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忘不了

2013-06-19 13:08 作者:蓝芳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童年,难忘的,它是人一生中最美妙的阶段,它让艰难尘世变成短暂天堂,不论在任何年代,它都是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有着桃花源般的境界。70后的童年,是闻着50后、60后的童年气息,看着80后、90后、00后的童年成长的一代人,模糊、清晰、全面、真实,作为70后,我很庆幸。共和国的儿童节,1949年至今,穿过不同的年代,经历短缺、质朴,直到今日的繁荣、新鲜。

50后,红旗下的第一代,共和国的同龄人。1949年出生的爸,正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一代人。1955年的一部儿童题材影片《祖国的花朵》,赋予了红色年代的儿童们“花朵”的专称。而电影中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经典传唱。新生国家所特有的激情和朝气,渗透在儿童蓬勃的血液当中,与此同时,共和国所经历的各种运动,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他们成长记忆中。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国卫生运动。“四害”,指的是麻雀、苍蝇、蚊子、老鼠。其中又以打麻雀、老鼠声势最为浩大。那是一场极其壮观的人民战争,儿童们作为小帮手,他们用弹弓,用笼子,用网,用敲击脸盆制造的噪音,去围剿麻雀。爸爸的捕鼠技能就是在这个时候锻炼出来的保留节目,小时候,亲见爸爸晚上在屋厅堂,摆起捕鼠“鸿门宴”,把家里平时用的大面案支架起来,下面洒了一地粮食,第二天,我们一睁眼,十几只大老鼠毙命于厅堂,被爸爸拾掇在了箩头筐里,至今,仍然佩服爸爸的捕鼠能耐。爸爸妈妈还吃过大锅饭。1958年,农村的孩子高兴地跟着父母走到公社食堂,吃起大锅饭。猪一头一头地杀掉,孩子们可以吃个饱。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可以吃的东西太少。妈妈说,她小时候上过幼儿园,让我这个没上过幼儿园的70后农村小朋友,羡慕了好一阵后,就随着她的继续描述,头摇的像拨浪鼓,那样的幼儿园我还是别上吧!一到开饭时,他们就举起小碗,喊着管理幼儿园的“奶奶,盛饭。”稀饭喝下肚后,等不到下一顿开饭,就又饿了。他们还经常去捡拾地里遗留下来的粮食,去山上挖野菜。在这个年代的末期,到处矗立起炼铁炉,孩子们去拾煤渣,顺便看叔伯们从炉子里运出一坨一坨的废铁破铜。而这些疙瘩,原料可能是孩子们家里的大铁锅、铜门环,或者爷爷洗脚用的铜盆。

60后,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的一代,属于我家小姑姑、小叔叔的童年时代。我叫红领巾,就从他们开始的。他们肚子再饥饿,也不会在放学路上去偷地里的蔬菜瓜果。小学课本里刘文学勇斗地主的小英雄事迹,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社会主义儿童教育的道德情操培养上相当过硬。“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儿歌,就诞生在这个时期,是这个时代的儿童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是1963年孩子们开始接受的新偶像。“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作文写的也千篇一律,大都是看到地里一头猪,赶出来,看到一只鸡,赶出来,只要是能想起来的家畜、家禽侵犯地里的庄稼,就亦真亦假地编写出来,末了,还不忘了写上一句,今天,真是一个有意义的一天。小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大人们经常说的关于写作文的笑话,一个女同学,写多了做好事的作文,江郎早已才尽,就写了一篇“上学了,放学了,吃饭了,上学了,放学了,吃饭了,睡觉了。”的作文,来应付老师,老师批示:“了了了,了字写的太多了,下次少写点,就好了。”

70后,哈哈,属于我的童年时代。小时候,十分迷恋“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经常学着里面的小姑娘奶声奶气的童音:“小喇叭开始(戏)广播了”,不厌其烦,觉得那个声音如此天籁。听着孙进修爷爷、董浩叔叔讲的那些故事,就像吃了蜜一般,幸福陶醉地沉浸其中,能高兴一整天。连环画“小人书”,盛行在学校、家庭的每个角落里,如《鸡毛信》、《小旗手》、《赤胆忠心》等。主题流行音乐是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偶然,也会听到李谷一的歌曲《泉水叮咚》,电影《带手铐的旅客》中的主题曲“送战友”。一次,在城市里上卫校的小姑姑带来一首台湾的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她专门请来高中时的女同学来家里练习教唱,没等她的女同学学会,我早已学会了,就飞门出去唱给小伙们听,原来歌曲可以唱的这样好听。物资依旧贫乏,但心情快乐的。“冰糕三分”的叫卖声,是对我舌尖的最大诱惑,跟着妈妈进城探望在城里上班的爸爸,走在大街上,望着老奶奶手推的铁车里放着的几个竹子外壳的暖瓶,脚就像被钉子钉住了似的,挪不动脚步,走不动了。这时候,妈妈就会给我买上一支,闻着浓浓的奶香味、吃到口里冰凉的感觉,那真叫一个解馋。一次,老奶奶依旧小心翼翼地掀开布包着的暖瓶木塞盖子,一股奶香的香气就窜入了我的鼻腔。她刚拿出一支冰棍,在递入妈妈手里的一瞬间,冰棍“啪”地一下,摔在了地上,碎了一地,妈妈却笑了,她付了两支冰棍的钱给老奶奶,却得到了一支冰棍。事后,她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很高兴的样子,她说,冰棍是用真正的牛奶做的,所以才那么容易化。一有机会照相,妈妈是不容错过的。一次,她领着我和妹妹在麦稍黄的地头,让邻村一个照相的,给我们姊妹俩拍照,黑白照片,硬是用彩色将我们的脸蛋染得桃红桃红的,衣服也染了颜色。我们女孩踢毽子、抓石子、跳橡皮筋,男孩打弹子、滚铁环、掏窝,从28加重自行车的大梁下套腿蹬骑,呼啸而过,神奇十足。看到军绿色的卡车行驶在乡间的土路上,高高扬起的尘土,也挡不住我们追赶的欢笑声。还有,当过家家,把棕红色的土从高处滑下来,当面磨,把石片插在石头墙的缝里当锅做饭,用石头垒成沙发家俱;环绕村子的一条小河沟,在水多的日,涨河水了,游泳、下河摸鱼,便成了我们这些孩子要干的活了。亲历的童年趣事,讲上三天三也讲个不完,好了,收起吧!该说人家80后的童年了。

