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69

2013-07-29 15:01 作者:扑火的飞蛾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969年.1月1 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分别发表元旦社论《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把伟大领袖毛主席推上更高的神坛,把阶级斗争的弓弦蹦得更紧,把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再次推向高潮。高潮,有时真不是好事。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文革,中华民族曾经多少次被这样的高潮摧残得遍体鳞伤支离破碎?而文革,无疑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次,也绝对是前无古人,后可能有来者的一次。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与潜伏在整个民族骨子里的那股“恶”的劣根性充分结合,在那个十年发挥到了极致。由此,也可见法治的极端重要,人,都是一匹野马,一旦脱离了缰绳的制约,其后果最终不堪想象。

倘若洞悉国人劣性的鲁迅,能够活到1969年,他将有何感想?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不是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是善恶共存。多数时候,人心里的善恶是五五分成的,各据一半。顶多有些人善的一面要更多一些或二八或三七,纯粹的好人是没有的。要让恶不占上风,除了个人的修养外,制度的监管与制约才是最重要的一环。一味地口头上叫别人不要做坏事是没用的,还必须有做了坏事会得到惩罚而且一定要得到惩罚的铁的制度。

文革十年,法律完全成了一纸空文,反而成为一部分人整治报复另一部分人的上方宝剑。所以,有了法律,还必须有可以保障法律畅通执行正确运行的渠道与体制。其实在中国,问题不是没有法,问题是情大于法、权大于法。稍有点权力的人,都可以任意地将这些条条框框变成换取个人利益的骰子,把法律玩得团团转。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谙熟历史的毛泽东对于几千来的政权更替更是再熟悉不过。可惜,明白归明白道理归道理。能不能剑悬头顶铭记于心融会贯通于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文革,是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悲哀,更是后来者的前车之鉴。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再错,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绊一次脚。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说我没摔,说我真的没摔。(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其实不是的。恰恰相反,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肯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而是粉饰太平掩耳盗铃以求自慰。

文革可怕,更可怕的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整个民族对这段历史的漠视与刻意地回避。我们有无数的宫廷剧穿越剧抗战剧,有无数的大片无数的大作,但是却鲜见对文革的复述与反思,巴金老人呼吁的文革博物馆也始终不见踪影。我们熟悉阿月拉熟悉陆贞熟悉后宫的每一个格格与皇阿玛,却很少有人还能记起张志新。

那一段惨痛的历史,正在民族的记忆里渐渐的远去。也许,当我们完全忘记它的那一天,便是下一个劫难的开始。历史,没有新鲜事,只是悲剧的不断重演与轮回。

文明,总是用与仁慈来征服野蛮。而当野蛮战胜文明的时候,必定是通过折磨与蹂躏的手段来变本加利的报复。

一个民族的优雅,需要几代人的坚持,而摧毁它,只需短短数年。

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3年后,他与周恩来一道,用一粒小小的乒乓球,开启了中美22年冻河的破冰之旅,同时推开了世界新格局的大门。

3月2日,苏军入侵珍宝岛,曾经亲如手足的兄弟情谊走进了死胡同。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三天就宣布承认毛泽东的新政府,给予了新中国大力支持的大哥哥,以兄长的身份自居,和我们度过了不到十年的蜜月,便渐生闲隙落井下石反目为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婚姻中的七年之痒,人情中的暖热寒凉,在两个大国间同样演绎得精彩绝伦错综复杂令人嘘吁。

大哥,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大哥。有时候,他也需要低下头来,看看弟弟的感受听听弟弟的声音。所谓称兄道弟,既要称兄,也要道弟。感情,说到底是培养出来的。是靠呵护与宽容来维系的,任何一方的强迫漠视与践踏都是对它致命的伤害。

4月1日,“九大”开幕,这是一次热情空前高涨而又完全歪曲事实颠覆真理的大会。滑稽的是这次大会的代表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赴京的列车上突击入党的,而八大上的老将们大都还身陷囹圄或正在“深刻反省”。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被彻底打倒,而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被堂而皇之地写入党章。仅仅两年后,这位25岁就成为兵团司令,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几十年,在解放战争中从东三省一直打到海南岛的军事天才一代名将,驾机叛逃,最终折戟沉沙,身败名裂、留下千古骂名。

是耶?非耶?功耶?过耶?谁评?!

