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印度游

2013-08-03 11:08 作者:ga0013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启程前往印度,路线是经由香港。启程时的居住的城市已是10度左右的温度,俨然已是天。直飞香港后,发现南国依旧温暖如故,一出机场,我们一行浑身的棉毛裤、厚毛衣就穿不住了。

,空调温高,十分不适,口干舌燥、难以入睡。清晨起来,大汗淋漓,疲惫不堪。中午步行至铜锣湾,在日式餐厅吃刺身,大饱朵颐。一块生鱼片居然重达二两,在内地、甚至在日本也是少见的。饭后到浅水湾散步,虽已入冬,仍有西人下海游泳,我等则全身披挂,只有在岸边梭巡。香港的整洁与有序,始终体现了高度的治理能力,这是内地多年后也难以达到的。随后驱车前往赤柱,美丽楼前的海滨正在修建滨海走廊,我们沿山漫步,到了一处白帝小庙和千年古井。过去多次到美丽楼,总是时值冬日,寒风阵阵、不愿久留,也从未发现有此小景,今天算是有了新的发现。

返回怡东时,已是港岛的车流高峰期,道路狭窄、车辆拥堵。满眼是车、缓慢爬行,且行且驻、心急如焚。为稳妥计,我们决定不再晚餐就直奔机场。

登机前,买了许多杂志,以消磨机上时光。从香港到印度的德里,航程约5小时,比我们预料的要短,但全是夜航。国泰公司的航班上有香港空姐,依旧将我误认为日本人,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我们憎恶日本人,讨厌他们的狭隘自私,愤恨他们参拜靖国神社,而我自己却总是被误认为是东洋人,总得告诉他们“I am Chinese”,实在不是滋味。漫漫的行程中,我与邻座的西洋女士都一直在看书,偶尔视线相遇,莞尔一笑,又各自看书。其间曾假寐少许,而身旁的女士咳嗽剧烈,只好作罢。

深夜3时许抵达德里,因时差关系,此地方才深夜12时半。时差可以以半小时计,这是我在别处从未遇到的。德里机场的现状清楚地折射出印度航空业的落后,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德里机场的规模与设备当然已不能与今日的中国相比,总体水平远在我国的省会机场之下。

机场不大,没有空调,在海关的移民局处,噪音不绝,十分吵闹。仔细观察,才发现海关大厅里竟有几台巨大的排风扇在轰鸣降温,这在今日的中国已根本不可想象。我到过的国际机场,除了朝鲜的平壤机场,大概没有比此处更差的了。机场的装修,也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材料和装饰都还停留在我国上世纪的80年代水平,完全没有现代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又一次使我思考今日的中国。就城市而言,就建筑而论,飞速变化的中国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的。记得我曾与香港规划局的官员聊天,他说,国外的人士对中国城市的巨大变化,实际上是怀着一种恐惧的:没有一个国家能象中国这样,日新月异、今非昔比;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事实上,现代城市的背后,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农民,仍在艰难生存。许多边远的乡村,仍然一贫如洗。进城打工的农民,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内,仍然找不到安身之屋、立锥之地。

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根本在于农村。记得2001年在欧洲出差时,从林茨到萨尔斯堡,为了观察奥地利的农村,我谢绝了接待方的安排,避开了高速公路而取道沿阿尔卑斯山麓的小路。奥地利的农村绿荫遍地、美丽如画。除了茂密的森林, 就是苍翠的草地、规整的农田,星罗棋布的湖泊点缀其间。间或穿过一座小镇,安宁谧静,一座座欧洲风格的木楼,以群山为背景,掩映在绿荫中;木质的阳台和长廊上,挂着五色的花篮;小镇的住民礼貌而安详,微笑着跟你点头,亲切地向你走来……。在一座乡间食店的露天小院里,我吃过的一种农民自己腌制的薰肉,至今记忆犹新……。我们的农民何时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第一次到印度,下榻的第一个饭店是TNC HOTEL,外观陈旧而内饰甚好。据说印度当地的水是不能随便饮用的,国人到印度最怕的是饮水,一是卫生不佳、二是水土不适,一般都是自带矿泉水去,我们也随机带去了。按照我的习惯,入室就要冰块,而且立即就饮用了。冰不是水做的吗?为何可以吃冰而不能饮水呢?看来还是因人而异吧!

