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通天岩印象

2013-07-18 10:57 作者:人生一肩挑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已是二十多年没有游过通天岩了。纵是这样,通天岩的印象一直清晰在目,每当有外地来客造访赣州,我的热心肠总忘不了介绍一番通天岩。

江南第一石窟的美名是赣州人极少提起的,口碑相传的是那句著名的俚语-----和尚心肝大吃砻糠。当然,外地人乍一听不知何意,但听完故事后,总要拍案叫绝-----原来赣州的文化底蕴竟如此深厚。

相信所有赣州人都是带着对这句俚语的探奇,才涌向通天岩的。

古县志载“中有一窍,上可通天”。暗喻此地为通往仙境之所在。莫说古时,现代也是终年清风徐徐,薄雾飘渺,鸣呦呦,奇香氤氲,好一派洞天福地。人走在幽幽的林间路径,身旁古木参天,“笃、笃、笃”的脚步声,和着斑鸠的“咕、咕、咕”的叫声,把探寻仙境的游人一步一步引向“通天”之处。

而我最天的通天岩。

离城十二里地,有奇石兀立,山如瓜,窍如咽,林密叶茂,清风不止,云横天际,丹霞莫状,禅语声声的所在。这便是名冠江南的通天石窟胜景。自唐始,石窟崖壁上的佛像,名仕题刻逐渐增多,一颗璀璨的文化历史遗产明珠升起在江南之西、赣鄱之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乍暖还寒的时节,赣南的梅如期而至。

春天里,天空总爱飘着丝丝的雨,蚕衣般裹住了山岱,轻轻柔柔的淌下山坳,把小草妆绿了,把崖底的古松古枫妆绿了,把岩窟旁的桂树妆绿了,把鹅卵石小道旁的铁树妆绿了,把石壁上的苔藓妆绿了。春天里所有的一切,恍若青涩的,朦胧的,丝凉的,更如缤纷的,含羞的,温熙的乡野小曲。

那脉脉而下的山泉,叮叮咚咚注入新砌的水池,面上浮着松针和枫叶,却不带一星的杂尘;山涧里,几亩水地,藏着新荷的影子,风中摇摆不乏曼妙的画境,那不是徐志摩笔下的娇莲,而是山野天成的小丫丫,不羞不躁,简约且妩媚;这也不是周敦颐的爱莲,一如脱俗,不沾凡尘杂念,天造就清丽的骨骼,地蕴育了自然大气的端庄。穿涧而过的风,带着淡淡的荷叶味,如香如幻,如恬如歌。

游人总是爱登临高高的群玉阁,哪怕石阶一眼望不见尽头。立于群玉阁下,汗水和梅雨打湿了衣衫,极目远眺,天地间春雨霏霏,欲远还近,侧耳听雨,仿佛禅语依稀。如练的赣江拥着翠浪奔涌北去。瞬时,一股力量爆发出来。游人踏定山岩,深吸一口气,冲着天空大地、冲着春雨遮不住的空灵,猛烈的呼喊。

沐了千古僧俗的传诵,浴了大师理学的熏陶,通天岩造化成一方洞天福地,仙风不逝。她经风、经雨、经霜、经、经雷、经曝,端的好一派款款春姿。

二十年了,记忆中的古松古枫是否依然仙风傲立?山泉青荷是否依然在山坳中悄然唱和?我依然记得满壁的岩刻,斑驳沧桑的石窟,传奇的将军楼,神秘的禅寺,理学大师的遗风,还有孤傲在上的群玉阁,莫不牵住了我的心。

2012年2月25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2235/

通天岩印象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