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何为文与为文为何

2013-12-19 10:59 作者:邓忠胜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为何为文与为文为何

很早就想写那么一篇关于为文的文章,吐露自我的见解。想来,对于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自当谨慎待之,于是穷思良久只为文章的那双眼睛。然而,最后恍觉成了徒然,徒然却显现出几分拙见,虽是论文然则随心安之又何妨?只道是随心所思,随心所言,也不失真性情。因此,不加强求地名之为为何为文与为文为何?

谈及见解一词总不免有几分忐忑与尴尬。如今对于我论为文来说,在我之前有很多人谈论过,在我之后也会有很多人,而且大多都比我论及得深刻、论及得完善,至少在我之前有那么一些人,如林语堂先生、袁中云等,至于后来者我无从知道,但一定会有人知道。作为一个有话就要说的人,无论见解如何浅薄总比有话不说委屈。

思来想去觉得为文必然讲求一种诚如袁中郎所言的真性灵。我想一切绚烂终将归于平淡。然而,为文做到平淡又谈何容易!那是一种融入自我阅历于其中又归于最淳朴的心灵。而不是故意做作,附庸风雅(往往庸而不雅,雅而不真),这点我在《关于话语权的一点言论》中也有提及。不过仔细想来文人都有喜欢卖弄这个通病,一点都不卖弄是殊不容易的,说出这句话之后必定有人会说这不是给自己掘坟墓吗?只道是程度参差不齐。卖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唯一能得到辩解的是卖弄需要有资本,如若得不到辩解,那就是另有其由却不为我所知。

我向来不喜欢给别人评论文章,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缘由:一是我看不上。尤其是那些一滴、一片花就可以弄得一地忧伤,看起来如织娟秀美无缝,实则千疮百孔,除了弄得一地的忧愁哀伤别无他物,毫无意义;二是我看得上。看得上的文章我会去看却不会去评,评了得文章一定不是看得上的文章,而是欣赏的文章。看得上不一定欣赏,欣赏却一定看得上;三是看不懂,大世界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更有自己的生活内容,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妄自对别人的生活加以评判是不对的,而且往往会错误论断。因此,只要合情合理不反对加以评论。俨然,更多的是有的人那些高度是我不能企及的。综合以上构成了一般不喜欢评论习惯。

人生就这样,往往世事难料,在这条归途中有的东西总那么不经意的就进去眼帘,然后深入内心,常常没有想象的余地那些无意闯进心灵的东西就已销声匿迹。看到一位网友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那双眼睛吸引了我,但最后却给了如下不通过理由,是这样写的:首先打算阅读文友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了灵魂二字,因为在下也是一位朝圣者,以为能找到共鸣,实则不然,因为我最后才发现原来文章的眼睛与身体不在一个人的身上。请恕我这般直言!期待佳作,祝创作愉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之所以要给那位网友这样理由并在在其后那些言语,是因为一个人的眼睛和身体不长在一个身体上的话,那个人就不是人,再加之就是人有了好的眼睛但身体必须与眼睛协调好。诚然,这里只是作了一个比喻,毕竟人和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人是人,文是文,人和文最多只是充当彼此的镜子。如果那些诚挚的话语将一个初步创作者扼杀于摇篮的话不免有些残忍,但真正能领会意思者不仅文章生命力将会越发旺盛,且所有的一切都出于真诚二字。

至于一切绚烂终归于平淡、一切淳朴终归于文章本身的单纯来说,除真性情与真性灵外文字也是不可或缺的修饰。文章的文字不仅是人生的一种境遇与境界,更是一种自我的胸怀。故而文字的功夫也不可忽视、简略对待。一篇有意思(有内涵更确切)的文章绝不是辞藻的堆砌与文字的做作,但何为有意思的文章又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不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篇文章在出生之前能够思考为何为文、何须为文、为文为何这几个问题就为有意思之文,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文字尽量简约而不简单,用简约的文字传达最深刻的含义。一个意思如果文字过于繁复就如一片肉熬一锅汤,水越多肉味越淡,唯有水越少肉的味道才会越发浓烈,至于有人喝汤、有人吃肉、有人观看那又该另当别论。从这点来看,文字的功夫重在一个锤炼的过程,并不反对文字的不断增删裁剪,尽量不说或少说废话,作出必要的割舍,但前提是无通过文字的破坏来摧毁本质得企图,最起码来说这是一种对文字的尊重,有人说是一种道德我觉得倒有点夸大其词,不过从护的角度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一篇文章写下的都是一段生活,在别人看来平凡而又简单,在自己看来却平凡而不简单。无论别人如何看待,这个内容是自己添加的单纯,平凡中跳跃着每一份生命的感动永远不会消失。或许在自己之前有人这么平凡过,当下和以后也还会有人这么平凡,但唯有当下这份平凡才是自己的,考虑到这点还是可以可以放心记下自己的平凡,虽不具时髦性却不会过时。一个人在写作时没有想到要将这份平凡交付予读者时实则就已经达到了内在的平淡,因为深知自己的文字是腐烂的,不敢也没想过让其永垂不朽,世间那么多文化,增添点也不能挠痛止痒,缺少点也不失失去什么。

写作的态度是有写的一定要写,而且是尽可能地写,再之就是要写好。好不是一定要简练成千古绝唱文章,更多的是传达真情实感,切勿无病呻吟而做作。没有写的尽量不要写,勉强出来的文章一是缺少真性情,二是没有内容,终归来说还是缺少该有的东西。

叔本华说:“作品是心灵的精华。”

无论是自我达到一种高度,或是为文达到一种境界之后会越发抹去那么功名利禄,淡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心。有人说:十年一剑为剑客的骄傲,十年一文为文人的自豪。一个人经历岁月流失、伴随阅历的丰富、自我内在深刻的思考后文章的字里行间总伴随着一种大从容与庆幸心态,相信这世界还有自己的读者是庆幸,由读者导致的相信是从容。一个作者在自己的读者群中有为自己的一段平淡而在别人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岁月感动而流下泪水的话,作者一定为之作出有力的回应,在平静的岁月中守候生命后场的另一个自己。

人在别人那里容易看到自己却不容易找到,在自己这里容易容易丢失也不容易找到自己。我想这不倒为为文为何找了一个有力的借口。但为文为何却不满足于此,不仅是通过平凡中的平淡分享着自己的普通,而且更深刻的探索自己而爱护着读者,为彼此的生命构筑起连接的路途,安守相互的那一份感动与真诚。可以为之讴歌呈词却不可为之悲叹哀怜。

2013/12/19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6752/

为何为文与为文为何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