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峪狮子茅棚

2011-12-18 12:46 作者:心如止水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大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峪”从字面上看就是山中的谷地,可是当你听说“大峪狮子茅棚”这个地名时是不是觉得很好奇。上星期三,驴群的领队通知我,星期六到大峪狮子茅棚。一听这名字我着实想了半天,我只知道秦岭里面有老虎,可从来没有听说秦岭山上还有狮子。“狮子茅棚”莫非是狮子居住过的地方。星期六一大早,我怀着好奇心跟其他九个驴友一同前往大峪。司机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与电影演员张国有几分想象,大伙都叫他帅哥。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初的早上,阳光依然灿烂,只是没有了天的威力。在冬阳下,仍感到阵阵寒意。行道树的叶子并没有落光,它们三三两两地挂在树枝上,不愿亲吻大地。灰白的天空下,秦岭山顶的白隐约可见,被太阳光照射得闪闪发亮。车行驶了大约四十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大峪。进了峪口,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宽阔的水域。堤坝上“大峪水库”四个鲜红的大字豁然醒目。刚下过,库里的水位上涨了许多,水面平静得仿佛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绿玉。右侧的山崖象刀劈似的,直插水里。我们的车沿着水库左侧的山路绕着山脚缓缓前行,司机年龄不大可车开得很老练,平稳。山路弯道很多,我们在车上又说又笑,感觉不到一点颠簸,不知不觉就到了狮子茅棚。

冬天,山里真是寒冷。山风刮在人的脸上,象针扎似的疼痛。山路冻得硬邦邦的,踩在上面刺刺直响。我们穿得都是厚底的登山鞋,就这踩在冰冷的沙石路上,脚下也难免打滑。山路崎岖,拔高的路段比较多。大家小心翼翼,谁也不敢怠慢,一路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上到半山腰,“雪!大家快看雪!”走在前面的光光兴奋地叫起来。我们抬头仰望,只见不远处裸露的岩石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大家一阵欢喜。“终于看到雪了”。我们加快了步伐,顾不得寒冷,刚才喊叫要休息的我也来了精神。越往上走,积雪越厚。一堆一堆的白雪把整个山坡装点的奇丽壮观。洁白的雪,绿绿的树,巍峨的群山,蓝蓝的天空。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以前只是在电影画面上看到过。“雪拥蓝关”的景象又一次浮现在脑海。我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那些古代大诗人。他们的生活条件一定没有现在方便,上山的装备也没有现在齐全。为什么能写出留芳千古的诗句。看来物质条件的优越并不能代表精神世界的强大。韩愈一纸《论佛骨表》,惹怒了怕死的唐宪宗,被贬广州潮州。路过蓝天县的蓝天关,写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我难以想象当时的诗人是怎样一种心境:忧郁,悲愤,还是无奈。不管政治上怎样落魄,不能挡住诗人内心的激情。看来内心的强大,能抵御外在任何不幸,遭遇,困难。

此时路面已被皑皑白雪覆盖,只听见脚下“咯吱,咯吱”地响。岩石上悬挂着粗大的冰柱,像千万支倒挂的宝剑,晶莹剔透。有的堆积在一起,远远望去像盛开的雪莲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的大家赞叹不已,纷纷驻足欣赏。美的女人,在透亮的冰柱前穿着红的,绿的鲜艳的冲锋衣,有的掘臀翘首,有的抬腿挺胸,摆着各种姿势争先恐后留影,拍照,为这这神奇,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姿色。接下来的山路让大家望而却步。一边是深渊,一边是峭壁,脚下是覆盖积雪的一尺来宽的台阶。我们都没有戴冰爪,红霞还穿的是旅游鞋。犹豫再三,我们五位女友还是听从领队的劝告,返身下山。

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回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脚下的雪有的已经融化,有的发亮被游人踩得踏踏实实,特别得滑,一不留神,就被滑倒。红霞穿的旅游鞋,个子又高,重心不稳,在领队的再三呵护下摔倒三次。频繁的摔跤,提醒我们脚下小心再小心。可是大家的玩心不减。我们找了一处有阳光,积雪较厚的地方休息。领队小蔡,像个孩子似的盘腿坐在雪上,双手捧起洁白的积雪,含情脉脉地嚷着给他照相。我们一会儿打起了雪仗,一会儿把雪球抛向天空。雪粒透过阳光,朦朦胧胧像少女的纱裙,从天缓缓而降。大家张开双臂,欢呼着,高叫者,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这洁白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再一次被净化得一尘不染。难怪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把爬山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为此付出了生命。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虚伪,能使人回归到大自然的宁静,真实。不一会就到了山脚。回头望望爬到半山腰的群山,我不免有些遗憾:无限风光在险峰。山顶的风光一定比山腰的还要壮观。

狮子茅棚一游,没有看到茅棚,更没有碰见狮子。而我收获的是快乐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73057/

大峪狮子茅棚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