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宋人魏野的《题壁绝句》

2012-01-02 11:30 作者:心空了然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魏野,字仲先,宋初著名隐士之一。他“嗜吟咏,不求闻达”。宋真宗派人召见他,他却“闭户踰垣而遁”。他不是那种“身居南山,心存魏阙”的伪处士,而是一个真隐者。其诗“平朴寻常,不事虚语”,但在当时却名震遐迩。据说契丹国“喜诵魏野诗”,曾派人向宋真宗求索他的《草堂集》。他咏寇准诗有“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之句,致使北国使臣为之打听“谁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可见其诗影响之大。

《题壁绝句》: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苏绣户中?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得碧纱笼。

添苏,当时京城的名妓。绣户,犹言香闺,女子所居之处。红袖,女子的红色衣袖。据《靑箱杂记》载:魏野与寇准曾同游陕州某佛寺,两人各有留题。后来再度同游,见寇准诗已全用碧纱笼护,而魏野诗却“尘昏满壁”,无人顾惜。幸同游一官妓,颇为慧敏,当即用红袖拂之。于是魏野解嘲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寇准听后大笑不已。碧纱笼,用碧色轻纱笼护,表示珍惜。据《唐摭言》记载:唐朝人王播,年少时孤贫无依,曾栖身扬州惠昭寺,靠寺僧施舍为生。平时寺内先打钟后吃饭,和尚讨厌他,就先吃饭再打钟,让他挨了饿。后来他任淮南节度使,开府扬州,重游惠昭寺,见旧时所题诗句已全用碧纱笼护完好。于是题诗云:“上堂才了各西东,惭愧阇梨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拂面,而今始得碧纱笼。”明朝人来集之还为此专门写了《碧纱笼》戏曲。

这首诗确是“平朴寻常,不事虚语”的代表作。透过此诗,可以窥见当时人情世态的一斑。

据《湘山续录》记载:魏野的好友孙仅做了京兆尹,曾寄诗给魏野,谈了些府内的情况。魏野和诗云“见说添苏亚苏小(南齐名妓,才貌无双),随轩应是佩珊珊”。孙仅很宠添苏便对她说,魏处士把你和苏小相比,你以为如何?添苏说,处士诗名盛天下,经他这一贬,我实在不能与苏小相比了。孙仅很高兴,便将魏野的诗赠送给她。添苏虽未见过魏野,但很倾慕其人,得了他的诗,如获至宝,专门请一位书法家用大字写在堂壁上。以“炫鬻于人”。这件事一天之内便传遍了京城。不久,魏野因事去到汴京,有好事者便暗中约他到添苏家,却不通报姓名。添苏见魏野其貌不扬,举止粗俗,就冷眼相待。魏野抬头忽然看见堂壁上的诗,添苏趁机介绍说,这是魏处士的见誉之作。魏野不搭理她,要过一枝笔,蘸饱墨汁,在原诗旁写下了这首诗。添苏此时才恍然大悟,此人便是魏处士。于是赶紧改容谢罪,盛情款待他。

诗的前两句,来过明知故问,借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一个“狂”字,表现了他桀骜的性格。后二句是若讽若谕,希望对方不要徒慕虚荣,图名而失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全诗的洋洋得意之情,绝非寻常人所能道。一般人若没有魏处士的盛名,没有颇有权势的朋友,便只会遭白眼,受冷淡,徒唤奈何了。这种冷暖世态,古今中外,处处皆然,故此诗亦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赞赞赞赞

转载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编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9378/

宋人魏野的《题壁绝句》的评论 (共 11 条)

  • 仰.望
  • 剑客
  • 无不为之
  • 今生依梦
  • Yearn°忆水若寒ゞ
  • 赛飞
  • 灵修
  • 七郎
  • 风过无痕
  • 山虎
  • 三角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