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本站作家郭文涟的散文集《伊犁往事》近期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3-08-09 15:59 作者:郭文涟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伊犁往事

者: 郭文涟

辑: 刘姗姗

丛 书 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 97

出版时间: 2013年7月30日

次: 1

帧: 软精装

本: 32

所属分类: 图书 > 中国文学 > 当代文学

印刷时间:

自 编 码:

次:1

价:¥29.8

会 员 价:¥23.84(80折)

【内容简介】

这是新疆著名散文家郭文涟的一部关于反映伊犁风土人情的散文合集,曾多数发表在《伊犁晚报》上。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作者将伊犁的辽阔壮美和伊犁人的朴实勇敢化成笔下的优美文字,涓涓流淌,隽永诗意,情感深沉,富有张力。

【编辑推荐】

作者站在当下的制高点上回溯历史,发挥了自己善于在广阔、复杂的社会场景中写人的特点,写苦中的乐、悲中的喜,写出了困苦岁月里的积极人生,写出了他历尽艰辛而不改本色,写出了新疆山水的气势和色彩。作品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当代性和地域特点,其临摹的文学地图既是网状的,又是流动的,无论写过去生活,还是写当前的生活,那些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极摹人情世态,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情绪的碎片,向人们清晰地显示出作者在思想和生活上所执着追求的一些东西。 ——著名剧作家 汪天云描写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郭文涟散文的一个鲜明特色,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新疆、热新疆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呼吸了人文的气息。读他的文章,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王洛宾的歌,那动人的旋律配上郭文涟的散文,无疑是远逝的牧歌。住惯钢筋水泥的人们不妨带着心灵去旅游,去体验一份精神的人间天堂。 ——著名电影制片人 严伟

【作者简介】

郭文涟,山西省翼城县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于新疆克拉玛依。1981年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中文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湖南长沙毛泽东文学院首届新疆作家班学员。现供职于新疆伊犁州政协。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多以反映西部山水人文风光和人世间的亲情友情为主要特色。作品入选多种文本,尤其是《唐布拉的》、《小巷风情录》分别入选中学生课外语文阅读书籍《体验风景》和《魅力情思》,《感受塔里木》选入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A卷试题集(九年制总复习,人教版),并进入苏教版《初中语文限时训练题集》和《八年级语文巩固训练题集》。《天山深处的那棵苍老的松树》选入2013年“高考网”和部分省市高中语文考试试题。还有一些作品被疆内外著名播音员配乐朗诵。著有散文集《远逝的牧歌》、《生命的随想》、《岁月起落里的歌声》。

【章节目录】

目录: 序言:轻松惬意的历史性的散步(严伟) / 001 自序:沉浸在往事里回忆写作(郭文涟) / 004 小巷风情录 1968年天的那场大 / 003 记忆中的河流 / 007 曾记否,那白杨树深处的城 / 011 大杂院里的孩子们 / 015 我家居住过的老房子 / 019 童年时的伙伴———苏江 / 023 蓝天里鸽哨铃铃 / 027 巷子里的俄罗斯人 / 031 小人书摊 / 035 小巷风情录 / 039 色茫茫 / 043 飞机场路旁的游泳池 / 047 岁月起落里的歌声 / 051 寒鸦成群 / 056 失落在记忆里的新华书店 / 061 夜间排队 / 066 天上的啊地上的树 父亲心曲 / 073 鞋的回忆 / 077 我的伊犁河 / 080 家属队 / 085 天上的鸟啊地上的树 / 089 拉手风琴的老人 / 094 照相馆 / 099 鸟儿落脚的地方 / 104 街头上的叫卖声 / 109 看老电影 / 115 自行车 / 122 离开伊犁 / 128 远逝的牧歌 榆树沟 / 133 荒村听雨 / 137 阿勒泰草原上的陨石 / 141 萨孜草原 / 145 野核桃沟 / 149 感受塔里木 / 153 塔勒奇达坂上的云 / 157 雪落昭苏 / 160 远逝的牧歌 / 165 天山深处那棵苍老的松树 / 170 那拉提的那个黄昏细雨 / 174 赛里木湖的传说 / 178 诗情画意中的赛里木湖 / 183 唐布拉的雨 / 192 雪山的长夜 / 199 忘却,是一种美丽 无名花 / 207 二姐夫 / 210 铁木尔•约勒塔西 / 214 关于雨的记忆 / 217 戈壁风雪漫漫 / 221 新疆,我的新疆 / 226 我的世界下雪了 / 232 白大爷 / 237 王德叔叔 / 242 我的善良的妈妈 / 247 放不下的克拉玛依 / 252 忘却,是一种美丽 / 257 在天山深处,我被两棵树感动着 / 262 河南岸,那座山冈上又多了一座坟茔 / 266 岁月风尘里的背影和书信 / 272 《小白杨》的妈妈———富吉梅老人 / 278 后记 / 284