自感适应印度的生活。餐厅是自助餐,印度人待人周到、客气、礼貌,是一个友好而善良的民族。服务生漂亮有礼,热情有加。熟食以咖喱为为主,我仍选用常见的西餐,味道无异于它处。

德里。德里包括旧德里和新德里两大区域。新德里是行政中心,古树参天,几乎看不到高楼,一切掩映在浓荫之中,很像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但比堪培拉更古朴,而不如后者规整和现代。车流如织,行人稀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街道两旁,许多处栅栏之内即是大片树木丛生的绿地,乔木灌木混交,一派原始的状态,据说都是公园。旧德里就称“德里”,是古城。建筑破旧、街道拥挤;道旁的电线杂乱无章、密如蛛网,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首都的残破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人头攒动、行道拥挤,不堪入目。而人们悠然自得,自得其乐,很少有衣着整洁的人,身材亦不甚高,瘦子多而胖子少。

人丛中,不时可见缠着头巾、蓄着大胡须的人,穿着较为整洁、显得健壮英武,据说这就是锡克族人。锡克人在全印度只占2%左右,是一个自强不息、意志顽强、很有进取心的民族。因为身材高大、刚强果敢,除了经商之外,常作卫士或士兵,餐厅酒楼常见的门卫就是他们;解放上海滩所谓的“印度巡捕”也是他们。我观察了他们的头巾,有白色、黑色和深色带花纹的。记得在印度的近代史上,胜雄甘地和英迪拉-甘地、拉杰夫-甘地等人都是遭锡克人刺杀而死于非命的。

当我们穿过一条破旧拥挤的街道时,导游兼翻译的印度小伙子哈桑告诉我们,原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就出生在这条街上,印巴分治后才成为巴基斯坦人的。印巴分治的导因,在于宗教信仰的差异和英国殖民者的有意挑唆,至今在印度仍有约13%的人是信伊斯兰教的。

德里的位置南邻回归线,大约27度左右,当然属于亚热带气候。季节虽是冬天,白天仍十分炎热,火辣辣的太阳仍然烤人,所以印度人肤色黝黑,而南印度人就肤色而言几乎就是黑人。据说印度的城市化率只有30%左右,最大城市是孟买,第二就属德里了,大约有1300万人,当年最大的加尔各达已退居第三。

印度的轿车普及率还是高的,满街是车,但好车不多。印度国产的车是“TATA”,军车、轿车、越野车都是这个品牌。我观察了车辆的车型与配置,与中国相同的有雅阁第七代(即“广本”)、索拉塔、凯悦(已变为弗莱品牌)等;也有三箱“飞度”,原以为如此丑陋的车型,只有审美奇特的中国制造商才造得出,殊不知印度也有,不过已命名为“CITY”而非“FIT”;“羚羊”似的小车和奥托式的微车也有,自然也是改了名的。车辆一般都很破旧,撞瘪了也不去修。出租车没有顶子标记,是一种名为“大使(Ambassador)”的古典车型,造型古旧,黄顶黑身;满街的机动三轮是一大景观,黄顶绿身,似乎比微车还稍宽;三轮和摩托的数量和比例也远大于中国。

从导游的口中可以听出,当今的印度,自尊而自信。据说有句口头禅经常被用来教育年轻人:“再不努力,就要被隔壁的中国人赶上了!”哈桑导游,毕业于德里著名的尼赫鲁大学,后来在北京学中文,至今每年有半年待在中国,汉语水平相当好。由于他有在中国居住的切身体会,所以希望在中国常驻;他的夫人是留学中国的埃及人,同样学的是汉语。哈桑的汉语发音准确、用词得当,交流几无问题。据他说,胜雄甘地在印度人的心目中地位最高,被尊称为“国父”,犹如中国的孙中山。甘地一生为民,一生献给了印度;从未掌权,从未任职;他是印度真正的民族英雄、精神领袖。而尼赫鲁则被认为是一个自私的人,当年印度独立之初,为与另一位名人争当总理,他坚持不让才最终导致了印巴的分治。

德里最著名的名胜是“红堡”,实际是当年莫卧儿王朝的王宫。莫卧儿王朝建立于十一世纪,结束于18世纪,最后的皇帝就是兴建著名的泰姬陵的那位皇帝沙贾汗的儿子。莫卧儿王朝的统治阶层,据说是成吉思汗和阿拉伯人的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红堡就是典型的、印度式的伊斯兰教建筑。占地极广,应有数百公顷,有一土红色的高墙环抱,外围的建筑十分高大,均为土红色,谓之“红堡”。堡内的建筑则以白色为主,众多的石柱构成了建筑的主体,精雕细刻,造型优美。单体建筑的规模都不算大,但建筑间的草坪绿地却十分宽阔,反而突显了建筑的魅力。

