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谈艺术与现实的碰撞

2013-06-09 11:20 作者:古古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漫谈艺术与现实的碰撞

赖 建 青

文艺创作是落笔开篇难,而要结好尾则更难。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电视剧,题目叫《狙击生死线》,对剧情到没有留下特别深的印象,而剧情的结尾却比较特殊,令人难忘。

电视剧《狙击生死线》剧情中,有一个主角是女医生林儿,她有一次意外地被歹徒挟持为人质,公安特警队的狙击手韩光开枪打死歹徒救出了林冬儿。在被解救的经历和后来的交往中,林冬儿对韩光机智勇敢的英姿与气质产生了强烈的敬慕,并深深地上了他,为此而断然拒绝了深爱着自己的同事王欣医生。后来国际恐怖组织为了破坏世界经济论坛,派出杀手暗杀参加论坛的重要人物,韩光和特警队的战友们负责论坛的保卫。为给暗杀扫清障碍,国际恐怖组织要除掉韩光,于是便设下圈套陷害他,令他被公安部门怀疑是一起杀人案的重大嫌疑人,并将他列为A级通缉犯;同时国际恐怖组织为进一步控制韩光,又派出杀手绑架了林冬儿。在被绑架的过程中,林冬儿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被解救出来时而一度精神失常。这次惨痛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林冬儿对爱情的态度,她认识到“女人需要的爱情不是陪伴在英雄或偶像的身边,而是要一个真正爱自己的男人一起过平淡的生活。”

在电视剧的尾声中,痛定思痛的林冬儿拒绝了胜利归来的韩光,决定与深爱着自己的王欣共度一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样的结局会让很多人感到遗憾,美女配英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结局会更完美。可我认为艺术的结尾未必都要完美,这样的结局更贴近生活,更切合实际也就更为真实。

平凡的社会,平凡的人,真正能经得起残酷甚至是惨烈考验、真正能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而牺牲一切的英雄毕竟是少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英雄。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但不是完全的复制照搬,它可以高于生活,也就是要反映人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和憧憬,因此很多文艺作品都会把结局创作的更完美:跌宕起伏的后面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惊险危难之后是“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误解猜忌后面是“真相大白”……不太完美的结局人们往往会难以接受。

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部著名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作者阿瑟•柯南道尔在书中塑造了一个著名侦探福尔摩斯,他用逻辑思维的推理破了许多疑难奇案,福尔摩斯的形象得到普遍的喜爱,该书畅销于世界。柯南道尔写了三卷,在第三卷最后一篇安排了福尔摩斯与匪首搏斗撕打时一起掉下万丈深渊的情节作为结局。没想到第三卷出版后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抗议,片似的信件从世界各地飞来,纷纷指责柯南道尔不该让福尔摩斯死去。迫于读者的强大压力,柯南道尔只好又拿起笔,编造了福尔摩斯在掉下悬崖时幸运地被一棵长在峭壁上的松树托住,死里逃生的情节,然后继续创作,让福尔摩斯活着,方才平息了读者们的愤怒。

无独有偶,在中国文坛上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20世纪60年代初,作家雪克创作出版了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长篇小说《战斗的青》,小说中作家成功地塑造了许凤、秀芬和小曼3个抗日女英雄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惨烈和牺牲。然而,小说以3个抗日女英雄壮烈牺牲作为结尾,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不满,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表示抗议。

作者和出版社编辑经过慎重考虑,在小说第二次印刷出版时,将结尾改成在刑场的3个抗日女英雄被及时赶到的八路军救出,完美的结局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

英雄不会死,是不现实的;英雄不能死,是群众的期望。

艺术与现实永远在碰撞,艺术是现实的升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75717/

漫谈艺术与现实的碰撞的评论 (共 4 条)

  • 今生依梦
  • 疯狂侠客88
  • 婉约
  • 浅笔抒写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