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烟雨下扬州

2013-10-15 15:40 作者:微雨燕双飞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江南最风流,更美是扬州。

波光倒映亭阁,杨柳弄轻柔。

浴,锦麟游,奏箜篌。

看西湖瘦,赏荷羞,心醉神浮。

——《诉衷情》烟雨扬州

一直以来,扬州、瘦西湖是我寐以求的旅游胜地。自从妹妹嫁到了扬州,这个梦就更是触手可及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暑期,我们一家三口乘坐从哈尔滨—上海的火车去扬州。一路的漫长旅途,人在车内,心已长了翅膀,飞出了窗外。孩子不时地问我:“妈妈,扬州美么?”“美。”我心不在焉的答着。暗自思忖着:扬州到底有多美呢?——终于到了南京。火车上了长江大桥,我第一次见到长江,江水滔滔、波澜壮阔。列车如游龙般在桥上疾驰着,江水迅速地向后倒退,这条曾经愁坏了千军万马的长江天险不一会儿就抛置脑后了,甚至你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它的样子。

我们的终点站是镇江,“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京口就是如今的镇江。车还没到站,手机已经频频作响,妹妹和妹夫早已等候多时了。火车缓缓驶进了镇江站。一下车就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浪,妹妹在人流中向我们挥手。天涯咫尺,亲人们一朝相见都是喜不自胜。孩子雀跃着拉着老姨说着一路的见闻,一大家人前呼后拥地上了车。

妹夫开着车,跟老公天南海北地聊着。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扬州。我跟妹妹都情不自禁地打量着对方,几年没见面,都有了些变化,妹妹这几年生意做得很顺,人也更精神了。一路聊着,十多分钟就到了镇江渡口。车子开到了汽渡的船上,我们都站在船上。江面的风很大,江水在脚下汹涌澎湃着,人站在江上,嗅着江水的气息,感受着江的浩瀚,任凭江风吹乱了头发。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过了长江就是瓜洲。这个在我梦里出现多次的地方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因千年古渡而扬名。据说,鉴真东渡日本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游客寻幽探古的佳处。

过了瓜州便到了扬州,这个享誉盛名的美丽城市。烟雨楼台掩映,杨柳婀娜多姿。林间芳草凄迷,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近观小桥流水,远望青山逶迤,道路两旁更是绿荫浓密,最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树也开着花,有粉的,有白的......随风摇曳,风情万种,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如梦似幻,疑入瑶池仙境。我自幼生长在北方,不知道树也会开花,而且还开得这样美,一时甚觉稀罕。

翌日早饭后,我们准备出游了。第一站当然非著名的瘦西湖莫属。早就听说扬州的瘦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身临其境更觉美不胜收,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就是瘦西湖天然景色的生动写照。

杨柳婆娑,轻舟画舫,游人络绎不绝。我们租了一只小船,尽情地徜徉在山水之间:湖水波光粼粼,水里倒映着两岸亭台楼阁,暖风徐徐,凫雁游弋,鸳鸯戏水......好一副江南美景图,我们就在这梦幻般的画里游着,莫说前路坎坷,谁管将来如何。良辰美景,让人忘了所有烦恼和忧愁,只想着在这山水之间一直游荡下去......

走过那条长满法国梧桐的小街,一行人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园内琐窗朱户、绣帘半卷,琴室里筝弹流水,雅韵销魂;园后翠竹林蝉鸣阵阵,荷花池里芙蓉竞艳......孩子们一会儿追蝴蝶,一会看鸽子,玩兴正酣时,突然刮了一阵凉风,抬头望几朵乌云掠过,顷刻就下起了雨,雨点初还密集,慢慢变得稀疏成了牛毛细雨,大人孩子在雨中追逐嬉戏,一会功夫又到了钓鱼台。江南的雨是这样的猝不及防却又常能给人带来意外之喜。不是么,雨中漫步、赏鱼难道不也是很浪漫的事吗?

