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2011-12-27 13:01 作者:1324961224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了!雨丝细细密密随风摇摆,急切而又热烈。凭窗远眺,天地间茫茫一片,万物沉浸其中安然陶醉。间或点缀零星的伞花,生动醒目。这样的时刻应该写点什么的。是的!一直对雨情有独钟,喜欢雨天的安静,喜欢看雨滴打在石阶上绽放出晶莹的水花,亦喜欢雨中流动着的那股淡淡的伤感的味道。

前两天回老家,整理出一堆学生时代的书信,有几十封的样子。信封有些已经被虫子咬碎,落满了灰尘。不过里面的信纸完好,真是万幸。我如获至宝,一封一封的摆弄:拍掉尘埃,抖落残渣,捋平,分类。老公不理解,直呼“扔了吧”,我自然不肯。他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一文不值的破烂书信勾起了我多少甜蜜的或者酸涩的回忆

一封一封的细细品读,一个一个鲜活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这个地址应该是她的!淡蓝色的夹克衫上布满了大朵大朵的白色花瓣,一条粉紫色的裤子,一双白色浅口布鞋,齐耳的短发,脸颊上点缀着几条可的小血丝。这是她在我脑海中永久定格的印象。从小缺失父爱的她,善良淳朴,性格温和,自尊自爱。那时的我年少轻狂,特立独行,像一头懵懂的小鹿到处乱撞。可奇怪的是反差如此大的两个人,彼时却好的跟一个人似地。每次当我的叛逆肆虐泛滥的时候,看到的肯定是她焦急的一脸无辜,就像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一样无所适从。那时是初中,十五六岁的样子,年轻的不可理喻,感情好的也不可理喻,单纯的不掺杂任何因素,喜怒哀乐都是一式双份的。那时的我们唱《我的未来不是》,喜欢收集翁美玲的彩色贴纸,喜欢用精美的笔记本抄写那个年代风靡的流行歌曲。

中考后,我们各自到了异地求学,这些书信也是那时留下的。思想依旧简单、透明,彼此互相交流新的学习生活。再后来,我们各奔东西踏进了社会,期间种种原因让我们失去了联系,只是偶尔从同学那里能获取到有关她的只言片语。没有她的消息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多么希望能够再见到她呀!尽管我们的感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但我相信当年的点点滴滴依然会成为我们共同的回忆,挥之不去。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

那一年的天注定是没有色彩的,伤感并且惆怅。任性贪玩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的中考成绩惨不忍睹。妈妈托人把我送到了这所学校。尽管我是那么的不情愿,可报到那天,学校广播喇叭里传出的《小芳》的旋律还是感染了我。那时她们已经比我早到了一天,可这有什么关系呢?陌生的环境并没有加深我们之间的隔阂,几颗年轻的心却因为莫名的兴奋,迅速的相识相知:梳着马尾辫的老大,经常一本正经的抿着个嘴儿,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那先天的搞笑基因,成为我们时常调侃的对象;身材挺拔的老二是个运动健将,像个男孩子一样,跑起来比兔子还快;老三是我,老四就是她了,一个端庄大方,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和一对许晴式的迷人小酒窝的漂亮女生,仅仅比我小了寥寥几个月便被我占尽了便宜。四个如花一样的女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那时的我们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嬉戏,一张桌子吃饭,一个寝室休息,就连上厕所都要结伴同行。形影不离的我们一度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时候,寒暑假是我们一直都很纠结的一件事情,既期盼又懊恼。期盼的是终于可以享受漫长的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了;懊恼的是为什么要让我们分开四十天那么久。那时的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没有手机,更不要说电脑了,不过还好,我们可以写信,一个假期你来我往的互相写几封信,日子在书写与等待中也就不知不觉的滑过去了。这样的日子我们度过了一年,悠闲而又满足。一年后,她在家人的安排下提前离开了学校,到另一个城市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不舍和无奈。她走后不久就给我们打来了电话,三言两语之后是片刻的沉寂,正纳闷儿着,电话那头却传来了光头李进的《你在他乡还好吗》那忧郁的旋律,我的眼睛立马就起了雾。这个挨千刀的,怎么可以如此的煽情?思念的闸门顷刻间泄洪,再也不受控制。她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随信给我寄来了二十块钱,和两枚一元的硬币。那时候硬币是稀奇物,并不多见,这两枚硬币因此被我珍藏了好久都不舍得花掉。二十块钱在当时也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是我们都不是富裕人家的孩子,每个月的军饷也是有限的,二十块钱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是她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我从她的信中能够体会到那种要立刻与我们分享的迫切的兴奋的心情

这之后,写信依然是我们维系感情的主打,她说她工作的不易,我们聊我们心里的烦恼。每次一接到她的来信,我都是迫不及待的打开,每一次的来信也都被她用心的折叠成各种精美的样式。读她的信成了我们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刻意描摹的笔迹,情真意切的问候,纯洁质朴的语言,无不是那个年代最典型的代表和最无价的瑰宝。

如今,我们身在同一个城市,为了前途各自奔波,偶尔也会打个电话互相诉诉苦。她还是那么漂亮,流年岁月将她打磨成了一个优雅知性的魅力女人。我们也早已摒弃了书信往来,取而代之的是网上聊天,快捷而又具体。只是闲暇时,我依然会念起那段快乐的难忘的青葱岁月。不知她,或者她们,是否还记得?

雨丝毫没有停的意思!我还在一点一点的梳理着那些过往记忆。这一封是他写的,一个鼻子上长满了俏皮的小雀斑的淘气男生;这一封是她,中途转到另外一所学校而令我们的友谊半路夭折的女生;这一封一看笔迹就是他,中学毕业后念了中专,如今也在这座城市打拼的我曾经的“铁哥们儿”;那一封是他的;这一封……还有这几封,不能不说的,我的一个表姐,如今远在异国他乡,为了自己的理想孤身作战,独自漂泊。

她大我五岁,成熟理性,聪明漂亮,崇尚完美。那一年她还在上大学,因为从小生活在一个严谨的家庭环境中,她的人生轨迹循规蹈矩,失去了偏离的可能。她的来信中流露更多的是不甘与挣扎。大学毕业后,她也彷徨过,但最终还是抓住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冲破家庭的束缚,远渡重洋求学就业。期间,她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努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不可否认的是,她成功了。她是坚韧的,持之以恒的毅力是我自叹不如的。我常常在想,月圆的时候,她会不会想家?寂寞的时候,她会不会泪流?从她出国后,我们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这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也有心灵上的。但我还是想祝福她,毕竟我们曾经是那么要好的姐妹。

雨终于停了。雨水洗刷过的空气是那么通透,那么清新。我也读完了最后一封信,心中隐隐的有一种叫做疼痛的东西在作祟。始终不明白,在通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高科技充溢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貌似更近了,可心与心却为何离的越来越远?刻意筑起的心墙挡住了信任的脚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想这肯定不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初衷,只是渐愈繁杂的世风人情迷了我们的一双慧眼。

回忆真是一味良药,可以让空虚灵魂得到充分的医治与净化。我想,这些书信我一定会永久的保存下去。岁月的风霜会让它们泛黄,会给它们打上时光的烙印。但是只要它们存在我就会视若珍宝。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会尽力的邀约信中的好友,藤椅香茗,小酌轻饮,谈笑风生,一起翻阅青的痕迹,一同缅怀逝去的那些年、那些事……

只是不知道,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会等我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99901/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