主建筑中有所谓的“人民厅”(或称“公共厅”)的,是皇帝听取民众意见的地方,建筑为土红色。厅内石柱林立,柱顶之间搭接着花边形拱卷,十分精致,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不同的几何形状。皇帝当年就站在厅内的一座白色的室内阳台上与民众见面。另一座白色建筑为“贵族厅”,是皇帝与贵族见面的地方,内部则是方形柱群。其它建筑,则有皇帝的居室等,院内还有皇族专用的清真寺。宽广的草地与众多的古树交织,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观,不似中国的故宫,建筑密集、色调沉重,除御花园外几乎寸草不生,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多年来我始终喜读建筑史类的书籍,作为一种消遣,书中涉及的伊斯兰建筑都是外形高大雄伟而内部精美轻盈,红堡的观光给我增添了实感,算是一次建筑之旅、一次感官享受。

红堡管理之严是出乎意料的,门口有重兵把守,而且架着机枪,入口处有安检和搜身,均由军人进行。红堡的大门共有两座,一座叫“德里门”,一座叫“那合尔门”。在第二次迁都前,那合尔曾是巴基斯坦的临时首都,印度人并不忌讳“那合尔”这个名字。这使我想起了巴基斯坦最大的河流叫“印度河”,至今仍用这一名称,他们同样不忌讳。

甘地陵。实际这是一座规整的绿地公园。甘地逝世后,一部 分骨灰按风俗撒进了恒河,一部分则应印度民众之请安葬在陵园内。陵园的中心部分是一块规则的方形洼地,外围则是广阔的绿地;洼地内,四条十字交叉的道路缓缓向下通向正中的甘地墓,墓地为黑色大理石砌筑的方台,有长明火昼夜不息。人们崇敬甘地,川流不息的青年和学生前往瞻仰,进入墓地还需脱鞋。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进入墓地。印度的公共场所,普遍使用军人看守和维护秩序,这也算是印度一大特色,如果中国采用同样的做法自然又会招来非议,眼下西方的判断标准总是因地制宜、因国而异。

曾在一家“南京”饭店吃中国午餐。是一位第二代的印度籍广东人开的,服务生都是印度人,但味道比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国菜都更正宗,应算是我在国外吃过的最正宗的中餐了。

饭后前往“胜利塔”参观,这是一处伊斯兰圣地。一座75米高的千年古塔矗立在院中,为红色的砖石结构,塔身为集束状的多根细柱的组合,造型纤细优美。1997年一架训练飞行的空军飞机曾将上部撞毁,重修后的上部,色泽已有所差异。塔的形制和其它建筑遗迹,都明白地显示出伊斯兰建筑风格。殿堂残留的方形石柱精雕细刻,柔和纤细。印度的古迹一般保持原状而很少修葺,反而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古朴。夕阳的余晖铺洒在这座苍凉的建筑群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明古国曾有的过去。园中另一处遗址看起来是另一座高塔的遗迹,同样是砖石建筑,基础甚大。一个锡克人的家族在此观光,邀请与我们照了许多照片。我们还拍摄了大量的风景照,以记载这段美好的经历。

随后,驱车前往总统府和“印度门”。印度门是英国统治印度时的纪念碑,1921年为纪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印度军团的牺牲者而建。印度实际上并未真正参加二次大战,但属于英联邦,所以若干印度士兵仍然奔赴了战场并命丧黄泉。据说孟买也有一座“印度之门”,则是纪念1911年英王乔治五世访问印度而建,想来英文的名称应当分别为“India Gate”和“Gate of India”了。印度门前的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总统府,称为“皇道”,这样的笔直大道在德里或印度是极少见的。总统府一带由四大建筑群组成,即总统府、上院、下院和国会,均为西式建筑,总统府外有铁栅栏,主建筑为欧洲风格,带有穹顶。门前有三军的警卫,身材高大,待人有礼,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各国的首脑重地,唯有中国始终显得戒备森严、拒人千里,而且连警卫人员也似乎都高人一等。中南海一侧的人行道几乎不让路人通过,这又是中国特色了!但高层的领导们也许并不知情。

清晨,一大早就出发,驱车前往向往已久的泰姬-玛哈陵。泰姬陵位于德里以南200公里的阿格拉市(Agra),200公里的行程原计划3.5小时,实际花费了整整5个多小时。一出德里,立即体现了印度的落后与贫穷。全印度至今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全德里市也仅有一座简易的跨越式立交桥。一进入郊区,公路变得简陋而破旧,草草铺了一层柏油,坑洼不平,车辆拥堵,一派混乱景象。大量的各式车辆拥挤在路上,卡车、轿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甚至牛车和马车,水泄不通……