过了钓鱼台、莲性寺,已是丽日晴空了。这时过来一队游人,我们跟随其后,一路听导游小姐讲着瘦西湖的风景古迹、人文历史。须臾到了白塔,这座白塔可是有来历的。相传,乾隆皇帝游幸瘦西湖时,一天,乾隆的游船到了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开窗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赶制而成的。”原来这座白塔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根据北京白塔的图样,然后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在一夜之间制作而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这些盐商的确富有。然而这些财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取悦圣心,花这么大心思,以盐造塔,是不是太奢靡了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五亭桥西,即二十四桥之所在。曹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思乡之情,特别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文学家朱自清也曾满怀激情地追忆故乡“城里城外古迹很多,如‘文选楼’、‘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桥’。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随时都能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好像在银河中前行。桥上箫声,船上歌声,岸边笑声汇在一起,此时再咏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你定会为唐代诗人徐凝的精妙描写抚掌称绝。

柳岸花明,远峰叠翠,一路北上就是蜀岗平山堂。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平山堂的匾额上有欧阳修的亲笔题字:“风流宛在”。引起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我也好奇的凑过去瞧,原来是“流”字上面少了一点,而“在”字上面又多了一点。真是匪夷所思,莫非欧阳老先生喝醉酒写错字了吗?不然,导游小姐解释,这是劝诫世人的话,意为:风流少一点,实在多一点。原来如此,其实我已经猜到了。

到了扬州,赏景要去瘦西湖,寻古莫过于大明寺了。大明寺位于扬州市蜀冈中峰。唐天宝元年(742年),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大明寺与瘦西湖比邻。过平山堂,东侧就是大明寺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四字,阴有“风调雨顺”四字。宝殿内法相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正中坐于莲花高台之上的释迦牟尼大佛,被尊称为“大雄”。这就是“大雄宝殿”的由来。东首药师佛,西首坐着阿弥陀佛。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金光焕彩,法相庄严。令人不禁心生肃穆。

出了大雄宝殿,过一条花岗岩甬道,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西有百年桧柏,东有百年黄杨,中有宝鼎两尊。此处通往大明寺的山门,门上刻有“大明寺”三字,笔法雄浑、字体古风流溢。我们在院子里流连许久。时值仲夏,花池里开满了串红,红红火火的花朵,更显得寺院烟火鼎盛。大家在花坛边、古树旁照相,孩子们更没一刻消停,抢镜头、摆造型、捉迷藏......走出大明寺,已近黄昏。正是“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斜阳却照深深院”。抬起头来,只见淡淡的云片,拥着一抹夕阳挂在半山腰上,落日的余晖,从茂密的树隙里,射将过来,地上一片阴柔的树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中不免有了些悲凉之感,又觉得这伤感来的不合时宜,遂收了伤心,加入到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去了。

扬州城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最为声名远播的当属扬州八怪。八怪中,我了解最多的人就是郑板桥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一首《竹石》彰显了板桥先生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标风骨。小时候听过父亲讲板桥断案的故事——相传当年县令郑板桥邻家造房占他家三尺地基,家人不服,修书一封让县太爷郑板桥主持公道,郑板桥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内容: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书羞愧并按板桥之意退让三尺,邻家人见板桥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此事亦传为佳话。长大后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宰相张英,不是郑板桥。但是这也说明了百姓对板桥先生的喜欢与戴,他们希望看到美好的事情发生在郑板桥身上,所以才乐于这样的张冠李戴。

在扬州我们盘桓了几天。期间还去了和园还有东关街,东关街的古玩玉器很多,还有一些扬州特产。街不长,不到半个钟头就逛到了头。本想再去朱自清等名人的故居一观,奈何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将有台风,怕耽误行程,只好作罢。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虽然我们去的时候琼花早已零落成尘了,但是就像一句歌词中说的那样——“错过风你会收获雨”,领略到的却是扬州别样的夏日风情,也算不虚此行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88164/

烟雨下扬州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