权力与欲望,实在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两种东西。当它们单独存在时,并不具备多大的破坏力,但是当它们不幸结合并且失去制约时,所爆发出的能量小可以毁灭一个人,中可以毁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足以毁灭整个人类与地球。

这一年,不少曾经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纷纷告别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时代:艾森豪威尔、刘少奇、贺龙、陶铸、李宗仁、上官云相、陈寅恪、吴晗,许光达,还有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胡志明……那时候,中国还有无数的家庭几个人合用两付碗筷,母女俩合穿一件衣服,甚至还有许多大姑娘因为没裤子穿而不敢出门,善良的中国人民自己饿着肚子勒紧腰带节衣缩食,把无数赖以救命的粮食物资送给这个亲密战友送给这个小弟弟。

9月26日,中国向越南无偿援助人民币5.56亿元,6字后面还跟着N个0。以当年全国总人口8亿计,人均0.7元。别小看这个七毛钱,那时候供销社货架上的东西还是论分卖的,一分钱几个糖?一包饼干、一尺布、一斤肉多少分?带两毛钱出去,可以沽一壶小酒、买一包花生米还能给闺女扯回两尺红头绳。以下是当时国家总理周恩来某天的家庭支出帐;3月2日:买大葱5分钱,厨房用;买毛巾1条,三毛二分,客厅用;买干面5斤,7毛钱,厨房用;买盐一包,一毛五分……当时总理的月薪是404.8元,邓颖超是342.7元,合计747.5元。那时候我的叔叔在当民办教师,费尽口舌,每月工资几块元。家里有人建房子,师傅工每天0.5元……几年后,小弟弟们吃着我们无偿提供的大米饭、操着我们免费赠送的武器,调转枪口,对准了中国……

7月8日,红旗渠建成通渠,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办事,人心齐,泰山移。举国上下,一呼百应,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社会主义大家庭制度的优越性在这里体现得尽致淋漓。

9月24日,张志新入狱,被判无期,后改死刑。在狱中,她受尽了男犯的轮奸和种种非人的折磨。6年后的清明节前一天,她被处以极刑。为了不让她喊口号,临刑前,她被割断了喉管。

“把带血的头颅放在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失去了重量。”泱泱华,数亿张口,只有一个年仅38岁的柔弱女子,敢于在那非人的年代,刺破黑暗,用生命为代价,发出正义的声音。

11月12日,受尽凌辱与折磨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满怀悲愤离开人间。在那之前的123天,他的战友贺龙已经在痛苦与饥渴中先他而去。他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的亲人还在秦城监狱。甚至,他身边什么人都没有,人们,像躲瘟疫一样不敢靠近他。他的骨灰盒,被胡乱地寄存在开封一个小小的殡仪馆,上面写的不是他那曾经响彻寰宇的名字,而是张三李四。这个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一生,经历过无数枪林弹的忠诚战士,和他的万万千千战友们一样,侥幸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死在自己人死在他们崇拜敬重了一生的大哥手心里。

有谁能知道,那个脏兮兮地挤在一排小小骨灰架里无人知道无人敢认领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他说。

看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那些功成身退、携美归隐江湖的范蠡们是何等的睿智与英明。在权利交锋的世界里,永远是勾心斗角尔诈我虞你死我活;在政权更迭的轮回里,永远是人走茶凉兔死狗烹尽弓藏。

可惜,纵览天下古今,能够独具慧眼在繁华锦绣中及时抽身自甘淡泊的高人,寥寥。

历史,在1969年的中国,还是黑暗的。就像水墨画里胡乱倾倒的一瓢泼墨,把一幅抽象的写意泼得乱七八糟满卷漆黑暗无天日。文化大革命正演绎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明明知道错了的领袖不肯承认错误,甚至不肯允许别人指出他的错误,固执地继续把一个用他毕生的精力以及包括他妻子兄弟儿女亲人在内的无数头颅与鲜血换来的大好河山拖向沼泽泥潭。没有制约的权力远比没有制约的人性可怕。而权力失控的弊端,在那个年代达到了顶峰。

