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屋的见证

2013-08-05 09:55 作者:鄱湖小草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上了些年纪的人都住过祖辈留下的老屋。老屋很宽敞很阔气,也有些年头,但不知何年建造。

我是在孟家湾村出生长大。那是鄱湖边一个无名小村,只四户人家。但房子都很豪华。

我与堂叔共棋盘,是一栋小八间,我家住下半栋。

何谓小八间,就是上厅左右各一间大房,其实一间正房可抵两间房,只是没隔开罢了;下厅有两间厢房、两间正房。厢房正对大天井(老房子都按四水归堂式建造,屋顶的水都从天井纳入——暗合财不外流)。天井有一丈多长,三尺多宽,天井中心一块平整的长条大石:五尺长,尺余宽,厚在六七寸,足有五百斤重吧。这种设计太科学了,既可使室内空气新鲜,又能使屋内光线好。天井内有暗沟通向外沟。

老屋一律是上等杉木。柱子都在八寸丁以上,础石雕刻精美。房屋装修齐全。狮子挣、莲花墩,贴墙鼓皮;镂空花板,油漆描金;厅堂有屏风,上层是跑马楼。这样的房子,光雕花匠估计要供养上年吧,那么这房子的造价恐怕是天价啊。我们小村四户人家,有两栋大八间,大八间比小八间要长要宽,大多了,下厅多了一道隔厅鼓皮,房间大多了。

另外还有一种特好的房子叫三进,有三道大门,三个大客厅,差不多有官家府堂那么大。在老屋中,农村最差的房子也就数叫三间两伸手式的老屋。这种房子有两间大正房,两间厢房,也有天井,也有跑马楼,雕花油漆,同样造价不菲(现在的农民造不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新社会七、八十年代的农人建房子(也叫三间),都是杂木,还是空架子两碟竖柱,没有一个是全装修。

可以肯定,我们的祖辈一定是勤劳致了富,并逢太平盛世,日子过得好着呢!你想呀,不是太平盛世能造这等房子?而且普遍都是好房子,这是铁的事实!

不是有考古人员在发现吗,像江西婺源的徽州老屋,一片一片的,特别好,是吧。有人说那是生意人做的房子。不错,如果大家都穷得叮当响,那生意做得成吗?还有,北京的四合院,是出了名的好啊,那还不都是老百姓建造的?

我们土目胡氏一族的祖宗受二公,是躲兵灾逃难来的放牛娃,穷光棍,发迹了。繁衍十八屋子孙,都建了好屋,都有了整齐漂亮的好村落。穷光棍能翻身,是不是可以说明世道好?

祖辈们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只听说半年野菜半年粮。一是那时的农业太落后,二是多灾年,三也是勤俭持家传统美德所致。生活肯定是苦些,远不及现代人,但节俭积累的财富肯定可观,不然哪来这等房子?

再从村子的布局来看,那简直太好了。每个村子都是以祖堂为核心。祖堂分三个厅:上厅、中厅、下厅,每一节祖厅的两边都有一排房子,而且有环形街道,也有小巷,外有围墙。里面的住户,可以从祖堂下厅大门进出,也可以从旁门出入。如果把祖堂大门、旁门关闭,外人无法进村入户。这是多么科学的整体规划。现在的新村建设能比麽?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是否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社会有关••••••

胡振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0827/

老屋的见证的评论 (共 3 条)

  • 剑客
  • 孟杨
  • 孤帆鸢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