平心而论,印度人不如国人尖刻和自私,尽管拥挤不堪,但比起国内那种无孔不入、见缝就钻,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现象还是好得多。印度人贫穷、肮脏、涣散、懒散,但可以明显地感知他们的善良、温顺。一个贫困的民族为何能这样,也许这就是宗教的作用了!印度人普遍信教,不是印度教就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甚至耆那教、婆罗门教。

真正的宗教始终具有洗涤灵魂、唤起良知的伟大作用,这是在冷眼观察数十年来中国的世态变迁、道德沦丧之后,不能不想到的东西。有宗教的国家或民族,一般说来,犯罪率总是低得多。宗教一无例外地劝导人们洁身自好、友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报应、笃信因果。这些都无形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宗教之所以能长存数千年,岂止是统治者的利用鼓吹所能达到的?封建统治者就个体而言,又何曾自觉地想到过利用与鼓吹?也许他们自己就身不由己、虔诚皈依,深信不疑、误入其中。历史上这样的皇帝还少吗?西方的总统,信教者也大有其人,遇刺身亡的约翰-肯尼迪,就定期参加教堂的礼拜,他是笃信宗教还是在利用宗教?

离开干道,就是简易公路。泥土路面,尘土飞扬,同样是车水马龙,同样是拥挤不堪。这样的基础设施,使人很难想象这就是号称大国的印度。说它是现代国家吧,实在是太落后;说它像四十年代的中国吧,又没有这样多的车。印度的根本问题在于管理太差。公路的隔离带原先也有绿地和植被,但似乎多年无人看管,早已被路人践踏得不成样子。懒散的神牛倘佯其间,或漫步或睡卧。阶沿破损、草木枯死,坑洼不平、满眼破败。这就是印度!

Agra的泰姬陵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难道就不能修一条像样的高等级公路直达?如今的中国,省省市市都高喊以旅游为主导产业,一幢不伦不类的建筑都妄称“遗产”、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破庙都吹成“古迹”,或请领导剪彩、或邀名师开光,都要以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直达。一场场现代的造神潮流、一座座虚假的人造古董,席卷过多少都市县城?耗费了多少人力钱财?也许印度人太老实、太保守,根本不懂得这一套。导游哈桑说,印度人太懒,如果印度人有中国人那样勤劳,今日的印度早已不是印度!间或有一小段路是整洁的,绿化带上的鲜花灿烂耀眼,可惜这样的路段实在太少!

Agra市同样有一座“红堡”,也曾是国王沙贾汗的皇宫,土红色的宫墙非常高大,远远超过了中国现存的任何城墙。堡垒的建筑风格与德里红堡相似,同样有公共厅和贵族厅等。为了皇族的需要,内部还设有剧场和商店等设施。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同样是精雕细刻,建筑屋顶的四角,常装有阁楼式的亭子,显现出蒙古的风格,我在内蒙的成吉思汗陵曾见过这种风格的亭子。从红堡的高台上可以远眺泰姬陵,面向泰姬陵建有一座八角亭,这就是沙贾汉国王被囚禁的地方。沙贾汉在位时建都Agra,为了显示种族和宗教上的平等,他娶了三个妻子,分别属于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为他生子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妻子,就是著名的泰姬-马哈,不幸37岁时,风韵犹存却英年早逝。为了纪念亡妻,沙贾汗费22年之功修建了工程浩大的泰姬陵。以后又动工打算修建隔河相望的另一座同样形状的陵墓,但色调为黑色,刚刚建成了基础,就被儿子政变推翻,囚禁在红堡的八角亭内。可怜的老皇帝整日里遥望远方的泰姬陵,思念逝去的爱妻,郁郁寡欢、悲痛不已,8年之后就忧郁病逝。莫卧儿王朝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仍在向游人诉说……。印度人对这位国王却始终怀有好感,不认为它是祸国殃民的昏君,倒视他为忠贞不渝的情圣。

伟大的泰姬陵。陵园坐落在亚穆拉河畔,整座建筑以白色大理石建造,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台基上,建筑的正前方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水池,倒映着泰姬陵的影子,水上水下、交相辉映。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水池,也许就是以此为借鉴的。宏伟壮丽、精美异常的泰姬陵,堪称人间盛景。这座雄伟的寝殿修建了22年,请来了欧洲著名的建筑专家主导规划和设计,可以说美不胜收。它的宏伟,它的巨大,作为单体建筑来讲,中国的古建筑是无法相比的。当然,就其建筑年代来讲,并不久远,已经是17世纪了,差不多就是我国的清朝初年。但它的优美、精致,和谐、匀称,仍是世上少见的。

