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虽走,茶未凉——走近个色的朱镕基

2011-12-03 11:16 作者:艺菊人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走茶凉”这句俗语,用在朱镕基身上并不适合,他自2003年从国务院总理职位上卸任离休,一直深居简出,很少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生活十分低调,但对他的褒贬仍然持续不断。他是前五任国务院总理中最具争议的一位(他的前任争议最小,因其平庸)。这源于他的个色。他的与众不同,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平民出身,跌宕的经历

1928年朱镕基出生于湖南长沙,虽是皇室后裔(朱元璋的一个儿子封为长沙王,朱镕基是其后代),但到他的祖父时已沦为平民。朱镕基出生时背父(是遗腹子),十岁丧母,是他的三伯父朱学方将其抚养教育成人。他天资聪颖,读书勤苦,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曽任学生会主席。1951年7月大学毕业,赴东北参加工作,后又调入北京市政府,再转国家计委。他从一般工作人员干起,凭能力和业绩升任副处长。1958年响应号召,帮助领导整风,提出正确建议。后整风转为反右,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和公职,监督劳动改造。1962年,第一次摘帽,恢复公职,内部控制使用。1978年底,获彻底改正,恢复党籍,调国家社科院,后转入国家经委。1987年11月,中共13大,选举朱镕基为中央候补委员,任经委主任。不久调上海市任市长。1991年就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生产办公室主任,主抓财经金融。1998年,任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从基层一步步升至国务院总理。既没有红色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不是靠父辈的高官提携,也不靠拍马、买官(这是他最嫉恨的)。全凭真才实干,这在没有“高起点”的一介平民来说,是多么不容易。

二、勇于改革,敢于担当

凤凰网最近有一段评论朱镕基的话说:“在他进入核心领导层的十余年间里,中国从改革的迟滞期走向改革的活跃期……事实上,那些年也是中国出台改革措施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中国经济发展由此从困顿中重获生机,并为胡温时代奠定了基础。”这每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都触动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改革的成败关乎国家的命运。如果没有勇于担当的果敢精神,是很难下此决心的。朱镕基在面对记者的提问,不无悲壮地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西不复还。”的决绝气概!改革就是破旧创新,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就要冒风险。朱镕基的改革新政策有以下内容:财税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企业制度,住房制度,物价体制等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无一不触动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大多为权贵阶层,他们极力反对朱镕基。比如在物价体制未改革前实行的是双轨制,同样物资,计划内外的价格相差很大,有人凭借权力可以办“批条”,这些批条,一转手就能赚许多,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物价改为单轨以后,没有计划内外之分了,全凭市场供求来调节,特权用不上了,发财的道堵上了,他们能不恨死朱镕基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朱镕基的改革新政基本上是成功的,最大的成功就是规避了两次世界金融风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实现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软着陆。当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留下了一些遗憾,没有完全兑现当初确定的目标,尤其是上千万企业职工的下岗待业,造成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因此,朱镕基招来了骂声一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些骂他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朱镕基的清正廉洁,他的改革纯系为国为民着想,绝没有夹带个人私货。

三、清正廉明,铁腕反贪

1989年8月,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在日本友人的一再要求下为上海与大阪结成友好城市15周年举办的书法交流题写了“清正廉明,录以自勉”的题词。足见清正廉明这四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为官清正廉洁,为人正大光明。作为题词,既自勉,又励人。

清的反面是浊,正的反面是邪,廉的反面是贪,明的反面是昏。古往今来,中国人恨的是浊邪昏贪之官,敬的是“包青天”、“海青天”。在今日的官场上要找出当代的包青天来,几稀,而朱镕基近之。

在老百姓眼中,朱镕基是一位清正廉明、威望很高、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的好总理。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曾伟志对朱镕基的评价是:“清官,腐败分子的阎王爷。”

朱镕基在任上海市长期间,在一次反腐工作会议上这样说:“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以表明反腐的决心。他常说的一句古代名言是:“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求我能,而求我公。”他嫉恶如仇,不仅发下狠话,而是真抓实干,连破几起大案要案,贪官们一时惶惶不安,有人主动去投案,上交脏款。有个赃官在案发前听说朱镕基找他去谈话,竟然吓得尿湿了裤子。朱镕基在主政国务院时,抓了几起震惊中外的大要案。1998年以来,一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仅查处的省部级干部就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成克杰,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等20余人。

在反走私两起大要案(广东湛江走私案,厦门远华走私案)中,查处职务犯罪人员600多人,其中近30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就包括了与大走私犯赖昌星称兄道弟并充当其保护伞的前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

当然,这反腐的功绩不能全记在朱镕基一个人的功劳簿上,这其中离不开中央领导集体的决定与支持。

四、刚正不阿、敢吐真言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在中国官场上最注重一个“圆”字,处事要圆,说话更要圆,这样做不留把柄,不用担当。而朱镕基的各色就表现在表里一致,里外都是“方”的,不像有些官员崇尚“外圆内方”。朱镕基头角峥嵘,刚正不阿,敢说敢干,性如烈火,嫉恶如仇。他在清华百年校庆之时与部分师生谈话,就直言不讳地表达对大学扩招的不满,对新闻宣传中弄虚作假的反感。他说,我每天七点准时看中央台,看他们胡说些什么。这与他在任时为《焦点访谈》栏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借鉴,改革尖兵”的崇真恶假的精神相一致的,那就是说,新闻宣传要代表群众说话,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这样只能讲真话,不能胡说。否则,政府如何借鉴?

与众不同的朱镕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且听他自己在卸任前说的几句话吧:“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说,朱镕基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在庆祝建国60周年大游行时,记者只给朱镕基一个不到一秒的镜头,但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会记住这个个色的清官前总理的。

(附记:部分资料参考《解密朱镕基》一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40051/

人虽走,茶未凉——走近个色的朱镕基的评论 (共 3 条)

  • 木子三皮猪
  • 赛飞
  • 老百姓
    老百姓 审核通过并说 清者自清,浊者必浊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