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读常兴荣老人

2013-07-30 10:40 作者:李雪兰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化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象征。漳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文化底蕴丰厚且博大精深,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漳县文化的精髓,丰富家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搭建一座让外边的人们知道漳县、了解漳县、走进漳县、提高漳县知名度的文明桥梁,竭力促进地方经济的长足发展,2008年县文化馆特意创办了半年文学期刊《漳县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一个痴心于文学的好者,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无比爱恋,我无怨无悔的担负起了创办《漳县文化》的担子。

与常兴荣老人的相识还是源于我在单位主办的刊物《漳县文化》。县人大的赵波同志是《漳县文化》的热心读者兼自由撰稿人。那天,他和常老到我家来做客,于是我开始知道了在漳县有一个叫常兴荣的老人,十年来如一日一直在坚持收集家乡的有关民间民俗作品,并把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整理成册,成了现在的《贵清山传奇》一书。老人60多岁,精神矍铄,为人谦和,虽已年逾花甲,但思维敏捷,谈吐儒雅,很有分寸。在与常老的交谈中我知道常老曾先后在漳县县委宣传部、草滩乡派出所、县公安局、县林业局等多个单位工作,担任过公安局副局长、林业局总支书记等职务,现退休在家。老人很健谈,提起贵清山老人情绪非常激动,他说:咱们的贵清山不但山清水秀,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传奇传说。但是,它为什么没象华山,嵩山那样出名呢?就是因为没人尽心尽力去写写它,宣传它。就如看到电视剧《宝莲灯》人们就会想到沉香劈山救母的华山,看到电影《少林寺》人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河南的嵩山,如果我们也弄一部有关贵清山的传奇传说,我们的贵清山一定会像华山,嵩山一样正真的名扬天下。那时,不但贵清山会出名,我们“漳县”这个名字也会家喻户晓。是啊,电影《英雄》,使九寨沟名闻天下、《千里走单骑》令丽江旅游如虎添翼、电影《山茶树之恋》使地处神农架南麓的偏僻小县远安的青龙村“山茶树之家”成了旅游景点。我们漳县山清水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文化底蕴丰厚且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好好的宣传它,利用它……

老人的话题一下子扯到了自己的作品《贵清山传奇》上,老人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也不自觉地将个人的感情和爱憎情仇融入到了其中,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创作者我自然知道写作中如果不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融入其中,那作品一定是架在高空的楼阁,不可能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不可能有血有肉、更不可能叫作品。手捧着老人厚厚的书稿我不仅为之深深的感动——为老人那执着的精神,那不言放弃的高贵品质。看着文质彬彬的常老,听着他对家乡文化的发展提出的一个个建议和意见,我似乎是在读一部充满理性的作品,他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些给《漳县文化》踊跃投稿的作者朋友,特别是那些长年来痴心写作,默默耕耘在文学殿堂和常老一样年过花甲的作者朋友们,他们虽然没有喷涌的才思、生花的妙笔,但他们笔耕不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我已清楚的记下这几个人的名字——任兴国、李兴华、冯国桢、李作枢、庞俊元、王怀宇……他们中还有一位叫周恒的老教师更是以自己严谨的作文态度阐释了自己做人的标准。现在,周恒老师虽然因病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生前,周老师同常兴荣老人、赵玉中主席一样非常关心《漳县文化》的创办情况,并对《漳县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漳县文化》是漳县文明的象征,是家乡精神文化的一面旗子,是本地作者最好的家园,他常常勉励我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将《漳县文化》不断改进、创新办下去,为漳县经济、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贵清山传奇》那二十个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章节中我们不仅能够进入充满浪漫主义的故事境界,又能感触到那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常老说这部作品中融入了很多当前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现象,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没能很好的写出来,请大家多多指导,改进。老人很谦虚,他自始至终都把自己说的很低,但我们从一个个饱含着老人心血和汗水的文字中完全能够感受到老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劳动,老人对文学的执着,在我们互相商定要去给原政协主席赵玉中交稿子准备出书的那一时刻,他还戴着老花镜,坐在电脑桌前用那双曾经握着枪把子的手认认真真修正着文稿的不足与缺点之处,对创作的极度热情与负责让人感到已达到了极致,也可以说是走火入魔的地步。

静下心来读老人的作品确实觉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让人读起来神清气爽,一目了然,别有一番风味。这与我所接触的老年人的文稿中那些太多让人难以琢磨、费神的“之乎者也”之类的写作手法截然不同,可谓雅俗共赏。说实话,还没翻阅到《贵清山传奇》时按照老人的年龄我推断那写法一定是诸如“之乎者也”之类,让我之肚无点墨小辈者生畏的文言文,老人在写作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贵清山传奇》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环环相扣,深深的牵动着我的心,更凝聚着常老热爱艺术、对故乡的一份深情、一份爱。也许,正如常老所说“自己能力有限,文笔欠佳。”在故事情节与写作手法上缺乏一种大气。但是读过他的作品后,我始终认为老人对此确实尽心了,尽力了。如果没有尽心尽力绝对不会有今天《贵清山传奇》的面世,这不是我在奉承他,这是我在《贵清山传奇》的字里行间寻到的真谛,我在用心说话,用良心说话。

生活中,常老是一个极其热心、真诚、爱憎分明的人,学习上他更没有松懈过。他说:“毛泽东主席都能够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更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是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果没有他的辛勤劳作,绝对不会有今天《贵清山传奇》的诞生。我们应该感谢他!但愿《贵清山传奇》会在赵玉中主席的热心关注下早日出版。我坚信它的出版与问世将是漳县文化走向更高境界的里程碑,也是漳县所有年轻人反思自我,以老人为鉴,鞭策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为家乡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780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读常兴荣老人的评论 (共 3 条)

  • 红尘梦飘飞
  • 浅笔抒写
  • 静静的雪在燃烧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