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商芝记忆》【散文】作者:朱金华

2013-07-18 17:04 作者:朱金华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商芝记忆

朱金华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期盼季到来。

微风吹不散石板屋顶盘旋着的那缕炊烟,树梢逐渐挂上嫩嫩的黄,井栏湿湿一片,苔痕上阶绿,枯萎的草丛昨还是一派萧杀景象,在旭日阳光下齐刷刷站立起含羞不肯露出脸面儿的紫色嫩芽,谦逊低着头卢。哦,那不是商芝嘛,这个给我带来收获喜悦让我填饱肚子的商芝与叉巴果竹笋小蒜一同饱足我一个季节。

升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温饱渐渐有了着落,仍不忘商芝的美好。后山那一洼荒野每年会留下密密麻麻采芝的足印,伴着知了的鸣唱,吻着兰的芬芳,说不定还会遇到羊肚菌呢。背篓盛不下漫山的商芝,约来好伙伴一起采集,衣裳竿、院墙头、屋檐坝成了晾晒的好地方。每当夜幕降临,一股奇异的清香随风袭来,细细寻觅,竟是那一片半干的商芝堆里涌出,便吵着闹着要娘煮腊肉掺着商芝炒吃,迎头便是一顿暴栗,在那个能喝上一碗稀糊汤该知足了的饥馑岁月,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有肉有豆腐有鸡蛋有粉条莲菜圆子的大米蒸饭,年过罢才几天又在想入非非,不是找打挨么。还好,力气没白费,晾干后的商芝卖到代销店获得家里7颗糖的奖赏呢。

参加工作后,遇上改革开放好年头,地里庄稼也奇迹般有了好收成,黄豆绿豆扁豆能卖个好价钱,就连南瓜黄瓜还有树上长的木瓜也被城里人青睐。当地的小商小贩嫌赚得不够,在天麻里穿铁丝红小豆里掺沙子黑木耳上兑水泥,害得好多商人血本无归。外地商人再懒得进山收购山货,就连包谷换大米的生意也不再上门做了。山民又回归到地里长啥吃啥,包谷麦子豆子。商芝却一直没有间歇过收购和外运,跟山里的土鸡蛋洋芋粉一道运往四面八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晓得啥时候兴起了旅游热,当人们纷纷涌向名山大川感受旖旎风光带来的快意时,我踏访了丹江岸边凤冠山下商镇老街四皓墓,高耸古柏下黄土堆里静静躺着的,是东园公唐秉、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这可是秦代掌管朝廷史事书籍的博士官呀,来隐居商山,洁身养性,我该赞美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了。这里不光有水拍江岸的百舸争流,有云雾弥漫的山峰峡谷,更有珍藏记忆深处春季里紫光闪烁的商芝。《乐府诗集》中四晧《采芝操》诗云“昊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屋裀,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远矣,吾将安归?”以商芝果腹,身康百岁。李白《山人劝酒歌》云“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秀目霜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商芝因诗声誉大振,被誉为延年益寿之“仙肴”。更有白居易“香闻紫芝草”、陶渊明“紫芝谁复探”……

诗行给了商芝耀眼的光环,在我心中,依然那副谦逊羞涩模样,一点儿也不因此变得趾高气昂。每当春季来临,不能回到远在百里外的故乡山洼采摘曾给我收获喜悦的商芝,在甪里先生隐居过的山脚下,仍要折几支尝一尝久违的滋味。

无论叫紫芝、拳芽,还是以生长地域缘于商山抑或四晧隐居商山以果腹而被命名洋气为商芝,都不会改变我心中那朴素无华的形象。跟先前不同的是,有朋自远方来,餐桌上,少不了要点上商芝蒸肉、商芝拼盘,也算是对商芝最好的记忆了。

原载《商洛日报》2013年7月23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2593/

《商芝记忆》【散文】作者:朱金华的评论 (共 2 条)

  • 纤纤柳絮
  • 孟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