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母校卫道小学

2013-09-20 07:37 作者:苏州叶老师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苏州卫道观前修葺一新的平江街道老年公寓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升级后的平江街道老年公寓硬件大幅升级,整合了虚拟养老、日托、配送餐等功能,使公寓为辖区老人提供细致的服务。 ____ 这就是我的母校卫道小学当年所在地!

说到小学趣事,记忆中还真不少。1959年8月下旬,我该读小学一年级了,母亲带我先去离家最近的大儒小学报名,不料已经报满。于是再到较远的卫道小学。三番周折,终于报上了。那天天气很热,下午的阳光射在身上,热辣辣的。我跟着母亲连续跑了二所学校,显得有些疲惫。但终于报上了,也就满意而归。

年届六旬的我,对童年往事很多记忆犹新。记得初到卫道小学,只见沿街有大小木门各一扇。学校不大,只有十来个班级,放学时学生排队鱼贯而出,所以开大门,上学时孩子们三三二二,络绎而至,所以开小门。校舍都是平房,教室基本破旧,不像如今教室那样划一整齐,面积也有大有小。我入学那年的一年级招收二个班,我在甲班。

走进卫道小学,迎面就是外操场,操场上种着齐屋檐高的青树。几件大型体育器材最引人注目, 有手梯、爬杆、跷跷板和秋千。课间活动自由,孩子尽情玩耍,偶尔擦伤摔伤,也不足为奇,不至于引起师长大惊小怪。进门右拐是走廊,通向内操场和教室。走廊侧有一排画板,是我们的学习园地。我曾是宣 传委员,负责布置学习园地。

走过走廊,路过学习园地,向北是内操场,操场左是礼堂。礼堂南是老师的办公室,礼堂和办公室 之间有一方天井,天井不大,中间种一棵丁香树和一簇很大的绣球花,沿墙一圈摆着不少盆花。当年我的校长是季慧谋,教导是陶华,一年级班主任是北京来的女教师小李老师,中年级班主任是黄烈云,高年级班主任是徐鼎。徐鼎先生的板书一直令我由衷敬佩,这是我心目中的书法启蒙老师。

礼堂里放着一新一旧二张乒乓桌,打乒乓球是我们最盼望的课余活动,同学打得有瘾时,心里老是惦记打球,一心盼着下课。铃声一响,不等老师宣布,拔腿便跑,去抢桌子哦。我球技一直很差。记得黄维俊最厉害,矮矮的个子,削球最是拿手。我根本不是对手,他后来做了苏州市六中的生化老师,前不久听女儿说他刚退休就因病不幸去世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时候的我虽有点文弱,脾气却很犟,记得一次,一年级李老师——一个刚从北京来苏州的18岁大姑娘,组织我们做游戏。男女同学排成一圈,先玩丢手绢,再蹦蹦跳跳找朋友女生张小萍跑了一圈,突然在我面前停下了,手舞足蹈要找我做朋友。岂料那天我却不高兴,死活不愿和她拉手跳舞,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最后不欢而散。

刚上一年级,和同桌女生孔庆佩,算是二小无猜。中午老师安排午睡,我们一个睡课桌一个睡长凳 ,一高一低面向而卧,总是唧唧喳碴讲悄悄话。孔庆佩穿着花裙子戴蝴蝶结的样子,我至今记得。一九七八年五月,我插队回苏,就和黄维俊相约去肖家巷孔家看孔庆佩,到她家,只听她母亲说了一句话“孔庆 佩啊,在医院生孩子……”从此没有任何音讯,更谈不上见过面!

从小我是聪明且用功的孩子,用大人的话就是“蛮熬好格”。老师就安排学习困难户马小娟坐在我身边。为了她的进步,我真的不不遗余力,讲解、示范,甚至让她抄袭。因此马的成绩进步很快。1961年 六一前夕,马晓娟因为进步显著,首批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却因名额限制,排在第二批入队,心里至今说不出的酸楚!

但是,辅导同学做功课,却成为我的好。家住附近的同学,组成了课外学习小组,大家推我当组长,地点就在我家院子。我常常预习,先做题目。同学遇到难题,我往往能侃侃而谈。教学相长嘛,这个课外学习小组长让我受益不浅。我渐渐树立了当教师的理想。踏上社会后不久,1971年3月,我居然真的当上了乡村民办教师,为之,我幸运了这一辈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81598/

我的母校卫道小学的评论 (共 11 条)

  • 孤帆鸢影
  • 风语
  • 纤纤柳絮
  • 婉约
  • 梦之语
  • 雪儿
  • 吴弘毅
  • 歆言文墨文学网
  • 梦天之蓝
  • 苏州叶老师

    苏州叶老师我这里写的是苏州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的小学生活。小学的生活虽然距今已经遥远,印象已经依稀,但那份童真,那份思念,依旧如不息之火,久久燃烧着——故事很多,罗列琐碎,不得已,说些片段,娱己娱人,仅此而已。

    赞(1)回复
  • 苏州叶老师

    苏州叶老师最近浏览孙鹤著述的《中国书法百家》,看到欧阳修中年以后,做到书法生活化,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以书法修身养性,家中窗明几净,笔墨纸砚皆精良,亦是人生一乐!读此深以为然,此乃我的理想生活。我如今退休,六十学艺,以书为乐,无意苦心经营,但愿真正使书法生活化,日日练字自娱,周周教课孩子,不亦乐乎?

    赞(1)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