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土布之美

2011-10-18 20:23 作者:木子桥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土布之美

把从原野里采摘回来的棉花经过轧弹成皮棉之后,母亲便日日守望着这份居家必备的温暖。

先是搓成花捻子。皮棉被扯成片状,然后用细木棍擀面一样,把棉花做成圆条,然后整整齐齐地码在筐子里。白雪白的空心捻子,多少次被童年的我,好奇地当做望远镜,巴望门前的山路。

在昏黄的油灯下,母亲端坐在那辆祖母留下的纺车前,把一个一个的花捻子连绵不断地抽拉成细线,纺成线陀螺。我时常和母亲同用一盏油灯,或看书或写字。时不时痴望母亲优雅的动作和母亲留在背后墙上皮影一样的镜头,那每晚每晚的镜头真正幻化成了我灵魂深处的记忆。母亲辛苦劳作,是在印证她深父亲,深爱着她的儿女和家庭。美丽的母亲的眼里充满了对生活近乎奢侈的憧憬。

浆线的过程、打筒的过程、经布的过程,在织布这个手工工艺中,每道都是精细的程序,我做为母亲的帮手,每每参与其中,享受劳动的愉悦。母亲织布的每道工序令我叹为观止。在我眼中母亲不是在织布,而是在绘制生命的画卷,每一件织品,都是她的艺术作品。

母亲在织机上游走,织机发出唧唧复唧唧的声响,木梭来回在时空中穿行。像父亲一生钟爱他的土地一样,土布是母亲的田园。在这片田园里母亲可以让不同颜色的纬线变幻出旖旎的世界。土布的美丽,它粗糙多彩的平面,扎实的手感,总让我无数次眷恋,无数次顾盼。在这些经纬纵横的阡陌上,像是感受民歌与粮食的真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把织布机子、纺车、缯绳、绞棍、育筒、木梭这些与织布有关的物件,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取出来,在今天仍然可以做为精美的木艺。而母亲每花两三年的时间,织出来的一匹土布,我不敢说它一定就像云锦,但后来对诗的许多感觉,或许在那时,就被母亲无意地织在她的土布里。

织好的布匹会在一个个黄道吉日里从织机上整段地砍下,舍若是单纯的白色,便会被送到染坊染成各色,以深蓝和黑色居多。有时数量少时,母亲也会亲自熬了汤料来染作和浆晒。

母亲织的土布有多长,我对乡土的感觉就有多长。

母亲无疑是勤奋善良农妇。她手底下会出活儿,忙完织布机上的活儿,那双很会裁剪的手,又要忙碌我们的衣裳了。

我心里幻想:土布,剪子,母亲的手,三种不同的物象,都在母亲的目光下,变幻出一件件遮蔽我们身体的衣裳。她那时就像裁剪着云朵,就像缝补着一块块土地。母亲真实的心态,也就是让我们穿得体面一点,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

她飞针走线,阳光有多细密,母亲的心,就有多细密。现在想想当时的母亲的神色,悟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很随意的心境。她知道父亲一生是下力的人,常年把柴捆背在身上,要不是那一层衣裳,脊梁上都会磨出茧子来。因此,要把织得最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总把织出的稍细的彩条的方格状的土布,为孩子们缝制新衣。乡村人穿衣,也有乡村人的审美标准,就是耐看,方便。那时的生活状况,也顾不了多少,只要一年四时觉着不饥、不冷也就是天意了。

能穿上土布做成的新衣服,该是我童年中最大的幸福。土布还会用来做成被里子,再买一个缎子被面,套上新棉花,就是给我们兄弟姊妹最好的结婚礼物。

最喜欢穿的鞋子是母亲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先是梳洗麻和破布用面浆子抿成鞈白,然后用土布一层层地糊然后就用大针一针一针地纳成带有图案的鞋底,再把鞋底和新布做成的鞋帮缝到一起。母亲做成的新布鞋总是一嘟噜一嘟噜地挂在床头的墙上,逢年过节,出门走亲戚,母亲总是让我们换上一双新鞋。别人见了,都会夸母亲的手艺的精巧。如今市场上所买的老北京布鞋一定采用了这样的工序,要不怎么会有和童年一样的舒适的感觉,只不过在价格上,高得怕人。

土布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凉,与肌肤亲和力极强。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它朴实无华,淡泊悠然,抛去了刻意的华丽装饰,是现代繁华都市人之最爱,它处处散发着纯朴、简约,但又不失时尚,就像汩汩流淌的田园小诗,令人身体健康、心旷神怡。在当今社会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它所具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显得尤为珍贵。

在我灵魂的祖国,总有我急于靠岸的张望。怀想过去,吃红薯和蒸野菜的饭食,玩泥巴捉知了的游戏,穿土布衣服在村口炫耀的兴致,温暖依旧。从这些温暖中,我读懂了什么是朴实,什么是本色。

今天人们穿戴了各式各样的服饰,比起童年的土布衣,土布里子的棉被,土布做的鞋子要华丽得多。但土布做为一种工艺,做为一种怀念,足以让我一生珍惜土布带来的温暖时光。

母亲带给我的土布之美,让我贫瘠的一生,毫不吝啬的度量母亲留在我身上的温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21982/

土布之美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