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位教师的絮语

2013-09-10 09:23 作者:沉香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关于教师节

教师节是八五年开始的,当年之所以专门寻找一个日子为教师过节,是对文革时期对教师和教育以及知识的彻底否定的一种拨乱反正。沿袭至今,如果只是尊重当年制定教师节的意义来看,那么这个节日大约早就没有过下去的必要。

今日的中国,教育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已达到一种鼎盛状态,各种教育都明晰地负有了自己责任和义务,只是一种目的和功利性的加强,让人看到了一些负面效应,有点过犹不及的味道了。所以,今天的教师节大约要负有新的责任,更要负有新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到现在没有明确的说法,依然是“尊师重教”,似乎有些朦胧,今年又有希望把教师节改成孔子诞辰,大约更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吧。一种节日的确定如果失去了确定的立意,那大约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而实际上的这个节日也没多少意义,我作为教师,依然忙碌着刚开学的各种工作,甚至很不希望,在学生刚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况下,再来什么节日扰乱,一般都是低调再低调,恨不得大家都忘记这个节日才好。一般是以班级的名义,给各科老师的讲桌上放一支鲜花,一张贺卡,就算过节了。还有真正热闹的是,手机上会受到历届学生天南海北发来的问候。自然也会有些家长送来些礼品,要看这个老师的风格,有的老师收的多点,有的是坚决不收,但学校的传达室里,在这一天还是满满当当的。

不知道,大家对这样的节日有什么感慨,其实作为教师,我对这样的节日没有任何期盼和幸福感,甚至觉得这样变味的节日,多少有点扰了人心境,多了尘俗,大可不必的好。

关于“蜡烛”的比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先要确定,蜡烛的比喻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里不是简单的付出,必须是以燃烧自己为代价的,不是简单的一份工作换一份工资,是以牺牲自我换学生美好未来的,我真的无法确定,现在还有几个教师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这样的程度,还能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蜡烛”,还能堂而皇之地接受“蜡烛”这个称号的赞美。

我曾被那些真正做蜡烛的教师感动过。不再说五六十年代那些经典故事,就说我来到这所学校,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因为年老,因为哮喘,因为他整日的抽烟,没有年轻老师愿意坐在他的对面,又因为上课常咳嗽,又因为在黑板上写字开始发抖,他教的班级的学生和家长总投诉他,可我还是发现,他就如一本康熙字典,多么艰涩的古文,他都能立刻给我讲解的清晰明了,后来,他似乎每天的快乐就是陪着我备课,只要我问一个问题,他就能用整整一天去研究,然后告诉我答案,并告诉我怎样跟学生讲才容易接受等等。

终于,他还是被通知提前退下来。那一天,他从早上就那么磨叽磨叽地在我面前收拾东西,桌子底下,墙角,到处是他那发黄的资料,我上完课,开始帮他收拾时,突然发现,有成捆的发黄的表格,我细细一看,竟然是学生成绩册,他点着烟微笑着对我说:闫啊,你看看上面的年代,从我教的第一届学生,到现在这一届,一份都不少……我那么翻看着,最早的是手画的成绩册,每个学生,每一次考试,从高一到高三,后来是油墨手印的成绩册,到后来是学校统一发的,三十年教龄,十六届学生,一届不少,一年不少,不及格的成绩是红笔的,几个的是蓝笔的,每一次下面都统计着进步名单……我的眼泪顿时充满的眼眶。这样的生命才是燃烧了三十年,照亮别人的生命。

无需太多的絮语,只有当你真的不求回报不在意得失用尽一生心血的的时候,你才配是蜡烛。

那天一位教师来找我,说是自己的课参加了各种比赛,获得了各种奖励,可是自己还想更进一步提高水平,却发现找不到进步的方法和途径,希望我能推荐他看一些有价值的书。那一刻,我心里百味杂陈,实话说,我对把教书当做表演的各种行为都是很反感的,当全世界都把孩子的成绩当做教育成果来争取时,教师大约也不得不把教学当做功利来争取了。

我微笑地对他说:“功夫在诗外”,任何职业拼到顶的时候,拼的不是方式方法,拼的是人格品德,尤其是语文教学,所有文章里都是心在表达,我想,要做好语文教师,要比别人多一颗心。修养好自己的心,感悟好学生的心,传达好文字的心。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三十年后,那些学生回来感谢你,你给了他们一生心的启迪,而不是高考完了,向你汇报成绩。

我现在还不配被人赞颂为蜡烛,但我会一生努力去做蜡烛,只有这样大约才配的上教师这个称号。

最后,请允许我在这个节日,对我的学生们说一句: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是你们的青喂养了我不老的灵魂,永葆青春是你们送我的最好节日礼物,我将更加努力,在十八岁的岁月永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9009/

一位教师的絮语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