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醉翁亭”记

2013-06-02 09:56 作者:追风的人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滁之西南,有一山,名曰“琅琊”。山峰林立,绵延数十里。古人欧阳修有“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慕其名而往之。

乘火车由洛抵滁州北,早晨七点一刻下车。转乘公交11路半个小时即达琅琊山风景区。滁州为皖的东部,紧靠长江,距古都南京也仅半个小时车程。购票进景区,一路上多遇是晨练者而归,看表后才知不足八点,此日是周六,可见滁人勤练不辍,老幼皆为。

沿古道前行,右侧坡上为琅琊榆,左侧近是竹林、水杉等,远点便是沟壑小溪了。前些日刚有过,山道上还有一丝凉意,但这对于晨练是相当宜人的。欣赏着左右的繁木林荫,不大功夫来到一座院前,上名曰“野芳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为此园吧,经右侧拱圆门道通内,映入眼线如影视里般的后花园。如上书一样曲径通幽,茂密的植物,高低不一,大小不等。较远处一假山,有一小桥连接,流水而过,顿步一亭台。假山上几只不得名的儿在鸣响,池塘内金鱼成队形般自由游弋。环顾一周向左走,正对的跨院前一男子在认真的打拳,略绕几步而过,恐叨扰于人。路过长长的走廊,石墙上篆刻着古今文人骚客及达官显贵们所题所临摹所镌刻之碑文。为何琅琊山这方圆不过百十里惹得众人而往呢?不得其解。

出园信然前行,约十几分钟即到醉翁亭。一座蓝砖瓦砌起的围墙,看上去不是很旧,似是年代不远。应台阶而上,再转过屏风墙右边入眼的便是欧公笔下的醉翁亭了。第一眼感觉亭子很小,小到自己用手机都难以把整个亭子拍下来。破损的柱子上掉了的漆色,反倒是柱子被人摸的锃亮。上书匾额上有苏轼为题的名“醉翁亭”,当时还不解为何是苏轼所题呢,回来网上一查原来他们是忘年交,常以文会友,皆为北宋时期文坛耀眼的双星。亭子真的小的都不足以留念些什么,与学生时代课本上自己幻想中的醉翁亭差距实属难以言表。呵呵。。。后堂为二贤堂,是滁州后人为纪念王禹偁(chen)和欧阳修两位知州而建。堂内有欧阳修的手迹照片及资料,墙上挂有“朋党论”和“醉翁亭”条幅。出堂往左,青石台阶,古树参天,青砖瓦院。右手上为“意在亭”,意在亭是滁州知州卢洪仿东晋王羲之的“曲水流觞”在南太仆寺少卿毛鹏建的“皆亭”基础上凿石引水而建。左手池塘中“影香亭”,此为另一位知州王赐魁因能看到古梅的倒影闻到梅香故改“影香亭”。北侧一棵千年古梅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所栽,后面为“古梅亭”,像如此这般的亭台多其难数。继续向西,有欧公祠。祠内有一“醒心斋”,刻有乾隆时期的琅琊山振山之宝“欧阳修像”,以及北宋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为欧公撰写的祭文;还有明朝时滁州十二景,及北宋以来几十位名人对其的评价。园内依山造势,藤蔓回廊,园林风格别样,睹景视物感受着一代文学巨匠欧阳修的气息。

回到青石古道上,漫步林间,阳光渐渐射进来,没有一丝热意,甚是舒爽。前行不远,遇一石刻“琅琊山”,是乔石所题。依指示牌右侧往,约十分钟便是欧阳修纪念馆。馆内东西两院,先入东侧,右边是山体,山上郁郁葱葱,山体上密密麻麻各色字体刻上去的文字。山石不远处又是一亭,亭子周五水系环绕,亭内三三两两之人在此小酣。左边一座庄重的建筑便是欧阳公馆,匾额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字。馆内有欧公塑像,及介绍欧公生平的几十副壁画。细细观瞻。品味着欧公一生为人,为政,为学,为文的人格魅力。迈步出堂,亭廊壁上镶刻的尽是历代名家的碑刻。右边的院子好似还未建好,尽数铁将军把门,只好作罢。

