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妈妈和立夏节

2013-05-06 14:10 作者:涟漪疏影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天又是立了。立夏过后,就是生命最旺盛、最鼎盛、最灿烂的时候。也是天气最毒辣的时候,有时太阳晒得人软软的,拖不动脚。所以我们那立夏有一定要吃竹笋的风俗,说吃了竹笋就有力气了。

妈妈离开我们那天也是立夏,也是五月五号,离今天整整五年了。五年里,关于妈妈的记忆从没有离开过。

妈妈离开我们时还不到五十六岁。头发虽花白了,但是我总觉得妈妈比起其他同龄的人来说是较年轻的。我们从没想过她就在这样“年轻”的时候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那个折磨她、伤害她一生而又不舍的世界。就这样走完了那么短短的、匆匆的一生。于我相伴也就二十五年的光景。按理说正是享福的好时候:子女大了,独立了,自己就不用那么操劳了。可是妈妈终究还是享不了福,丢下我们走了。妈妈离开我们时并没什么征兆。那年立夏,妈妈说:“现在日子轻松点,没那么多活了,立夏去摘些花来做点粑粑吃吧!”一切准备齐全,只等妈妈的做好便可以吃了。但是不曾想,就在妈妈准备做的时候,端着芝麻碗的手一抖便倒在了地上,便不肯起来。也许是那天妈妈来不及吃竹笋就倒下,所以没有力气再爬起来了。

妈妈从小生活就很苦,生在“芙蓉立在秋江上”的时候,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所有苦难——吃不上、穿不上......妈妈说她很小就进了大食堂,每餐只有小半碗稀饭,差一点就饿死了。后来解放了大食堂,便是没日没的干活。小小年纪要承担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农活:田里的插秧、打谷、挑草,地里种地、除草,上山放牛带砍柴,家里做饭、喂猪、洗衣。只要是当时农家的所有活妈妈都会做、都得做。这点一直延续到了那个立夏节。还听说外婆生了姨过后实在不堪生活重迫把姨扔了,幸而是太婆发现捡了起来。从此妈妈的生活就更苦了,干完活回家就是带弟弟妹妹

在那个重男轻女(最主要是没钱供不起所有孩子)的年代,每个女孩都免不了遭受或多后少的偏视。妈妈到了念书的年级,作为女孩便是无缘了。但幸而当时开办了夜校,可以供白天忙于干活的人们识一些文化。妈妈也去了,但到了第三晚上夜校里再没有了妈妈的影子,晚上也是不得闲的,当小妈妈,做女工等等,就这样妈妈成了文盲。每每妈妈后来说起那句:“一大家子人吃饭,唯独叫我读书。”眼里充满的总是羡慕的神情,而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这句经典的话出自大舅舅之口。妈妈说当时家里就大舅舅一个男孩,当然希望他能好好读读,以便将来有些出息。于是舅舅成了“一大家子人吃饭,唯独叫我读书”的人。可是舅舅似乎并不喜欢这个特殊的待遇,但又不敢公然反对,当然反对也是无效的。但舅舅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就是天天清早都照常去上学,下午照常按时放学回家。过了一个星期,突然老师来家访,问:“你家王@@怎么了?去哪里了?怎么这么久不去学校上课?”听到这话,全家都说去学校了。但老师坚持说不在。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舅舅是出去“上学”了,但是人根本不去学校——他逃学了。太外公也不马上找到舅舅责怪,他要找到确实的证据。第二天,舅舅照常提着书篮去上学。太外公便悄悄跟着,走到一片竹林,舅舅把装书的篮子挂在树上,自己就在那片竹林里玩耍,等到看到对面的山路上一个个的学生放学回家时,自己也提着篮子“放学”回家了。回到家太外公气得火冒三丈,拿起棍子就打。舅舅趁机就跑,太外公于是追着打了几个坡岭。最后在全家的“批斗会”上,舅舅就说出了这一句让妈妈和二姨妈无比羡慕和难过的话。但后来舅舅确实为这句“经典”后悔了。有几次舅舅来我家喝了点酒都和妈妈说:“妹,早知道我那时候好好读书就好了。”听后妈妈总是笑笑说:“那是你总觉得读书很累。”但妈妈从不怨外婆她们偏心,只是说生在了那个不好的年代,不是她一个,是很多很多像她一样的女生都这样。后来妈妈就经常给我们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她心里的希望。