80后,改革开放的一代人,我弟弟的童年。最幸福的童年,花样年华,万花筒的生活。孩子的群体习性浓厚,不像稍后时代的独生子女那样的孤独感,于此年代成长的孩子,有相对自在的空间,相对密切的人际交往,政治上对孩子们的关照也明显减弱。那是大人们在忙着打破大锅饭,忙着改革开放,下岗、下海,商业海潮渐次弥漫。手腕上五元钱一块电子表,足足能使孩子们故意捋开衣袖炫耀一阵子。与此同时,港台的娱乐产品也大规模登陆中国内地。邓丽君,这个响亮的名字、外形美丽的姑娘,连同她甜美优柔的歌声风靡、席卷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直到今日,仍然经久不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邓氏经典”,若邓小姐地下有知,也当欣慰瞑目,含笑九泉了。每当夜幕降临,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粤语主题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声音响起,哪怕是刚端起饭碗,也会搁下,赶紧地凑到电视机前,夹在人缝里,露出个小脑袋,盯着看完,意犹未尽地渴盼着再一个夜幕降临后的此时。同样在孩子们心中有份量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扮演主角的翁美玲、黄日华的经典古装扮相不干胶,贴满了书包、文具盒、笔记本。听说翁美玲自杀了,孩子们觉得很惋惜,那么美丽的黄蓉就这样说没就没了,可惜啊!动画片《变形金刚》是男孩子们的最爱,《花仙子》是女孩子们心底的七色花。民俗味道浓郁的主流零食,烤红薯、玉米香酥棒、爆米花、藕粉、麦乳精等。爷爷买了一个玉米膨化机,一开电闸,玉米粒倒入漏斗里,眼睁睁看着那玩意神奇地喷吐出来的玉米香酥棒,滋滋不停地,一会儿功夫, 就能装一编织袋,爷爷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这位找到致富门路的老年人,鼓动村里年轻人来批发,把玉米香酥棒拿到庙会、集市上换成钱,留作娶媳妇用。我和妹妹、弟弟则是免费恣意地饱口福,感觉比别的孩子们幸福。弟弟是家里受宠的男孩,把麦乳精瓶子抱在怀里,手抓着吃,弄得满脸、满手都是,猴手、猴脸的样子,他属猴。他还学孙悟空,把手搭在额头,眨巴着眼睛,眼观六路。有时,他还学电影上的人物打上一套猴拳,自己杜撰的多些,小孩子是记不住套路的,花拳绣腿地秀秀而已。尽管,以后成长起来的80后年轻人,受到社会的种种质疑,也有80后出书鸣不平,《80后惹谁了》,这是后话,但他们的童年时代是无忧无虑的,是健康成长的一代人。

90后,孤独感空前强烈,我叔叔、姑姑家孩子们的童年。竞争压力使负担在升级。独生子女是一个因素,新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是又一个因素。孩子们面对电视媒介,接触到大量的成人信息或准成人信息,从而早熟。常听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懂事早,不像我们那时候,傻乎乎的。在网络世界,真实的社会身份被隐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很容易就在网络世界中提前成熟,童年的特征及乐趣也随之消失。报课外辅导“特长”班,进行各种技艺培训:钢琴、舞蹈、国际象棋、书法、绘画……就像“紧箍咒”,绑架束缚着孩子们的童年,压力山大。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孩子,与相当数量相对不富裕的孩子,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个大城市孩子的“六一”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而西北贫困地区的孩子则是一双白球鞋。因此,叔叔、姑姑经常会对他们的孩子说,知足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一样的童年;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一样的小时候。我们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 刘现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98395/

忘不了的评论 (共 8 条)

  • 纤纤柳絮
  • 剑客
  • 杨科
  • 婉约
  • 歆言文墨文学网
  • 疯狂侠客88
  • 依儿
  • 着墨
    着墨 审核通过并说 回忆起童年,很多快乐的事情一下子涌进了脑海,总是觉得现在的小孩子实在是太枯燥了,生活中少了很多乐趣,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这也是我们大人需要关注的话题。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