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麦收

2013-12-11 19:16 作者:大浪淘沙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清晨,随着布谷 “布谷 ”“布谷 ” 的叫声,田野里得麦子,渐渐的由绿变黄了,我走出院子,信步来到了田野上。金黄色的田野里,随着微风,麦浪翻滚,一台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整齐的排在地头,准备收麦子,见此情景,使我浮想联翩,我想起了从前麦收的情景,想起了今后的发展。

1982年我们这个地方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个人之后,我就参加了麦收,那时是绝对的人力收割,割麦子是一件异常辛苦的活。头上有烈日在考晒,被太阳烤热了的地面烘烤着弯下腰的脸,。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用劳动就会大汗淋漓,更何况还要弯着腰,左手揽抓着麦秆,右手用镰刀,一刀一刀地去割。割麦前要事先选一把长的麦子,一分为二,用穗头的那一端相互交叉,拧成一个结,叫做打腰子。将割下的麦子,一把一把地放到腰子上,达到一定数量时,再捆扎结实,这才成就了一个麦个子。一般人一天也就是能割半亩地的样子。一个麦季,一家人大约要割上四五天的时间。一天下来,谁都会腰酸背痛,浑身无力。割麦到了地头,如同解放一样,也不管脏不脏,仰面躺在地上,休息一会。中午或者晚上回家的时候把捆好的麦个子用人力车运回场里。然后用铡刀一个一个地铡下去,把麦秸和麦穗头部分开。麦穗头在场里晒开用于打粮食,为的是节约打场的时间。越是烈日当头, 越要到场里去翻晒麦穗。等到晒得透了,再用脱粒机打粮,几户合伙一起打,有时要打通宵的。一场下来,不论什么工作,累的腰酸背痛。 我真正体会了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又有多少人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城市里饭来张口的孩子,哪能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民的辛酸。所以,节约每一粒粮食,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割麦子进入了半机械化的时代。那时1990年。用小拖拉机把麦子割倒,用人工捆起来,拉回场院里,晒干后还得用脱粒机脱粒。脱粒的时候,累的真想躺下,睡上三天,再起来。

社会不断的进步,进入了21世纪,联合收割机走进了我们的农田,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麦子直接从联合收割机的粮仓里,倒进各家各户的运输工具里,直接拉回场院里晒干,再进入各家各户的仓库。一天下来,能收割几十亩麦子,虽然是机械化,但是各家各户的地块太小,每户几亩地,妨碍了机械化的的效率。要是联合收割机收割的时候不挪地块,连续作业,一天的收割几百亩麦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期,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相反,是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再来一次改革。把土地让少数人耕种,真正实现,周总理在上世纪70年代,在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中的农业现代化。像美国人一样,每个人耕种几千亩土地,联合收割机收割麦子后,直接用汽车把麦子送进烘干设备,从烘干设备出来后,直接进入仓库,到那时侯。中国的农民是才真正的农业产业工人。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相信这一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想想美好的未来,想想我们付出的艰辛,想想我们滴下的汗水,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没有我们那个时候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机械化。看着眼前翻滚的麦浪,我喜上眉梢,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一定会实现。我们的农民的生活,会更上一层楼。这一天离我们越来越近,已经不太遥远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4630/

麦收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