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绝活

2013-09-12 09:02 作者:和风细雨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绝活

我生长的村庄不大,由清一色的杨姓家庭组成。当年,不大的村庄,虽然比较贫穷,但气氛总是热热闹闹。改革开放的浪潮不仅把大家推向了富裕,而且也把村庄的人掀得七零八落了。那时每年的农闲,村庄是最热闹的时候。如今就是在当年最热闹的时间段回去探望,她却显得那么的孤单和冷清。新老房子里只探出有限的几个儿时叫婶婶或大妈的现在成了婆婆的人头,守在那儿,没牛没猪没狗,只有几只老母鸡咯咯地叫。准确地说我是考起高中的时候离开村庄的,虽然先是读书后是参加工作,但村庄的事和人从来就没离开过脑海。那时的家乡村庄也就是二十四、五户人家一百二十人左右,人不多但热闹、融洽。现在住在县城,人多却喧闹、疏远。

不大的村庄位于青湖圩内,离南北缭河的圩堤也就千把米,人均拥有田地不到2亩,没有山没有大的水塘。那时杂交水稻还没推广,袁隆平先生的种子正在孕育,所以高产的水稻也只有3-500斤,平均也就300斤左右,还得遇到好年成。当时农村的负担重,不但要交公粮、余粮,而且还要交订购粮。那时的家庭,每户都在5口人以上,没有现在的外出打工项目,要想生存,家家户户除养着猪、鸡,杯水车薪的补贴家用外,那日子真的是不好支撑。好在我们村的人有着祖传的绝活,才得以让大家支撑渡过那艰难的岁月

一、 打鱼

我们村很小,在夹缝中求生存,祖宗传下来用罩网打鱼,虽然自己村庄几乎没有水塘,但邻村的人都把我们村叫做“鱼窝里”。我们村的男孩子,在六七岁的时候,大人就会带着一道去打鱼,开始是帮捡鱼,后来就学撒网,七八岁时人虽然没网高,但基本都学会了撒。罩网是用网底最后一圈网眼多少来取名的,我们常用的网是千眼网,就是说网底最后一圈由一千个网眼组成,这样的网可以把寸把长的鱼打上来。在我们每家,一般都有两条网,一条是千眼网,一条是六百网或四百网,六百网或四百网是等到“开河”去河里打鱼的,这种网打上来的鱼最少半斤以上。因为我们这能打鱼地方多是小河小港小塘,一般鱼都不大,故平时只有千眼网能派上用场。用罩网打鱼,人只要站在岸上(或船头,在船上打鱼只有开河的天才发生),选好需撒网的地方,脚一前一后微蹲,网索套在手腕上,捡好网,两手一上一下成45度将网成弧形摔出,再慢慢以30-45度将网收起。标准的撒网,一般撒出去是圆形,目标被罩在圆心。我学了很长时间,可我撒的网大多是椭圆形,也不算远,严格来说,我还没毕业。但村庄的小孩似乎更有天性,十岁左右的,都能将网撒得又远又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此功能也渐渐消失,这绝活似乎流传下去有了困境……。

网,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网索、网身、网脚,网索、网身长各一丈,网脚一般8至12斤,眼多则略轻。网脚是在网的底部做成网兜并使网快速下沉的工具。打鱼由挽网、寻址、捡网、撒网、收网、清网、捡鱼、洗网、挽网组成。打完鱼后,要晒网、补网,时间长了要用猪血煮网保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农闲时,缝网、补网也是挺热闹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边做边聊,东家鸡西家鸭,偶尔夹杂着农业学大寨。虽然没有网络电视的热闹,但爽朗的笑声传遍村前屋后。小孩也有模有样地跟着抢着做,弄来一声声呵诉和憨笑。小狗小猫乖巧地沐浴在傍,猪、鸡在不停地哼哼着、欢叫着,好不安祥!缝网就是自己做网,用自己家种的苎麻,竹子做的网针、比子,一针一针地编织!一幅网,时间长的要织几个月才能完成,都只能忙里偷闲去做。

有了网就有了家用补贴来源。在过去的岁月里,科技的不发达,造就了环境的不污染。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态却扭曲了,人们的担心和伤害反而比过去更多了!就拿鱼来说,村民一有空就要出去打鱼,只要出去总会有收获,但从来不会做成斩尽杀绝,打上来小鱼,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把它放生。现在可好,用药、用电、用迷魂阵,都是断子绝孙的做法,真是一个绝字了得!以前的鱼,大多是一元钱三斤,出去了3、5元钱一般没问题,当然鱼少就会留下自己吃。卖鱼是要走村串户去叫卖,一般由女人去做。这就有了:“有钱的人吃鱼王,打鱼的人吃鱼肠”的说法。因为只有鱼王才能卖到好价钱。过去用药毒鱼,老人会骂的,最多允许用茶枯加酒或炸药炸。现在不多的几个人在家打鱼,让人看到头痛。

二、弹棉絮

冬天到了,鱼也打不成了。弹棉絮的乐章就在我们村上演了!弹棉絮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小孩都说吵死了,但又没办法,不过也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童趣。那时候,我们村庄没有地种棉花,大多棉花是从纺织厂买来的下脚棉。下脚棉通过打包包扎得真紧,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机械零件或洒落的杂物。一包棉花一千斤,压压得严严实实。我们就用小手往里钻,总有许多新奇的玩艺发现。螺丝、弹珠、弹簧、刀片等等不知名的从来没见过的。我们背着大人,偷偷地钻,在激动紧张刺激下寻找那份快乐,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人们用这些棉花衬上集市上买来的好棉花弹成看上去都是好棉花的棉絮外销增加家里的收入,以维持生计——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小孩就在絮花飞扬中穿梭,管他脏不脏!

弹棉絮是杨姓不外传的绝活。整个中国,只要是弹棉花的,以前百分之百是姓杨的,这是杨姓家族为了在任何条件得以生存的手艺,祖宗告诫是传男不传女的,现在可能松散了,有可能也有例外。弹棉花我是没学,我父亲也没学到,一个原因是但凡有其他谋生手段的,长辈就不再传此手艺,免得相互竞争,毕竟它的市场是有限的,另一个原因是做这行又脏又累,要体力,似乎我们的骨格更像弱不禁风的文人,也就消了这个兴趣。

弹棉花工具最简单,一张弓,一把锤,一个案滚,一根牵纱的竹棍。

如今,弹棉花也只有几个有限的人在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绝活变了味,以前的棉絮是用锤子一锤锤敲打出来的,纱也是一根根粘上去的,现在不同了,棉絮是用电机碾压而成,纱是用现存买来的纱网罩上。不过我给大家提个醒,人工的好絮与非人工的棉絮的区别是:前者越睡越缩,后者越睡越长。

有绝活真好!或许,随着小城镇化的推进,绝活将越来越绝。但我坚信,永远不会失传!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9621/

绝活的评论 (共 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