【试读插图】

1968年冬天的那场大雪

记忆的网络里最早对雪留下印象的是我三四岁的时候。那年我家从克拉玛依搬迁至伊犁,抵达伊宁市的时候已是薄暮霭霭的傍晚了,一家人坐在一辆罩有帆布的大卡车里,我似乎是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熟睡着,父亲忽然将我摇醒:“快看,下雪了!”我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我们的车后紧跟着一辆车,那车放射出的圆柱般的灯光照亮了我们全家,就在这昏黄的灯光中,我看见了缓缓飘动着的雪花,它轻柔如絮,像仙女撒下的玉叶,纷纷扬扬;又似蝶群一般飘飘洒洒,似乎快要落到地面了,又被车辆掀起的风吹起,向上轻扬着,无声地向四周飘去。

父亲说:“好兆头!雪花也在欢迎我们!”父亲诗一样的话语刻印在我记忆的深处,使我自此对雪产生了极为喜爱之情。每逢下雪的时候,总喜欢在雪地里玩耍,或在脚上绑着自制的冰鞋溜冰滑雪,或用水泼出一块冰来打陀螺玩羊拐,或堆雪人打雪仗……然而1968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却使我领略了雪的严酷和危害。

记得那年冬天,天气总是灰蒙蒙不见晴日,时不时便从无尽的苍穹里飘落下雪花来,纷纷扬扬,且一下就是几日不停。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和哥哥随父亲一起清扫院里的积雪,而后爬上房顶用自制的推雪板推扫房顶上的雪。那雪极厚,推几步便如在推一堵墙壁,双手推不动了,便用肚子顶着一步一步向前移。推扫完了,便在妈妈的惊喊声中从房顶上跳到堆积如山的深雪中,双腿深深陷入其中,还嬉笑着拔出腿来滚下“山”。但是几场雪下来,巷子里和院门前堆积的雪真的快如房顶一般高了,使得大杂院里的这家人望不到那家人,只能望着房檐隔墙喊着相互应着。可这雪依然下个不停,有时候怕雪把房顶压塌了,便半夜起来扫雪。飘雪的夜格外宁静,家家户户的炉膛里都燃烧着煤火,暖洋洋的,但是谁都不敢早早入睡迟迟醒来,怕那雪积压甚厚,把房梁压断垮下来。那时候伊宁市居民的房屋大多为土坯垒就,墙壁倒是挺厚,但木制的屋顶垫铺了苇席和厚厚的麦草,又压了沉沉的泥土,而且听说已有许多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经不住雪压垮塌下来,造成了家毁人亡的事故。

那时候年幼,扫雪中仍忘不了玩耍。抑或是看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太多之故,我和哥哥在堆积如城墙一般的雪中,不停地泼洒水,使它坚硬起来,而后用铁锹精雕细琢挖出一座“岗楼”来,与房屋一般高,人登上去,可观望院里的一切,还挖了“枪眼”和阶梯。为防止他人随意爬上来破坏,又在阶梯间深挖了几个陷阱,谁要是不经我们同意就上来,非吃苦头不可。

果然,一天中午我放学回来,便有人来我家告状,说是她家孩子上“岗楼”掉进陷阱把腿弄伤了。妈妈气得两眼直盯着我,我不服气道:“谁让她上我的‘岗楼’,我还没有找她算账呢!”一句话把那人噎得直翻白眼,气呼呼地走了。而那时,父亲已有半个多月不在家了。长大后提起这事,妈妈说那时爸一直在果子沟公路段上和工人们应付雪崩疏导交通,倘若听说我又闯下祸,非收拾我不可。

妈妈的话,使我对1968年冬天的那场大雪敬畏有加。之后,每每途经果子沟时,风景虽然如诗如画,可我的眼前仿佛总是飘着雪花,总是看见纷纷扬扬的雪花里,父亲和一群裹着羊皮大衣,脚穿毡筒鞋的工人在与风雪搏斗,一辆辆笨重如牛的推雪机一边轰隆隆响着,一边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艰难行进着……

二十多年以后,我因为工作关系在一堆资料中看到了这样一些文字:1968年底,天气渐冷,下雪日渐频繁,次年元月15日至24日,伊犁连续九天普降大雪,平原积雪厚达一米,山区达两米至三米。果子沟交通及区内交通阻塞。因防备不及,牲畜无法觅食,造成集体牲畜大批死亡。到年底,牲畜存栏头数由365万头降至230万头。接着1月28日起,寒潮袭来,伊犁河谷出现零下43摄氏度的极端气温。5月,伊犁河暴涨,洪水开始肆虐。

2005年12月16日

安徽文艺出版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3183/

本站作家郭文涟的散文集《伊犁往事》近期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评论 (共 9 条)

  • 歆言文墨文学网
  • 纸片
  • 婉约
  • 雪儿
  • 纤纤柳絮
  • 今生依梦
    今生依梦 未通过并说 发表日志
  • 语树
    语树 推荐阅读并说 细节打败了我,很不错。
  • 郭文涟

    郭文涟如果不能发这样的文字,我便删去。编辑页可以直接删去。

    赞(0)回复
  • 长江书店

    长江书店 你的作品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这一点是许多后生们既不能理解也不能欣赏的,你大可不必再意一切;你和我应是同一时代的人,无论后生们有何种认识与理解你我都应去支持他们、你说可否? 《江枫文学网》仅供你参考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