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南阳名胜之南阳府衙

2013-08-25 15:55 作者:诸葛玉儿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走进南阳名胜之南阳府衙

诸葛玉儿

前记:适逢中国传统节日七月七,闲来无事,就到居家附近的南阳府衙转悠一圈。本是闲淡的心态,也无意留些什么。但进府衙后巧遇一个朋友,给我耐心细致地解说,竟是很多相关知识我都不知,感叹自愧之时,就萌生了写一写的念头。因天气炎热,太阳炙烤,肃穆幽静的府衙内,游人稀少,却给人留下了拍照的绝佳时机,因此此篇游记图文并进,以其有好的效果。

南阳知府衙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老城西南隅(今南阳城区繁华地段),西临人民路,北靠联合街,东有民权街,南侧大门和照壁间,民主街东西贯通。南阳府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50余间。知府衙门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布局多路,院落数进。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前堂后寝。单檐硬山式建筑。它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目前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惟一府级官署衙门。(图一)

时之衙署,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轩敞,气势雄伟,是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就是一个历史档案馆,它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建筑艺术价值,从而奠定了南阳府作为豫南首郡之恢宏气势。

大门出入口的建筑青砖碧瓦,“南阳府衙”四字金光璀璨,遒劲有力,入木三分。明清两代南阳知府是四品官员,因而府衙大门用的是黑底锡环。房檐青蓝颜料勾画图案,端庄严肃。黑漆柱子上一副金字对联醒目昭然:“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窗外鹃啼鹊噪恐有冤民。”右侧一面大鼓,仿佛看到当年黎民百姓击鼓鸣冤,升堂审案的情景。大门前方两侧两头石狮默默昭示着一种威严。青砖铺就的地面,略嫌不平,莫不是在诉说着经年的沧桑?肃然立于大门口,一种厚重的古朴森严气息扑面而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距大门22米处是“照壁”,俗称“影壁”,由“隐蔽”二字变化而来。照壁呈八字形,青灰砖砌成,照壁下方砌成须弥座,在建筑环境上起到“屏蔽”作用,同时营造了一种庄重,森严、神秘气氛。据说照壁还有另一层含义,另一种特殊作用——警戒官员。古代官署衙门照壁正中通常画一种传说中的怪兽“犭贪”(音tan),龙生九子,“犭贪”为其一,长着鹿角、狮尾、牛蹄、龙鳞,足踏元宝、如意、珊瑚,旁有摇钱树、灵芝等人间财宝。传说这怪兽贪婪无度,虽然四周脚下遍布金银珠宝,却仍仰头向上,什么东西都想吞食,一天在海边看到旭日,妄想吞吃,结果跌落海中淹死。古语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似水,不遏则滔天。”明初,朱元璋施严刑重典来惩治贪官污吏,将贪官以酷刑处死后剥下整张人皮罩在草人身上,放在衙门前作为进出官员的警戒。后来朱元璋认识到重典治吏的弊端,废除了剥皮实草之刑,钦定各级衙署照壁必须绘“犭贪”吃太阳的图案,以达到警戒目的。衙门照壁绘“犭贪”成为定制,一直沿用到清。

正襟敛神跨过大门,眼前豁然开朗,整个院子青砖铺地,干净整洁。中轴线的左边院子支着两门古炮,斑驳着锈迹。正前方是“仪门”,仪门上书的对联是:“民情虽有顺逆从修齐治平可造盛世,官品本无高下能公正廉明才是青天”,可以想见历代南阳知府如何以此为戒,严以律己。其右侧是一顶绿尼大轿,有幸进去一坐,乐得一塌糊涂,这顶轿子可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坐得了的。仪门旁边竖着几块招牌,有关于南阳知府的的简介,最引人注目的是知府内的关于“慈禧”幼年时在知府的传说,还有介绍“三堂”的。(图片有,文字略)

仪门东西两边各有一个便门,走过仪门,东西各有三房,遵循左文右武,西侧是兵房、刑房、工房,东侧是礼房、户房、吏房,廊道相通,并且和府衙大堂相接,总体观来,四合院子,浑然一体。(图)

府衙大堂峻拔威严,气势撼人。大堂保持了清代建筑风格和手法,由大堂和前部卷棚两部分构成,坐落在高1.2米的青石基上,设有三级踏步。清代南阳府衙大堂称公廉堂,是知府开读诏旨,接见官吏,举行重要仪式,公开审理决讼案件的地方。大堂正中设公案,两边列“肃静”“回避”牌及仪仗。(图)朋友介绍说,根据古代定制,清代四品官员的南阳知府,其仪仗为青旗四,杏黄伞一,青扇一,铜棍、皮槊各二,回避肃静牌各二。大堂公案背景设屏风,图案是云雁。大堂屏风两边对联“府外四时和风甘,案头三尺法烈日严霜。”堂前卷棚站的是三班衙役。衙门审决案犯,羁押在堂前月台下刑皂房待审。知府升堂,师爷随上。东西稍间辟为夹室,记录堂谕口供。若是遇到可以公开审理的重大案件时,府台大人会下令打开仪门,让百姓涌之大堂前围观,以示其秉公执法。

