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坚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2013-08-27 22:22 作者:石剑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坚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石鉴明诗选集《龙门山见证》序

“那年,我陪《人民政协报》副刊部副主任毛梦溪君到此,看见太白祠、陇西院冷冷清清。实际上那天中午只有我俩在游览。太白祠大门紧闭,虽有几位年轻男女在那儿当班,然而对我们的到来却视而不见。”(石鉴明《李白故里----青莲探幽》)

十多年前,鉴明先生不顾酷暑的难耐,不弃屈尊领我前往唐代诗人、诗仙李白故里——青莲镇“朝圣”。当时,我一方面深切感到鉴明先生对青莲镇太白祠、陇西院的情有独钟;另一方面感慨诗事已远,风光不再。一路“探”来,真是“幽”得可以,日正当午,眼前却是一片“暗然”。

或许,这就一个诗歌遭遇人们离弃的存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想想当年唐诗宋词的极度辉煌,想想“五四”后中国新诗的盎然生机,再看看眼前中国诗歌的轰然倒塌,不能不令人心生悲凉。

树倒猢狲散。诗歌的大树倒了,那些见利起意的所谓“诗人”便作了猢狲散。烈火真金,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才显出我们真正的诗人。他们在繁华落尽的“凄风冷”中不弃坚守,备至虔诚。他们的诗意与崇高,虽然已细若星火,但也足够烛照尚在寻求诗意的人们。几十年执着于诗歌,现在尤过之而不及的石鉴明先生,便是“真”诗人中的一位,我对他在诗歌很不景气的今天,仍然有志于诗歌创作,并用心推出自己的诗歌选集深表钦佩。

感动之中,翻看完鉴明先生即将付梓的诗集《龙门山见证》(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大致留有这么三个深刻印象。

印象一:诗人从没放弃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国诗歌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几乎每一个时代都出现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诗人、诗作。从古代《诗经》中的《硕鼠》、屈原的《天问》、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到现当代闻一多的《死水》、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臧克家的《有的人》等优秀诗篇,和中国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中国社会都曾引起过强烈反响。

鉴明先生深知,关注正义、追问良知、皈依人道是一个诗人所具备的优秀品格,这也是中国诗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担当。他说诗歌不仅仅是自我情感抒发,更是对现实社会快捷、犀利的反映。离开了社会环境这个群体,诗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水之鱼,无本之木,失去了其本来具有的璀璨和生命力。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诗歌在民族遭遇巨大浩劫后的第一时间里,肩负起了宣泄民族情感、抚慰民族精神创痛、振奋民族精神的使命。关注灾区,关生命,一个诗人在含泪前行、含泪疾书。地震发生后不久,鉴明先生前往北川抗震救灾,含泪写出《哭别曲山》(刊《人民政协报》和人民网)。在“5.12”地震周年之际 ,又作《再别曲山》,痛悼不幸遇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献身的英烈们。石鉴明们用诗歌的品格担当起了社会责任,石鉴明们用诗歌的力量支撑了民族抗震的脊梁。

2009年,玉树地震发生,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焦急万分,他要提前结束访问回国:“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鉴明先生用一双诗人的慧眼捕捉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于是拿出了他的笔,写下了《同人民在一起》。诗人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传达一份震撼人心的力量。

艾青的夫人高瑛表示,一个诗人如果对社会、人类、人民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写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是很难成大器的。诗人的感情应该是健康的,诗歌应该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这是诗人的一种责任。在社会变革时期,鉴明先生的诗作尤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已作为一个诗人所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担当,他还时常用诗歌向不良的社会现象发出“参政议政”(石鉴明系四川省绵阳市政协常委)的声音。

印象二:诗人以诗读史咏史,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读史之诗,则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诗与史思想意境交融的结晶。

在以诗读史咏史系列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一个用心之人、有心之人,他借毛泽东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书籍、历史作品的评判,来作出自己的现代阐释。如,《一分为二看始皇》:“一分为二看始皇,焚书坑儒无雅量。多少儒生成冤鬼?儒家亦含好思想。秦法施行固应该,“十批”不是好文章。唐人留下《封建论》,以史为镜岂能忘?”作者读《毛泽东读<封建论>呈郭老》有感而发,希望我们不可忘记“以史为镜”。

庄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真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的确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作者在他的《有感于毛泽东评<庄子>》一诗中主张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庄子的思想,取其精华,“物质可以无限分,思想切不可僵化”;去其糟粕,“唯心主义当克服,‘无为’怎么建国家?”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1957年11月,毛泽东借用《红楼梦》林黛玉的这句话来比喻社会主义力量对帝国主义力量占了压倒性的优势。1963年,针对有人担心美苏合作对我不利的估计,毛泽东又借王熙凤的“大有大的难处”和冷子兴说的“百脚之虫,死而不僵”来“回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者对毛泽东对《红楼梦》的爱而不痴、绝妙运用大加赞叹:“‘东风’‘西风’巧比喻,信手拿来‘救命石’。大的难处尽看到,辩证统一唱史诗。”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子孙的责任,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的基础。作者以诗读史咏史,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进读者对祖国悠久文明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难怪鉴明先生经常在说,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文明,他一直保持着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敬畏与向往。

印象三:那些看上去闲情逸致的诗歌,也不忘蓄含诗人对人文、对人生的关注。与作家、戏剧家、艺术家一样,诗人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生存或生活。就每一个人都有独属于自我的生存或生活看,诗歌比之其它文学体裁会具有更加明显的个性化。只有富于个性,才能显出新奇。鉴明先生的诗歌,在积极参与社会、贴近生活的同时,也注意了自己诗歌个性的张扬。如《想念敦煌》、《海南纪游》、《“农二哥”赞》等诗作,作者“自在”的情感,快乐、自由地驰骋在他的“心灵牧场”。

诗歌的形式、风格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诗歌,必须要有饱满而强大的时代精神内涵,才能传得久远。且看鉴明先生之《下乡偶见》:“油菜花黄景色新,桃红李白好迷人。忽见群鹭栖枝头,“玉兰”绽放满眼。彩绘田园多壮美,灾后农家有精神。路上靓车知多少?晴空雄鹰追白云。”春日下乡,见油菜花黄,桃红李白,一大群白鹭栖于树枝,活像满树玉兰怒放,原本一番好的景致,想也要闲情逸致到底了,不想作者又勾出了对“灾”的记忆,并对灾后的幸福生活充满赞美。此外,像《观<大北川>有感》等也是如此,作者时刻未忘把时代精神蕴涵。

与鉴明先生如此坚持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此注重对人们生活的关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当下的诗坛。《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先生为我们揭示的残酷现实是:“诗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痛处、生存状态的无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缺失了一个诗人最应该具备的冲动和悲悯,自得而悠闲地陶醉在自娱自乐当中。”

粱平先生的话击中了要害,我们现在的诗歌最欠缺的就是石鉴明这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2011、6、8于民进中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2283/

坚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的评论 (共 12 条)

  • 涧谷幽客
  • 风语
  • 雪儿
  • 少华山
  • 逍遥子
  • 飞翔的鹰耿彪
  • 纤纤柳絮
  • 苏意
  • 雪莲
  • 小雅
  • 落寞吴姬
  • 漫步雨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