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作客月球.嫦娥苦苦地等了几千年,没有等来他的情郎后羿,却意外等来了两个老外。她真正见到老乡杨利伟是在42年后,小杨同学远远地在她的宫殿外向她招了招手,还没法上她家去串门。人类千年的飞天变成现实,同时,得陇望蜀的人类也把争夺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太空。

11月21日,勃兰特出任西德总理,一年后,他下跪华沙,举世哗然,全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在受到不少非议和死亡威胁的同时,勃兰特也让曾经臭名昭著犯下滔天罪行的德国赢得了多数二战中受害国的原谅,并且带领着他的祖国走上了一条与死不悔改的日本完全不同的悔过自新的自赎自强之路。若干年后,柏林墙倒塌,德国重归统一。

好的历史,是人民写的,更是这些敢于为错误买单的勃兰特们写的。

这一年,中国的亿万女性还在用统一颜色的仿制军装千包万裹,裹住自己的玲珑曲线曼妙身材,中国的亿万人民还在谈性色变畏性如虎,而美国的《午牛郎》却在这一年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奖。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在这个靠男欢女爱繁衍了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性”还是一个最隐秘最讳莫如深同时又是最精彩最公开的话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而这部以性及同性恋为题材的开山之作,对后世电影的影响,同样是如此之大。

这一年,明星扎堆出生。

有家喻户晓的歌手周传雄、刘若英、窦唯、王菲、潘美辰、伊能静、孙楠、孟庭苇、李翊君、毛宁、陶喆,王馨平,还有长得和我一样老实憨厚,只会唱一句妹妹你岸上走,哥哥我坐船头的尹相杰……

有著名演员陶虹、蒋雯丽、姜武、许晴、史兰芽……

有让全中国为英语而疯狂的李阳,有开创网络文学时代的蔡智恒,有大名鼎鼎的一级方程车手迈克尔.舒马赫,有中国第一厨刘仪伟、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有乒乓球奥运冠军吕林,足球明星范志毅,传奇门将卡恩,有周杰伦的御用词作者方文山…...

我不知道那一年到底搭上了哪一根艺术的弦,以至于在短短的365天里诞生了那么多的明星大腕,他们像一群流星,相邀着结伴掠过夜空,在落地的一刹那华丽转身,化为一个个活泼的精灵。二十年后的世界,因为他们而更加多彩,二十年后的天空,因为他们而更加绚烂。

21年后,在我最迷茫的日子里,海峡的那一头传来了一首歌,歌名叫“我想有个家”。这首歌一开始就直接刺透我的心脏,瞬间击倒了我。它如泣如诉,如怨如误,不哀婉,也不激昂,却又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助哀婉和一种无奈中想要冲破迷茫雾霭的期待与希望。

那一段时间,是大陆歌坛漫长的黑色周五。随便一张港台歌手的碟片,就能把内地那些只会唱也只能唱主旋律歌曲的艺术家们打得稀里哗啦,毫无还手招架之力。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迷茫无助的时候。你有家,可是你觉得那个家不是你想要的,甚至你总是想要离这个家远远;你有朋友,可是朋友并不是时刻都站在你身边的。而且,你也不是有一点点困难烦恼都会想到朋友而是更希望靠自己来解决的。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孤军奋战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感到无助的。父母、亲人、朋友、都只是你身边经常会缺席的拉拉队员,他们在场外加油喝彩,但是跑道,终归是你一个人的。不会有人,24小时为你鼓掌,不会有人,能陪你跑到终点。

我喜欢音乐,也喜欢唱歌,但唯一陪伴我二十多年仍痴心不改的,就是这首“我想有个家”。今天,我的手机铃声响起,还是这段已经刻入骨髓的音符与旋律。

唱这首歌的,是潘美辰,生于1969年6月30日。唱这首歌的时候,她21岁。据说她初次上台的时候,唱了一半,台下很多人还弄不清楚她是男是女。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她录完这首歌走出录音棚时,泪流满面。这的确是我所听过的所有歌曲中最投入了歌者感情的一首。任何一个翻唱者,都无法达到潘美辰那个高度,因为她是真正用心去唱的。也或许,那个时候,她也是和我一样和无数的少年一样迷惘的。人类的悲欢虽然并不相通,但许多情感,却是相同并且是历千百年不变的。