妈妈很坚强。特别是她经历的那些苦难,想来也是极少人才有的。 妈妈在十五岁那年就下了聘,却直到二十一岁才出嫁。妈妈说下聘早是因为婆家这边去那边会买些糖果去,那样就能吃到糖果了。我是不相信这样的“道理”的。妈妈却总是笑笑。出嫁后,妈妈有了两个哥哥。本来打算这辈子就这样四口之家,安安乐乐,了此终生。可是命运总是不随人愿的。妈妈出嫁没几年,那人便一病三年,最后撒手不管。留下两个哥哥,其间大哥哥被江湖郎中拐走。妈妈没文化,除了哭,除了无奈却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报了案,把那个曾经被妈妈信任的郎中抓了起来。但公安的人说,要自己去筹钱来,他们才会去找、去破案。妈妈没钱,自己不会造,亲戚没钱借,便想到了自己劳动所积下的粮食,于是想拿出自己的大米去卖。可是那个大哥哥的亲爷爷不准妈妈卖米来去找他。说妈妈要是拿米出去卖就说妈妈偷米,叫人把妈妈捆去队里。妈妈害怕,想到要是自己怎么样了,家里的一个病人还有一个哥哥该怎么办呢?从此大哥哥就这样失去了。不久后大哥哥的爸也不在了,那个家就更待不下去了。后来妈妈嫁给了穷得叮当响的爸爸,又有了我们三个。妈妈曾经把那个二哥接了过来,但那个老人怕长大了回去分财产就硬拉了回去。二哥哥说不想回去,但妈妈“害怕”大队和捆,只好无奈的看着他哭着被拉回去。在妈妈生我做月子时,那个哥哥也被他们漠视不在了,这是三天后妈妈才知道的。妈妈哭着要去看看,幸而被一位伯母拦住了:“你现在回去做什么?小娃死了就埋了,你要去扒开看吗?”每次妈妈说起这些看似平静,但心里是怎样一种苦呢?我知道,我的奶奶也不是一个善茬儿,而是一个泼辣跋扈的懒老太。她不仅不喜欢妈妈,连我们都不像是她的亲孙子。妈妈受尽了那边的折磨,又跳进了这个火坑。但是妈妈从没想过放弃生活,放弃我们。为了我们妈妈硬是含着委屈、痛苦和泪水挺了下来。妈妈说:“那时要是懂得,我要是读些书也不会这样吃苦了,你的舅舅那么多,都不敢出来说一句话。我也不怕死,也不是怕那个怪老头,而是怕还活在身边的人。”为此,我经常祈祷,愿妈妈长寿,我一定让妈妈安享晚年,弥补此前所受的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妈妈的生活除了干活就是干活,除了劳累还是劳累。好像她就是为干活而生的一样。别人至少过年过节可以休息一下,妈妈却不能;我们可以一年买一套新衣,妈妈却不能;别人可以经常去赶集,妈妈却不能;节我们可以去外婆家,但妈妈还是不能。而这些不能的理由就是舍不得放下活路(活)。有一次妈妈问我:“电视里说的菠萝是什么样儿的?”听了,我的鼻子一酸说:“明天赶集买一个来给你看看。”等我买回来妈妈看了说:“就是这样的,我在街上看到过啊。等明年暑假回来你陪我去街上买件衣服吧。”我说:“现在就可以去,我有几个月的工资了。”“等暖和了再去,好试一下,以前在地摊上买的从没试过,从没一件合身的,不是大就是小。”其实我知道那不合身的理由,是因为妈妈比三姨瘦,小姨比妈妈高。

“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和妈妈都准备好了。可是上天却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更没有给妈妈机会。没给她穿上一次自己亲自试穿的合身的衣服的机会;没给我们能像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去街上帮我们买衣服那样能带妈妈上街帮她买衣服的机会。就连妈妈最后一次穿的衣服也是不能先试穿的。因为妈妈还“年轻”所以没有提早试穿寿衣的机会。而我们从未准备过的事却悄悄的为我们“准备”了。春节刚过,我们为了以后能更多的带妈妈去“买衣服”的机会,都回去上班找“机会”了。在我刚刚回到学校不久时,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接到电话赶了一天,回到家“迎接”我的是躺着的妈妈,永远躺着的妈妈。她那么平和,那么安静,静得只有我的哭声。不管我哭破了喉咙,哭哑了嗓子,哭瞎了眼睛,妈妈总是躺着,不曾起来劝劝我、关心我要保护身子。她还是依然躺着。我叫她、扶她、拉她,她不答应,不肯起。还是真切地、固执的、决然的躺在木板上 。我知道妈妈是再也不肯起来的了;是再也不愿管我们的了。也许妈妈太苦了,太累了。她想休息,想永远长久的休息。她不再有负担和责任了。可是妈妈再苦再累,让她休息的机会除了我们不需要任何人来给。偏偏上天要多管闲事替我们给了,给得那么彻底,那么突然,同时也带走了我们所有的机会,不留一点余地。

妈妈一辈子劳苦,等到我们刚刚有能力为她减轻一些负担的时候,她却匆匆离我们而去了。不再负担我们,不再让我们“负担”了。而卸下这“负担”的地方留下那条深深的伤痕却永远也愈合不了了。

今天又是立夏节了,入夏一切就变得更葱茏,更苍翠了。我却害怕这夏天,因为害怕凋零的到来。五年里五次夏后的凋零,曾是多少片片黄叶的哭泣?就如我这五年有多少次见妈妈,多少次打湿了枕头一样。妈妈,这是你此前曾想到过的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24953/

妈妈和立夏节的评论 (共 9 条)

  • 王鹏
  • 疯狂侠客88
  • 浅笔抒写
  • 纤纤柳絮
  • 婉约
  • 剑客
  • 雪儿
  • 岁月如歌
  • 着墨
    着墨 审核通过并说 每个妈妈都非常伟大,母亲的爱是我们难以估量的,总比我们以为的多。愿天下母亲都有孝顺的孩子,安享幸福的晚年。也希望儿女们能够多关心一下老人,珍惜每一刻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