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谁来捐助?─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随想

2013-06-14 13:21 作者:大书蠹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13广东省高考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接受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是施舍,拒绝了。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谁来捐助?─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随想

看到这则材料,思考了良久,对三家受捐的态度,做了如下的揣想,如果排除掉各家自身的经济状况因素,不以恶意来揣度各家心理的话。

甲家高兴而心怀感激接受捐助,说明他们对捐助这种行为的认可,对受捐这种行为并不感到羞耻或尴尬。这其实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

乙家犹豫不决,虽然接受捐助,但表示一定会偿还,说明他们把这次捐助当成了借款,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们不想欠人一个大情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丙家把这次捐助当成了施舍,直接拒绝,不能说他们思想落后,只能说捐助人的这种做法有欠妥之处,容易造成误解。

在当下的中国,捐助正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一系列丑闻的发生,让人看到了这个本该是一方净土的领域,却正被权势、铜臭所侵蚀,源源不断地发出腐臭的气味。

遍观域内,强捐骗捐横行,挪用侵吞肆虐。打着捐款的名义招摇撞骗,利用捐助之名,行谋利扬名之实,将广大民众对捐款机构仅有的一点信心消耗殆尽,以致红十字基金会被看成了罪恶的渊薮,岂不让人痛心!

在这种情况下,广东高考作文题祭出“捐助”的话题,可以说是适逢其时。直面现实,不回避,不逢迎,让广大考生能够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思考,积极建言,这是一种多么可喜的进步呀。

其实,现代意义的捐助对于合理进行“第三次分配”,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形成的社会压力,促进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好的制度的建立,可以让受捐人不再有更多的顾虑,不再因接受捐助而产生过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坦然地接受各种必要的捐助,同时也避免了捐助人在面对受捐者时所遭遇的种种尴尬。

如果我们的政府,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进行改革,放宽注册条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完善制度建设,积极进行引导,面对出现的问题,能够主动应对解决,而不是推诿扯皮,让“郭美美”事件持续发酵,产生蝴蝶效应,那么,我们的捐助事业,就一定能从低谷中走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近几年来,广东的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出了许多新的路子,因此作为全国慈善发展的高地,将慈善议题镶嵌进高考作文,不只对广东,对全国来说都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但愿这样的作文题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昙花一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88299/

谁来捐助?─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随想的评论 (共 1 条)

  • 疯狂侠客88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