天后王菲与李亚鹏结婚的时候,我大跌眼镜。后者出演傻靖哥哥的时候,王菲早已红过了几遍天。她像一颗熟透的桃子,高高挂在树梢,树下排着队等着采摘的男人估计从赤道的这一头可以连到赤道的那一端。而这个傻小子,居然就后来居上,出乎意料的越过众人的头顶,连梯子也不带,直接就把桃摘走了。实在不能不让人相信牛粪上有时的确能长出鲜花。而且,许是养分充足吧?这么多年过去,这鲜花居然还开得越来越娇艳。

刘若英和伊能静一样,是个多才多艺多貌的才女。事实上她的文字并不比她唱的歌逊色,她的文章纯净,没有悬念诱惑没有高潮迭起华语丽词,就如家常蔬菜一般,平平静静、娓娓道来,却总能够让你在字里行间有所感悟和收获。但是让人们记住刘若英这个名字的,还是那首“后来”。可见,音乐,的确是最能让人找到共鸣的。而相对于音乐,文字就要隐晦苍白得多。在这种速食躁动的时代,戴着MP3听歌的人满街,而能够静下心来,在纷繁的喧嚣中,就着晨曦落霞,捧读一篇文章一本书的人已经不多。

音乐,以它特有的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以及渗透方式,无疑正在乃至必将继续统治垄断着我们的视听。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我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后来、后来、无奈而懊悔的后来啊。后来才发现错了的事,太多太多啊。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错过的人,错过的事,该有多少?

那一年的11月14 日,初,农历十月初五,天,阴沉。在闽西那一片云遮雾绕一眼看不到边的层层大山中的一个小旮旯小皱褶里,一对中年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在那之前,他们刚刚夭折了一个女儿。小家伙的到来,多少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慰藉,而这,算得上是这小子无意中做的第一件好人好事了。

对于这对夫妇来说,那一年在这个星球上发生的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没有这个孩子平安地来到人间重要。他们不会,也没有必要知道艾森豪威尔、知道阿姆斯特朗、知道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大事,更不知道自己在毒辣的太阳下面朝黄土背朝天打下来然后又辛辛苦苦肩挑手提翻山越岭几十公里送到收购点缴纳给政府的粮食被送给了别人。他们只是这个社会底层最普通的一员,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晚上能不能吃饱,明年的征粮会不会增加,孩子是不是平安健康。在“赤壁”里,林志玲摸着肚皮不停地写着“平安”,如果可以,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叫平安的。

小男孩平安,但瘦小。那时候日子还是艰苦的。老百姓虽然没有再一个接着一个饿死,但还远远不能穿暖吃饱。明一和安儿乐是那时候根本无法想象的东西。家里多了一张嘴,他他妈只好在做米饭的时候往锅里再加上一把地瓜丝。地瓜干现在是挺时尚精致的休闲食品,但在那个时候却是主食是救命粮,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不择土壤耐旱耐瘠耐涝且易生易长易饱的贱东西,中国人在无数次饥荒的日子里才能有更多人活下来继续繁衍后代。

对于小时候,他最深的记忆是“馋”。而馋,说到底是因为饿才勾引起来的。那时候的少年人不是看到漂亮的异性而心动,而是看到好吃的东西就砰然。虽然不至于像莫言老师那样嘴里整天咯嘣着乌黑的煤炭,但山上的野果,园里的正果,水里的鱼虾,地里的薯芋却着实吃过不少。最好吃的当然是烤地瓜。冬天放牛的时候,点上一堆火,到人家地里偷挖几个地瓜,扔进去埋到炭火里烤,那个香啊!!我估计猪八戒八成不是因为调戏嫦娥被罚下凡的,而是闻到了那些小牧童烤地瓜的香味才偷偷地溜下来然后不肯回去。我的这个猜测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有依据的,八戒的馋嘴和贪吃那是有目共睹,还着实让师徒几个吃了不少苦头。佛还跳墙呢,神仙也有七情六欲,这路货色闻到超级的香味跑到人间来是很正常的。

