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起张岱

2013-08-21 08:47 作者:月光下的枣树  | 2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那日读梁文道的文章《我执》,他提到张岱的《陶庵忆》。他说:“《陶庵梦忆》始终是我不能忘却的一本书,它本身就是一趟从杭州开始的时间回溯,中国追忆文学集大成之作。在《陶庵梦忆》里面,即使最渺小的一件物事说起来也都是个故事。故事,故去之事。天宝物华,盛世遗风,痕迹全留在一盏灯一管笔身上了,作者的责任就是把握这点前朝余留的幽暗微光,在未来的无尽黑暗里往回照出一点点回忆的朦胧。”

说起张岱我就想起他的《天镜园》。

“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弘漾之,水木明瑟,鱼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临,也有的版本写作淋)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每读至此,我想张岱一定是位画家,深谙环境色的关系,把本来一个静静读书的场面写得明亮鲜洁。先是天镜园,绿树重重的幽静,绿色的环境,还有一面天镜,湖水反射着绿色的光亮,当作者在这样的环境读书的时候,绿色竟扑面临头而来,让人受用一绿,在幽静的窗子下面打开书本,书上的字也跳跃着鲜活的新绿。这是多么美妙的文字,作者从细微处着眼,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流传千古。

张岱是个独立独行的人,在“大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半,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篇《湖心亭看雪》已成千古之绝响。

接触张岱的文章有十多年的光景,但好多书也只是摆在是架上,只是急来抱佛脚。那一年正是一个世纪的结尾。“小作家基地”要讲课,我就想到要让孩子接触一些一流的作品,就想找些短小精美的古文让孩子们读,于是就翻到了《天镜园》和《湖心亭看雪》。我把文章写到黑板上,让孩子抄下来,背下来。有些孩子不想背,我就领着大家朗读,以引起兴味,后来就和孩子们比赛看谁先背下来,结果,学习的兴趣大增。一时间, “天镜园浴凫堂……”此起彼伏,心中不胜欢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倪思有云:“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喜 ……”

这些做法,有些学生家长不理解,读什么古文,孩子也一时不理解,我就强调“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强调“书读百遍其意义自现。”后来有了精选的古诗文读本,我找的文章大都在其中,这时便没有人再说什么了。

其实,我们一些要写些东西的人,最好的方法还是读书。有人沉湎于“网络”,其实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写在学校门口的标语“远离网吧,远离毒品”。网上有些东西着实没有什么可看的。如果一个想写作的人,家里不藏书,不藏上三两千册书,他写出的东西,肯定不是个东西。

黄庭坚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外国有句谚语:“千万别和只读一本书的人交朋友。”可见读书之重要。我强调的读书,是读传统的“纸媒书”,可能有点儿迂腐,但我想,还是用传统的文化之水,洗涤我们充满世俗的心灵吧,那是源头的活水。

有人常常说,写了一段东西,却写不上去了。怎么办?读书。人们常说,读写结合自有提高。当然写作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开悟,这个悟很重要,是豁然开朗,是雨过天晴,是雪后初雾……

想起张岱,源于张岱的文字多得益于对大自然、对山山水水的亲近。有句话叫融入原野、融入自然。张岱的文章得益于对自然的亲近,得益于大自然的教诲。

写作要读两本书,一本是前人写的著作,一本是大自然这部厚重的书。当然,每个人的经历、才智截然不同,得力点也不尽相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8921/

想起张岱的评论 (共 2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