建筑的中央矗立着巨大的穹顶,穹顶之下就是停放泰姬-马哈的大理石棺,并排存放的还有沙贾汗国王的石棺。建筑内没有照明,通过四周巨大的花窗采光,因而殿内有几分幽暗,反而更显庄严。石壁石柱上的装饰图案,竟是用各种色彩的半宝石镶嵌的,用手电筒光照射,可以看出是透明的。如此宏巨的建筑,用如此精细的方法装饰,真令人叹为观止!按照印度莫卧儿时期的规制,作为附属建筑的还有清真寺和宾客的住地,其实都是十分巨大的建筑群。但与泰姬陵相比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亚穆拉河十分宽大,但水量不多,从泰姬陵脚下静静流过。暮色苍茫中,隐约可见对岸的另一座废弃的王陵基础,这就是当年沙贾汗国王选择的、以期与王妃永久相伴的墓址,它三百年来始终与泰姬陵隔河相望、咫尺天涯

夜幕降临,我们恋恋不舍地缓步离开,不时回头观望夜幕中的伟大建筑。可以想象,在满月的日子里,皓月高悬、万籁俱寂,月光下的白色殿堂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在所有的旅游地,印度的小贩总是缠着人卖东西,十分讨厌。在古都阿格拉,我们再次感受了印度的贫困。街道的房屋几乎都是平房,最高不超过两层,呈白色或土红色,破旧而肮脏。沿街的小贩成群集队,叫卖的都是最简单的食品,看了也不敢吃。人们衣着破烂、多数赤脚,在灰尘飞扬的街道上奔忙、闲坐、交谈、瞌睡,怡然自得、其乐融融。满街是悠悠散步的神牛、野狗、山羊、家禽,不时有马车或骆驼车经过。

印度的牛有黄牛和水牛两种,黄牛高瘦,身姿英武,多呈灰色,牛角尖锐而巨大;水牛则体型不如中国的健壮,牛角小而弯曲,甚至弯成一个圆圈。马也分两种,一种高而清瘦,白色为主,显得高贵,大约是从英国引进的马种吧;另一种身型瘦小,很像川马,大约是本地土产吧。狗都是杂种土狗,也是骨瘦如柴,就像大多数印度人的身材,在旅游点到处可见、随地睡卧,全不把人们放在眼中。即使号称“神牛”,也常被驱使拉车,并非广受尊敬。印度的羊,绝大部分是山羊,极少绵羊;山羊体型较大,毛色特殊,常见绛色而又带有斑点的,很像斑点狗的毛色。

是夜,住在Agra郊区一处名为Jaypee Hotel的宾馆,这是一座华贵的饭店,全部由平房组成,装修豪华,整洁异常。自助餐在地下室,为印度风味。服务周到而礼貌,这是印度宾馆的普遍特点,在殖民时期即已形成。

翌日晨,离开阿格拉,前往重镇贾普尔,行程约250公里,计划一整天。中途经过沙贾汗皇帝的另一行宫,又是一座“红堡”。沙贾汉虽然娶妻三人,但始终无嗣,后经高人指点,将首都迁往法塔赫,果然如愿,“红堡”即为当时所建。整座宫殿完全由红色的砂岩石板所造,细观结构,实为仿木建筑,但决无一根木材。楼板多用整张石板铺就,极少采用卷拱结构。大量纤细的石柱雕刻细致、花纹精美,不厌其烦、几近繁琐,我们照的多张照片可以为证。与它处的红堡不同,这里楼阁多层,建筑很高;其它地方的红堡,最高建筑一般为门楼,重要建筑大量使用大理石。而此处的所有建筑,一无例外全部使用红砂石材,所以风格十分突出。可惜此处缺水,不久即遭弃置,首都依旧重返阿格拉,年代大约是1650年前后。

午饭、晚饭都是印度餐,倒也习惯。从阿格拉出发前往贾普尔,沿途经过的大多为农村,两 边是无尽的田野。油菜开花,一片金黄,季节与我国完全不同。菜花与树丛相间,构成一种特殊的景致,间或有一两处20余米高的小丘,就是所谓的“山”了。全印度除了阿萨姆邦等紧靠喜马拉雅山外,广大的印度都是肥沃的平原,农业比重甚高,农民比例很大,至今仍是农业立国。虽然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仅为中国的1/3,但耕地面积应在我国之上,因此不仅能养活多达10亿的人口,粮食还有少许出口。