出了欧公馆原路折回,走不远见有人不断从一小道上下来,上前打听,此路也可上山,是为当地人晨练的小路。不作停留开始上山,一路枝繁叶茂,小道仅容的下一人单行,两人都要摩肩。背包爬山确实是热,背后和包在一起不透气汗都散步了,走了一段把包放在前胸才算好点。刚开始爬山时候有三个男子在我后面老远看到我从小路上来便跟着来了,渐渐的他们三个超过了我,还一路小跑,有点故意超我的意思。呵呵,人家空手仅拿一杯水,我背个包也不轻的慢慢的就看不到他们了。吸取了去年爬华山的教训,再也不敢使劲猛走猛跑了,不紧不慢的稳步前行。走了也不知道多久见一亭子,名曰“回马亭”,赶紧坐上去休息一下。这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正好照在亭子边。把包放下,喝点水吃点东西,来的时候妈刚给买了双凉鞋顺着带上,鞋子一换凉爽多了。休息十多分钟继续走,走了不一会就看到那三个男子在一大青石上抽烟休息,呵呵,跟他们相视一笑接着走。路上人很少,隔很久才会碰到一个或两个。向人家一打听到南天门还早着呢,得先到岔路口。最可笑的是遇到一中年男子,我说“师傅到岔路口还有多远,二十分钟能到吧?”人家开始说“差不多吧”后来说“照你这速度早着呢,半个小时也不一定到”。我只有咧咧嘴一笑之,走走喝点水,累了看看远处山梁上的风景,真的风轻云淡,空气真的很好。树木稀少的地方太阳渐渐的照射的更加炙热了,看看表十一点已过。前面有个很小的岔口,这一路上都没有岔口的,也不知是不这个路口随即左转。又行不远听到有人嬉戏言语了,好似是到景区了吧。一打听南天门就在不远,心里稍稍安慰啊。绿树成荫的道上,伫立起一座牌坊上书“南天门”,越过几十级台阶,进入南天门。路口左侧碧霞宫,右侧会峰阁。登上会峰阁视野开阔,远处山势走向一目了然。城市楼宇尽收眼底。凉风袭来,怎一个“美”字了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旋即下山,行进不大功夫。得见一寺庙,是为无梁殿。据说此殿没有一根木头全系砖石砌成,可惜庙门紧闭也无缘目睹真容,继而继下山去。不足百步即是琅琊寺。入寺须攀登很多级台阶才到宝殿跟前,绕过庙堂穿过长廊来到祗园。祗园是佛家圣洁之地,一棵松参天入云,古寺静坐其前。曲径通幽,在此打坐诵读诗经的那些空门中人想必是另外的一种修为吧。

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烧香拜佛的,参观拍照的,络绎不绝。独自一人的旅行,感受这琅琊古道的厚重,思绪着人生的百味。。。

下山的是青石直路没有了台阶,走起来轻松多。不到半个小时看见前方处有一湖清水,有指示牌“深秀湖”。五月的天雨水不大,沟壑小溪小的不能再小,可湖水依旧相当清澈。静静的沿着湖边边走边欣赏着,走到一地势低处,坐在湖边轻踩湖水,凉兮兮的,好不惬意。

就这样还是沿着青石铺就的琅琊古道,步伐矫健的游走在这风景秀丽的琅琊山。不多时就折回了那个写有“琅琊山”的岔口,又用了不足半个小时就回到了景区大门处。

再见了,琅琊山!再见,醉翁亭!

此行,不虚此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43043/

“醉翁亭”记的评论 (共 4 条)

  • 雪儿
  • 杨科
  • 婉约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