(看看悄无一人,偷偷坐上大堂,只是不敢大喊一声——升堂,却仿佛听到三班衙役“威——武——”声回荡不绝于耳……)

在大堂徘徊良久,才绕过大堂进入二堂。二堂,面阔少于大堂2米,但进深又多于大堂1.8米,故整体看来更显深邃,给人凝重庄严之感。走进二堂,观其室内高大宽敞,这特有的环境气势,显示了衙署建筑所刻意创造的威势氛围以及内涵的文化底蕴。堂匾“思补堂”为知府顾嘉衡所提。作为知府主要日常办公场所的二堂,府属的大部分机构多是围绕二堂布置:东侧靠后有桃李馆、桂香室、虚日轩;西侧靠后有菊圃、韭园、小虹桥、碧水池……为支付的官员在公务后提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休憩场所。满满行来,透过古朴典雅的门楣隔窗,看树影婆娑摇曳;曲径通幽处,竹林花木深;槐荫庇护着静静的宅院,花香不知从何处丝丝缕缕划过鼻翼,耳畔有一两声啼虫鸣……可以想见当年知府官员在此邀约幕友叙旧论政,高谈阔论,举行盛大宴请活动的场景,实在羡煞人也。(图)

不知不觉来到三堂院落,三堂两侧各有两座配房,与厢房构成了东西偏院,加上东西跨院、廊房,看起来豪华壮丽。匾额“燕思堂”,这官邸是知府处理内务的地方,设有接待室、书房、更衣室。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机密事件、处理隐私案件常在这里进行。又因是内宅,自然就是府台大人燕居憩息之所。三堂东次间是办理公务的场所(内签押房),里面设罩子木床一张,供知府休息之用。西面的两间是知府的书房,室内结构完整,装修精细,摆设也很考究。看书架古色古香,木桌子宽大厚实,博古架雕工精致,再加上墙上名人字画,显得文雅大方,透出浓浓的书香味。平时知府就在此写字著书立说,教子读书。朋友告诉我:书房地板下面是一层炭层,注意了防潮。

在三堂东院,有一处刻着“福寿”的石碑格外显眼,字体圆满,丰腴透着秀丽,是慈禧亲笔所写。这里也有一段关于慈禧少女时代的美好记忆。(图)

朋友还带我去了内宅门前院,参观了“地牢”,里面曲折回旋,阴凉潮湿,地牢有一处嵌着粗重的铁链。地牢内还有些古代的刑罚图片。

又看了师爷铜像,还听了很多关于师爷的故事;栩栩如生的泥塑,再现当年审案的场景;接着去了非物质文化展览厅,了解很多南阳的文化精髓。(图)

最后来到了府衙的后花园,此花园大约占地10余亩,可谓精巧别致,让人赏心悦目。西有涟漪池水,碧波随风起,东有层层堆叠假山,耸峙出连绵画卷,秀水穿绕,山与水的完美揉合,透着一丝灵气。春来繁花似锦,临绿树成荫,秋到硕果飘香,至白掩枯草,一片素雅。花园东侧植竹园内,翠竹亭亭,扶疏摇曳,万般风情,清静雅致,匠心独运,颇有板桥先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意境。几处园内皆种有木瓜,此时果实累累,似有果香溢出。

回来的路上,朋友介绍说知府宅是典型的清式四合院建筑,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布局合理。在深宅大院内,赏花植木,满足了道家“遁世”的渴求,打开大门又可投身红尘俗世,实现了儒家出世的愿望。所以,知府宅四合院的精妙在于:平衡了儒道之间的矛盾。再看那严谨的空间序列,对称的布局,沿轴线空间等级的递进,又反映了宗族合居的尊卑、长幼、男女、主仆的等别,传统的封建礼教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

回头看,这座府衙就是一座浓缩的故宫,让我们沉浸其中,领略其中深邃的文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0863/

走进南阳名胜之南阳府衙的评论 (共 7 条)

  • 暗雪
  • 苏北纬
  • 落寞吴姬
  • 风语
  • 红尘梦飘飞
  • 依儿
  • 三月雷
    三月雷 推荐阅读并说 严谨的空间序列,对称的布局,沿轴线空间等级的递进,又反映了宗族合居的尊卑、长幼、男女、主仆的等别,传统的封建礼教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总结得很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