印度的精英阶层相当突出,而全民素质普遍不高,国家由大而强的进程将十分艰辛,正如中国一样。但中国的治理程度显然在印度之上,这也许就是落后国家实施“一党制”带来的好处吧:一言定夺、八方俯首,英明决断、简单快捷。穷国的发展与过渡,常需铁腕治理,如台湾的蒋氏父子、新加坡的李光耀、香港的英人统治、韩国的军人政权等等。20年前鼓噪过的“新权威主义”,大概就是这等理论,看来也不无理由。纵观世界,细察古今,所谓的“文明古国”,一无例外的是:人们数千年连续不断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最终导致土地荒芜、资源殆尽,深陷贫穷、难以翻身。30年前我在甘肃出差时,就曾疑惑和感叹,我国的周秦不就发祥于此吗?如此的荒山野岭能诞生伟大的民族和文明?想来,仍然是人类自己的数千年摧残破坏了生态。埃及文明今安在?两河文明不复有;希腊名落孙山外,华夏依旧贫困中……。珍惜资源,重视生态,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在贾普尔下榻的住处,是最具特色、环境极佳的园林式宾馆,巨大的园内,只有平房。一个个小小的院落坐落在绿荫丛中,到处是亭台水榭、小桥流水。灿烂的三角梅随处可见,有些像重庆的渝都宾馆,但其优美和谐、水景相融,又是后者不能比的。我住的是一幢帐篷式的别墅,四壁是木墙与玻窗,顶部则是双层帐篷,别有一番风味。四周的矮墙上铺满了鲜花和藤蔓,就像神话中的仙境……印度各地的宾馆年代都较新,规模宏大、装饰豪华,与中国相似。

贾普尔,因为临近印度的塔尔沙漠,白天气温很高,入夜凉意阵阵,我们都添加了毛衣。夜色中,星空灿烂,繁星满布,极似我们夏日的天顶,很难想象现在已是深冬。印度的气候似乎都是这样,白天炎热,入夜凉爽,傍晚觉得特别舒服。晚餐时,户外燃起了篝火,在乐队演奏的南亚乐曲伴奏下,印度舞女翩翩起舞。入住的都是西人,也有少许印度人,都很年轻,想必是达官子女或富人阔少。

晚餐在当地的喜来登饭店,印度风格,装修豪华。门外的穷人却露宿街头,衣不蔽体,真是屋内屋外两重天!印度的贫富悬殊巨大,但百姓生性温顺、心气平和,与人为善、随遇而安;不妒富,不欺穷,乐天安命、理得心安。外电调查称,以幸福指数衡量,贫穷的印度得分还蛮高,看来不是虚构的。

印度的观光似乎都是古堡之类。在贾普尔,又观看了一座18世纪的古堡,建在山脊上,苍凉而雄伟。城堡的外墙在山脊上蜿蜒,远远看去,很像中国的长城。同样是因为缺水,后来又不得不荒弃了。印度建筑大量使用石材,重要建筑一般用白色大理石。皇室住地一般有冬宫和夏宫之分,通风良好,必有水渠。在贾普尔的古堡内,冬宫和夏宫大量使用马赛克做建筑的装饰,还用了玻璃,小块玻璃镶嵌于墙壁和屋顶的马赛克中,在阳光和灯光下闪闪发光,十分华丽,有一种特殊的效果。建筑内部的通道四通八达、光线幽暗、好像迷宫。不禁使我想起了早期爱琴海文明中的克里特文明,在米诺斯王朝有所谓“克诺索斯迷宫”之说,今天我们就像真正钻进了迷宫。城堡所在的山脚,有一人工的湖泊,水中有人工搭建的花园,一群大象就在水中嬉戏。英人统治印度后,贾普尔王室的后代仍然居住在城内的一处城堡中,城堡的一部分已成为今天的博物馆。

在回程的路上,观看了位于一座湖泊中心的“水宫”,这是国王的又一行宫,可惜乞丐太多,不便久留。印度沿街行乞者比比皆是,已成一大景观,使人生厌。但行乞者态度温顺,不会死搅蛮缠。我们在路上偶尔停车,不时会遇见一些卖艺者,或吹短笛让眼镜蛇起舞、或牵狗熊为路人作揖,常敲着车窗要你给钱,倘若不理,他也一笑置之。

