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埙

2008-10-09 11:47 作者:汪建中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初次听到埙声,是在很多年前一个万籁俱寂的深。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埙,只是觉得这声音很奇怪,长一声短一声的,呜呜咽咽,从夜的深处隐隐传来,像是怨妇在孤灯下悲戚地哭。

由于是月黑风急,还由于隔得较远,这呜咽的声音就格外使人发冷、发怵,不由得从窗口伸出半个脑袋,向那哀婉的哭声处张望。张望了片刻后,除了一片凄冷的黑,依然是黑。缩回脑袋后就想,这深更半夜的,究竟是谁在哭?他又在哭谁?

大约两年后,在一个民间艺人那里我才知道,那不是哭声,是一种叫埙的乐器演奏时发出的乐声。

埙演奏出的,是音乐,但这音乐声实在是像哭。尤其是在半夜三更,又恰逢月黑风急、灯火凋敝、人迹稀少。在这样的夜晚,如果你正独自穿越一片阴冷的坟地,突然从墓碑后传来凄凉的埙声,我想,你一定会觉得是鬼在哭泣。在阴森的坟地里,在呜咽的声音中,即便不被吓死,也会被吓得个半疯。

幻觉的狰狞,听觉的恐怖,环境的阴森,如果这些全都重叠在了一起,再强健的灵魂,也都经不起摧残和折磨。

因此,我实在不理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发明埙这种乐器。他们发明这种乐器,是要模仿鬼哭狼嚎,还是要演绎心头的阴森之气?是为了吓人,还是吓己?但是,吓人吓己这又哪里是音乐的本义?音乐,它是心灵的鸡汤,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滋补心灵、激扬生命,即便使人疯狂,那也是快乐和自由所至,绝对不是为了把人带向地狱,去接受妖魔鬼怪那萧杀之声的折磨。然而,埙,似乎就在竭力营造着这样一种地狱般的情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认识的那个民间艺人,一头疯乱的长发下露出半张奇瘦的长脸,他演奏埙的时候喜欢在极其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透过门缝看他演奏,实在不是什么享受,给人的感觉犹如是一具僵尸跪在地上呜呜咽咽地长哭。当他从这种妖魔状态回到人的状态时,我就问他为什么要沉迷于如此的境界?其实,他自己都难以回答清楚,冲着你咧嘴一笑,而这笑在疯乱的长发后又是那么地古怪。他吹埙已有多年,因此我感到,他的整个精神状态和生命形态已经被埙声弄得阴气沉沉、异常悲凉,在他的人生坐标里,似乎不再有活泼、开朗、阳光这样的元素,有的全是埙声与昏暗的灯光所营建出的幽灵般的灵魂,阴森森地游荡在半夜三更里。

从这个民间艺人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古人的影子。他们当初发明埙的时候,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还是一片未开的洪荒,所以必须要用一种相应的声音来与之匹配?是不是因为当时灾难太多,到处都是惨象,因此要用这样一种声音来召唤死难者飘散的灵魂?是不是因为路太远、山太高、水太长而日月星辰又过于虚幻,因此才用埙的声音来勾勒出心头的落寞与悲怆?是不是天地有太多难以破译的迷团,人世有太多不可确定的变数,所以古人就用这样的声音来与天地对话,与岁月沟通?即便上述这些疑问全都成立,但是,能够表达思想和心境的乐器实在是太多,随便拿一件都足以开启心灵、倾述衷肠,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这种叫埙的乐器,并为我们作着千年的长哭?

据说古人吹奏埙的地方,大多非常奇怪,不是在荒野里,就是在古墙下,稍稍有一点暖意和诗意的地方,也是在昏鸦出没的老树下进行。而这样的老树,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再被埙声缠绕,就更是一种凄凉与阴森的所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真不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刻意用埙声来接通阴沉、演绎凄楚、描绘荒凉。最不能理解的是,古代的帝王还把这样一种凄惨的音乐引进皇宫,叫满朝文武都来在这鬼哭的声音中作陶醉之状。一个把幽灵的呻吟当作音乐来欣赏的国君,其心态,实在是有违天子的风度与使命。对于这样的君王,我就在想,你在坐江山的时候,就热气腾腾地搞建设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让鬼哭似的埙声在中国的大地作千年回荡?这样的声音,对一个崇尚热闹与喜庆的民族来讲,是不是在泼冷水?或者,在消磨斗志、冷却热肠?

但是,现在看来,上面这一切对于埙的理解,不过是一些表象的认识,粗陋的判断,完全没有从历史文化的纵深度去领悟埙的真正价值和深刻内涵。

改变我对埙的偏颇认识的,还是我的那位民间艺人,是他的一句话,让我把埙重新作了一次仔细的审视,深入的打量。

那位民间艺人说:天下很多乐器都是用来把玩和消遣的,惟有埙,是用来沉思的。

听他这样说,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的这句话已经超越了一个艺人的范畴,进入了哲学的领域。

是不是音乐抵达的最深处,就是哲学和宗教?如果是,真正能够直接抵达的,正如那位民间艺人所说,恐怕惟有埙了。

埙的声音,沉稳、低回、含蓄、凄楚而又悲凉。这样的声音,应该是思想者灵魂和精神的写照。他们不仅用埙陶冶情怀,更多的是用它表达语言以外和文字以外的深刻思想。而这样的思想,不需要繁杂的词汇,只需几个音符,气沉丹田,然后把埙紧贴唇边,就够淋漓尽致地表达。而这种表达又是那么含蓄,含蓄到只能心领神会,只能心照不宣。

埙的演奏家们把思想旋律化了,把哲学音符化了,把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一腔落寞的抱负音乐化了,在秋风凄迷的夜晚,以一种貌似哭的的声音,释放着心中的块垒和喉头的不快。于是,那呜呜咽咽的声音,便缠缠绕绕着自家的后园,又飘向园子外更广阔的天地。

2008年10月8日于弄月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5087/

听埙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