纯思辨活动的享受和快乐。那比起伦理道德意义上的行德,相差甚远。道德人格的完善,不仅仅是内在的思想活动,而更要以外在的行动来确证。仅有“内思”而无“外行”,不能说是一种神圣的生活和最高的幸福生活,更不能称为极完善的人,只有“内思”与“外行”相互结合的道德践履,才是人生最幸福快乐的生活。

亚里斯多德的知行观,可作为希腊哲学家们的典型思想代表,因为希腊人的哲学思考以“学以致知”为最高的理想。或者是作为西方人的他,是受西方哲学传统认识论命题中知与行的影响。总而言之,我不赞同他“知德”高于“行德”的说法,却赞同他“行德”取“中道”而行之的观点。我没有资格、更不敢批评大哲学家,只是阐述自己的看法。“知”只是在实践中主体自身的意识,仅以主观形态为其特质,而“行”则以履其实为它可贵的特质。

三、王阳明的知行观(王守仁)

中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明确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观点。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以及他主张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的说法。

王阳明的知行观,知与行在他看来是一件事的两方面,从“明确精察”的方面看是知,从“真切笃实”的方面看是行;知要以行来实现,行要以知为指导;知离开行是“冥想”,行离开知是“冥行”;从一件事的开始看是知,从一件事的完成看是行。在行为的过程中知行合一、并进,紧密联系,须臾不离,相互包容。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有着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只要是“真切笃实”,不管是指向主体之处的行为意向存在于主观抑或见之于客观,就是属于“行”的范围了。那这种行就包含了两层意义:一是指主体的意念、意欲、想法,二是指主体的实践行为。即内在的行与外在的行。因此,他认为心里的恶念也即是行了。按他的原话:“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他这种观点与耶稣当时对门徒所言极其吻合,“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5:27—28)。试问这世上有多少人对于自己心中不善之念能“彻根彻底”地切除?只有那些追求道德人格完善之人才会自觉切除。若把人一生中所有“不善的念”叠起来,比古埃及的金字塔不知还要高出几万倍;假如人类那“不善的念”需占空间,那亿万个宇宙也不够充塞。这并不夸张,因为人心里的意念快如闪电,善念当然可贵。倘若把人心中“不善的念”能象影视一样一幕幕地曝光,人会减少恶念,甚至不敢起,而且每天都会小心翼翼地生活。因为那里面不知有多少个不光彩与损人害己昏暗无光的“行”,让人自己感到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但除了上帝谁也没有能力这样做。所以王阳明对于内在“行”的观点实在可贵,他意识到这种影响不是“小病痛”。因为思念纯正行为正直,思念邪恶行为卑贱,思想是行为的主导。他这种观点也很适于我们基督徒的灵修生活,很可取。虽然有人指责他“知行不分,以知为行,销行归知”,混淆了知与行。但我反而觉得他的知行观很可贵。作为一位非基督徒的学者,对内在的“行”的见解,有如此的精细严密与真知灼见,让我佩服。若是一位基督徒灵修者,那就不在此例。

我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程度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达到的最高顶峰,也是把儒家的思想发展到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顶点。他祈盼,以人心的纯正来改换虚浮的社会风气,消除思想的弊端,以求得社会之合理,这正是他“知行合一”提出的意义所在,为当时“虚文胜而实行衰”的社会开出了一剂良药。他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自己的心性之学。学问与生命,在他的身上融为一体。追求道德人格的内圣之境成为他自觉的人生目标。

四、朱熹的知行观

中国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知先行后”,“论其先后,当以知为先;论其轻重,则当以行为重”的观点。

朱熹的知行观,我认为他的“论轻重,则当以行为重”的观点很可取,也很对。因为一个人有道德的意识虽然很重要,但有道德的践履更为重要,更为可贵。但这“知先行后”的观点,多少包含着西方哲学传统所讲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与实践的含义,将知与行看做是两事而非一事的思想观点。也恰好给怠于践行之人一个有力的借口。我们也常会说:“等我知道了,才去实行,我不知道怎能去实行呢”?等等借口。将知行分割为两事,这在人类社会,以及在人生领域中都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导致世人等我知得真后方去行的思想。造成终身“不行”也“不知”的后果。不要说我言过其实,不是吗?古时有的官僚士大夫、以及今时各个阶层的某些掌权者,满口仁义道德,却只有少数人有践行之实。那些贪官污吏都不是上层有识人士吗?他们都不是先坐在学堂里获得“知先”吗?然后走上工作岗位,结果“锒铛入狱”真可谓是“行后”了。难道他们都没有拥有“知先”吗?非也!他们知道奉公守法和循规蹈矩的意义,也知道人生的价值……比起平民百姓,他们“知”得太多了,但获得“知”却没有身体力行。成天夸夸其谈,重理论,轻躬行。昔日社会茶馆走廊随处可闻到孔夫子的仁义道德,今日社会街头巷尾虽闻不到孔夫子的仁义道德,但牺牲爱人为人服务等等漂亮美言还是不少。昔日的社会就有人讽刺:“孔子之言满天下,孔子之道未尝行”(宋代诗人:李觏语)。那今日的社会更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可用两言概括之:理论一大套,实际做不到。究其原因,首先,一方面是自身利欲熏心意志薄弱怠于践行知的问题;另一方面肇始于“知先行后”的观点。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他们还没有真知,先真知了,就会行”。但我更加认为“真知”了,还更需加上坚定的意志。例如,我们都真的知道“宽恕”是美德,如鲜花被人践踏还会发出芬芳等等。但若不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以坚定的意志去克服,就很难做到宽恕。仅知道宽恕是美德还不够,“真知”加“意志”方可知行合一。

总结

知行合一象征天人合一,知行分离导致天人悬隔。因为知行合一是天人和谐的中介。知行合一是方法;天人合一是目的。因此,我们要穷其毕生精力去追求知行合一,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崇高理想。知行合一或分离,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价值,因为与其有密切的关系。可用四言概括之,作为与人共勉之:

知行本应共一体,

彼此分离实不宜。

待到日薄方始行,

殆误终生知未行。

写于2010年1月9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2914/

试述哲学家的知行观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