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需“拿来”习需“主义”

2011-08-20 19:48 作者:大江斜横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眼见帝国列强凭借着自己的先进科学技术到处横行,他们野蛮的军事侵略,疯狂的经济渗透,也给落后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使得他忧心如焚,他本着救国济民的思想,慷慨激昂地提出了“拿来义”,向国人呐喊,激励国人勇敢地伸出“拿来”之手,向一切进步学习,向先进的敌人学习。鲁迅先生的呐喊激发了无数国志士的热情,启发了他们的智慧,许多进步青年纷纷漂洋过海,忍辱负重,学成而归,为后来的新中国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使得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开始蒸蒸日上。钱学深,钱三强,梁思礼,华罗庚,朱光亚……这些科学巨匠们正是依靠他们智慧的“拿来”之手从西方取来了真经—“普渡众生”,造福后人。

今天,生活在和平安定环境中的年轻学子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生存和发展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终生学习已然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学子们面对着蕴玉怀珠的书山学海,志在成才,有所作为,就不能等闲视之,坐以待送而是应该积极地伸出智慧的拿来之手,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掘取知识的精髓。

谈到学习,感慨于学子们的勤奋辛苦,我也不惭于步鲁迅先生的芳踪向你们大声说一声:请伸出你们智慧的“拿来”之手,以拿来的精神去接受一切给与,去继承中外文化遗产;去开辟,去求索,创造出自己人生新的天地。

关于拿来主义的真谛,鲁迅先生已经谈得十分透彻。没有“拿来”,得到的知识不能成为新知识,没有“拿来”,继承的文化不能成为新文化,没有“拿来主义”精神的人,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时代新人。因为是“拿来”的知识,那就意味着已然经过了自己的眼光和思想的辨伪求真,去粗取精的淘选。所以拿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更多的是智慧,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同时正因为是拿来的,而不是坐享其成,任何东西都会使我们明白其来之不易,因而知道它其中的价值,就会懂得珍惜,学会爱护。因为是拿来,自然会在行为的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因为“拿来”的,你才能够更加娴熟的驾驭你所得到的知识,你也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主人。

“拿来”是一种大勇大智,没有“拿来主义”精神的人就很难在自己的人生事业上大有作为。“拿来”是一种辛劳付出,没有“拿来主义”精神的人就很难真正的拥有财富。这正像一位白手创业发家致富的父亲,他把自己的万贯家产留给他坐享其成的儿子,儿子就会不学无术,坐吃山空。也许你会认为是万贯家产葬送了儿子的前程,但如果这万贯家产是儿子自己奋斗创业得到的,那又将如何?“得之不难,失之必易,惟艰难得之者,才能兢业相守。”事通一理。学习亦是如此。著名的科学家钱三强就曾指出:“知识是靠自己抓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在学习中,如果知识是自己积极主动“拿来”的,而不是教给的,那么你对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想真正得到知识财富,培养见识,提高能力,就必须有“拿来主义”的精神。也只有在求知的实践中才能锻炼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练就慧眼,善于鉴别。“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一个人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脑髓,去辨别,去选择,不轻信,敢质疑,勇探索,求发现,这样就必然能够得到知识的真谛至理,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根本上的提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量正在以爆炸性的方式猛增,不管是在治学还是求学的过程中,如果不加辨别的一味的兼收并蓄,那么你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向知识的宝藏伸出“拿来”之手。而要以“拿来主义”对待一切,那么就必须做到,一要敢,要敢于怀疑,大胆想象,敢于求异,敢于取舍;二要善,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善于探索,善于创新。惟其如此知识才能不断更新,思想才能不断获得进步,自己才能在激进的社会洪流逐浪出新而不被淹没。

在科学上,求真是最为重要而可贵的精神。重实践,讲事实;不轻信,不盲从。在伽利略之前,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深信不疑,而伽利略却没有因循前辈的学说,而是经过了认真的观察和多次的实验,去证明自己的质疑,归正前人的错误理论。他靠的正是拿来主义精神,而不是像别人那样轻易的接受别人的创见,才使自己获得了真理,超越了前人。

“拿来”是一种付出,亦是一种收获。“拿来”就是要求我们自己走上前,认真辨别,伸出智慧之手,精心采撷。“拿来”不是坐享其成,“拿来”也不是全盘接受,“拿来”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一种实践。惟其拿而需要勇于进取,惟其拿而需要选择辨别,惟其拿而需要深入实地。惟其拿而后才会知其难与易,解其甘与苦;惟其拿而才会劳有所获,劳有所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很不讲理的,没来由的发出一些怀疑,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比如,他突然会一整天沉迷在2+2为什么会等于4这样一类的“简单”问题中。在他周围的人看来真是有些不可理喻。然而正是靠的这种精神,他才发现了别人不能发现的奥秘,有了别人不能有的创造发明,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一步进一步的接近了真理的本源。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拿来主义”中的精义。“拿”就是要穷本追源,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原由本末,使知识真正的化为己有。事实上,一些看似很简单的法则的背后却凝结着前人艰辛的劳动,在今天,我们都是习惯性的欣然接受,而不加怀疑,这样的接受自然就肤浅了些。有道是“一信一疑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我们在今天学习的时候,如果能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和“拿来”的方法去学习一切而不是轻易地遵从,那么知识的要义,自然的奥秘就会向我们显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在未来我们也许就不会再感叹杰出人才为什么不能在国人中涌现。

在我们现代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大力提倡和实施“拿来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培育学生使其具有善于穷源追本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自然就会不断的深入下去,求得真知,索得至理。中外的科学巨匠们不无同感的多一致认为,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寻源问本,得其源而获无穷,然而才能用之不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会让书本的知识鲜活起来。理论不是来源于实际吗。事实上,在我们探求理论知识来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把知识已经还原回到了客观的实际生活。理论知识如鱼,实际生活似水。理论回到实际,如鱼得水,鱼就水而活,离水而枯。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知识鲜活的一面,那么他们就不会再觉得知识的枯燥乏味,相反会觉得知识中充满了生趣,因此而易于对知识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乐之不倦的去追求不止。这样既学活了知识,又灵活了他们的头脑。活学,自然能够活用,这样就做到了学以致用。

求学、求知,在人生治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的积累新知,探求真知,丰富哲思,练就灼见,才会培养形成创造性的能力。因为拥有了这种能力的人就好比找到了打开知识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他在困难的面前却能爆发出挑战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时侯会显得游刃有余。而这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无疑需要的是“拿来主义”的精神。为此愿我们的学子们在学习中也当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应该缩手缩脚。因为有了拿来主义的精神,才会练就拿云的身手。

流行的东西已经过时了,这是美国前一些时的一句流行语。确乎时代的脚步已经让我们兴叹,在社会的发展变化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这已是我们迫在眉睫应该思考的问题。

年轻的学子们,要做时代的领潮者,知识的主人,希望大家能够用“拿来主义”的精神来武装自己,伸出智慧的“拿来”之手,在学新知识的时候要勇于“拿来”,做知识的主人,在温习的时候要持有“主义”,独辟蹊径。学习不但需要把知识化为己有,更要敢于不断创新,别开新路,集各家之长,自成一家,以无畏的“拿来”身手去学习继承,以敢为的“主义”精神来开拓创造,开辟科学的新领域,完成科学的新革命,在时代的大潮中泛流击楫,独领风气之先,笑傲千古之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55216/

学需“拿来”习需“主义”的评论 (共 1 条)

  • 紫鸢
    紫鸢 推荐阅读并说 文友好,发文记得自动排版下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