还好,小家伙顶着一个倒三角的脑瓜和全国人民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并且在无知的童年和懵懂的少年时光里演绎了无数自认为“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许是知道自己长得不太招人喜欢,所以他自小就努力地做个乖小孩努力地在性格上长得不那么让人讨厌,并且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不招人喜欢也不让人讨厌的和事佬。这实际上是很悲哀的,就像一个圆溜溜的鹅卵石,一昧地想做个好人,却全然没有了自己的锋芒与棱角。

最糟糕的是,这小子从小不学无术不肯好好念书,不懂一寸光阴等于一寸金,不懂白了少年头就会空悲切,终日浑浑噩噩只顾摸鱼捕鸟,稍大一些就开始追蜂惹蝶,以至终于一事无成一无所有。在那样一个诞生了无数明星大腕的年份里没有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哪怕是滥竽充数,而是混成了无边荒原上的一株四叶草,含了一个蕾来不及开花就到了凋零的秋天,不能不说是他最大的悲哀。

母亲怀他的时候肯定没有梦见一条青龙飞进怀里,生他的时候更没有出现什么霞光万道香气氤瘟的异常。她就像生前面的四个孩子,不小心就把他带到了这个人间。

他显然没有赶上和那一群流星为伍,而是一个人远远地落在后面,孤独地划过苍穹。落地后也没有及时转身变成精灵,而是一头扎进土里,长成了一棵野草。像无数小草一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一个个曼妙的精灵在天地间翩翩起舞各领风骚。

有那么多的表演者,总得有观众的。他这样安慰自己。阿Q老师的精神,他学了不少。他知道自己只能是做观众的料,于是努力地想做一个合格的观众,不起哄,不羡慕,不盲从。如尘埃里的花,在为别人鼓掌喝彩的同时也默默地独赏着自己素色的繁华与荒凉,独享着孤独世界里的黑白与甘苦。

他像一只飞蛾,向着火飞去,不犹豫,也不回头。

毕淑敏说:人生没有意义,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让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但是这个所谓的意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叱咤风云做一番惊天动地覆雨翻云的大事是意义,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小事也是意义。管好一个国家是意义,带好一个企业是意义,操持好一个家庭不闹离婚不打架不要给这个世界添乱也是意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是意义。我想,只要是好的事情,不管大小巨细,努力地去做,就是意义。

夜空中,领衔主演的只有一个月亮,能够在月的余辉下流光溢彩的也只有北斗、天狼、牵牛、织女……浩瀚银河里,更多的是那些不知名的星星。它们,不因自己的微小而自卑,不为自己的暗弱而放弃。在晴朗的夜,你会看见,它们,也在一眨一眨地,放着点滴的光明,用那小小的光,连缀起一方无限梦幻静美与皎洁的夜.

要是,那样一片茫茫的夜空,只有月亮和那几颗大星星,该是多么地荒凉与寂寞啊?

1969---2013,44年,弹指一瞬。44年前的主角,大都归于尘土,44年前的婴儿,早已染双鬓,正在慢慢老去。今天的襁褓,才是44年后的主人。

人生易老,天不老。风逐云散,天依然。岁月,笑容可掬地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又毫无表情地送走一代又一代的旅人。长江后浪,不停地超越前浪。过尽千帆,总有那弄潮儿傲立船头。浪激拍岸,无非轰鸣片刻,滚滚红尘,终究过眼云烟。

要遁入桃源的是那些阅尽沧桑的人物,想出人头地的还徘徊在人生的边缘。44年前,我与很多很多人一道,一头扎进水里,循着岸的方向游去,我闭着眼睛,游啊,游啊,等我钻出水面时,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圈回到了原地。回头,看见,那些一道下水的同伴正在对岸欢呼雀跃扬眉吐气。

人生,充其量只有两个44年。掩埋了一个44年的心殇,我,正走在下一个44年,或许,更短的路上。

马,死了;日,已斜。路,还很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7459/

1969的评论 (共 2 条)

  • 浅笔抒写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