我们顺道还去了首饰店和地毯商店,商品精美而价格高昂,不值得买,也不便带,但服务和介绍仍是不厌其烦。

迄今为止,我们所参观过的古迹,就建筑而言,几乎都是伊斯兰式的,我几乎已分不出印度建筑与伊斯兰建筑的区别何在。几天来,我都在思考着这个差别。印度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同样都大量使用拱卷做门洞和装饰,但我见过的重要建筑中,穹顶和拱卷从未作为重要结构而存在(泰姬陵除外),兼作装饰的居多。装饰性拱卷的顶部呈桃尖状,拱弧则做成花边形;拱脚下的石柱不高,横截面常呈花瓣形,轻盈灵巧;垂直方向则呈现柔和的曲线,仿佛拉长的纺锤;也有柱子的横截面为方形的,则雕刻细腻,饰纹之精几近繁琐。印度的伊斯兰建筑,在主建筑的四角或顶部,一般总有一种蒙古王冠形的阁亭,就是我在成吉思汗陵见过的那种屋顶,一般呈八角形,又似乎像清朝皇帝的礼帽。这在纯粹的伊斯兰建筑中是没有的。比如泰姬陵,是典型的伊斯兰建筑,就决无这样的形制。印度古建筑还喜欢用仿木结构的形式,建成若干层的楼阁,由柱梁与楼板组成(当然都是石材),而决不用拱卷。伊斯兰建筑中,绝对少不了在主建筑四周树立细细的高塔,即所谓的“宣礼塔”,泰姬陵也是如此,在印度建筑中就无此特色。我也细看过真正的印度教的寺庙,都建有砖塔,但形制独特。通常在同一个塔基上建造单塔或三塔,每一个塔都是一个不太高的、切头的四棱椎;但棱角呈柔和的弧线,收分恰当;再加上细致的装饰,总的说来是匀称而优美的。这种建筑使人想起了柬埔寨的吴哥窟和东南亚的许多庙宇,吴哥窟主建筑正中的高塔,正是这种曲线。主塔的周围一般刻有神像,姿态自然是印度式的。

一大早起床,因为要乘机飞往孟买。机场告别时,我给了一直为我们开车和服务的司机Mr.Patras 30元小费,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一笔重金,自然喜出望外。Patras估计出生在南印度,肤色黝黑,几乎就是黑人。典型的印度人长相,肥硕的脸盘、厚厚的嘴唇、大而鼓的眼睛。因为驾驶的是奔驰轿车,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随时在车上不自觉地用手势指挥车外的车辆和行人,又时而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手语,连导游哈桑都难以理解。Patras对我始终礼貌而尊敬,主动为我开门关门,见面总是问候和敬礼;一上车就征求是否要听音乐,是否想听昨天听过的吹奏乐……

从贾普尔到孟买,是第一次在印度境内乘机,得以从空中俯瞰南亚大地。茫茫平原、无边无尽,林木稀少、土地干涸,圆形的地平线呈现在天际。接近们孟买时,才出现一片山地。所谓山,也绝非我国内的高大山脉。岩石裸露,缺少植被,贫瘠而荒凉,比起我在欧洲上空看到的景象,自不可同日而语。又一次感受上帝的不公:为何总是关照西方、青睐富国?整个印度,除了与中国接壤的阿萨姆邦——那里是世界的多区,每年的降雨量都在1万毫米以上,常常暴雨成灾,还会波及孟加拉——其它地方始终面临干旱,50年代印度电影《两亩地》,就曾描写过印度的持续干旱和农民切盼下雨的心情。在印度的几天里,每日晴空万里,万里无云,白花花的阳光从早到晚笼罩大地,这就是印度的冬天!

孟买是印度第一大城市,人口达1600万,比德里的1300万更大,地处的位置纬度更低,天气更热。

不到孟买,不知印度人口之多。大街小巷,非车即人;车如水流、人似潮涌,无头无尽、无边无际,随处可见满地的人潮滚滚而来。人们衣着不振,营养不良,男人瘦子居多,女性一到中年就发胖。加上建筑陈旧、街头混乱,实在谈不上现代。就基础设施而言,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当在20年以上。困扰印度的就是人,而且这一切更甚于中国。中印两国,问题相似、同病相怜,都在脱贫的路上苦苦挣扎。依我看,能治理中印两国,就可以领导世上任何国家。什么新加坡、台湾,什么香港、南韩,都不过是城市国家或弹丸之地,对于中印而言,最多不过是统领一个省市而已,管“省”易,治国难!

孟买市区极大,车行多时仍在市区。有一处举世闻名的洗衣场,据说半个孟买的衣服都在此地手工洗涤。从高处俯视,诺大的场内,无数苦力似的男人用纯手工的方式在洗衣,用人力摔打的方式脱水,真是一大奇观。方法虽原始,但洗出的衣物却十分干净,灿烂的阳光下,晒出的长袍雪白一片,许多西方的游客在此驻足观光,惊叹不已,洗衣场居然成了一处观光点。

在这里,也再次感受到印度的车多。轿车、卡车、公共汽车、机动三轮、人力车、自行车,拥堵在同一路上。出租车是清一色的老旧小车,黄顶黑身,沉重的计价器搁在车外,式样古旧得就像是50年代的什么机器;巴士很多,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样古旧,车门不关,随时可下。只要有车,必定挤满了人。火车也是如此,破烂的车厢里挤满了站着的人群。印度至今用牛车和骆驼车,而且在城里畅通无阻。不过,在最大的城市孟买,神牛倒是少见到了。

在孟买时我就发现,异常豪华的大宾馆,进出的道路却是破烂的小街,而且越走越窄、越走越破,当你以为即将进入贫民区时,却柳暗花明出现人间天堂。宾馆的侍者英俊高大,显然是精选过的。印度有50%的人一出生就以英语为母语,这对于旅游业显然是一大优势,但印度人管理素质差,不懂得珍惜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孟买的TAJ饭店内,餐厅分西餐、印度餐和中餐。印度的中餐,就口味和水平而言,绝不亚于西方世界的任何中餐馆,这一点是出乎意外的。而印度饮食本身,我觉得与中餐味道相差不大,比较容易适应,更何况我从来对咖喱味就情有独钟。

印度人几乎都是教徒。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印度教和佛教,都劝导人们积德行善,惜爱生灵。因此,印度人爱护动物,不杀生。类随处可见,尤其是鸽子,成群结队、铺天盖地,尤以孟买为多。遍地野狗,无家可归,也毫无品种可言,以耷耳的土狗居多,体型比中国的略大,羸弱瘦削,十分懒散,就像人与狗在相互熏陶、彼此感染。骆驼是单峰驼,极其高大,拉着板车缓慢行走,从正面几乎看不见御者。在贾普尔古堡,遇上了观光旅游的大象,似乎比在国内动物园见到的高大得多,皮毛也更黑。据说不久前发生过大象伤人事件,我们不敢再去试骑。在寺庙,一般都可见到松鼠,带着条斑,也不避人。我在印度的宾馆和路上还曾几次看见猴子,同样自由自在,优哉游哉。过去总以为在欧美,动物是幸福的,殊不知在印度,由于宗教和信仰的原因,动物同样生活在一个简陋的天堂。

孟买位于阿拉伯海滨,本可以建成十分美丽的海滨城市,可惜人口太多,治理不佳,远不如人意。海滨有高大的“印度之门”,建筑比德里的印度门精致许多,是纪念英王查理五世及其皇后访问印度时所建。实际上,印度门前的广场已成一个杂乱的大市场,观光的游人摩肩接踵、叫卖的小贩往来穿梭。滨海还有泰姬陵饭店等高大的建筑,都是德里少见的。阳光灼人,几乎睁不开眼,不愿久留,便驱车去博物馆。

孟买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博物馆,馆藏多为本地发掘出的石刻艺术品。佛教、印度教的都有,饰刻细腻而精巧,体积则有大有小,都带有明显的印度风格,与中国的佛教艺术品既相似又不同,雕像的面貌长相当然是印度式的。其它展品则为日本和中国的瓷器,占地面积也不小。与中国不同的是,在许多名胜地和博物馆,参观者多为本地居民,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关注自己的古迹,是印度人的一大优点。所有名胜地的门票价格都不算贵,大约在2-5美元,而且没有国人那种“园中园”、“票加票”的现象。20多年来,国内的博物馆,尤其是地方博物馆,早已风光不再、冷落萧条,门可罗雀、游人寥寥。远不如一条食品街、一个糖酒会。眼下的国人,关注些什么呢?

在孟买的TAJ饭店,见到了哈桑的弟弟,同样是一位英俊的青年。年方二四,精干健壮,畜有短短的髭须。据说正在拍电影,倒有几分演员的气质。学过三年日语,可以与我交谈,并称我的日语发音特好。弟兄见面时,亲切地拥抱,看来感情很好。他们的父亲是一位教授,因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都很有教养,与街头常见的贫苦民众自不可相提并论。

行程匆匆,记录马虎。本想详细介绍,写着写着笔不自觉的停了下来。已为过客,皮毛而已,旅行者,去过是相似的,感觉肯定各有各的不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9993/

印度游的评论 (共 7 条)

  • 极目千年
  • 孤帆鸢影
  • 剑客
  • 婉约
  • 孟杨
  • 黄瑞槐
  • 凯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