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滦河水悠悠

2008-09-03 22:01 作者:西风6868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X届文学培训班是在市文联的小会议室进行的。临海县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高林、晓叶以及另外三名业余作者。??这是一间70平米左右的房间,座落在整座大楼的一角,但出入却很方便:因为它在二层,门前拐角就是楼道,能够灵便的上楼下楼;从楼道口开始向南向东都是长长的走廊可以通向其他的房间。??小会议室装饰得非常典雅。房间中部靠前的方位是一张茶色的圆形转角桌面,内置好看的盆景、鲜花;桌边是一排素色单人沙发椅,沙发椅的后面,还有两排茶色单面桌椅以备人多的时候再用。房间的西北角是一个空调,东面、南面墙上分别是一幅山水画和一个布置精美的学习园地,而房间的西面、北面都是宽大的塑钢玻璃窗,只是由于南面和东面墙壁没有窗户,采光稍受影响,室内略显昏暗了些。??培训班没有高林想象的那么隆重和正规,来参加培训的各县区的业余作者稀稀零零,他发现只有他们临海县来的人多些,但人数总共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一二位。而且,当他知道这次主讲教师是自己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熟知的任悠远任老师时,他不禁有些失落。他想:怎么会是他呢!??因为几次培训都是安排在周末进行的,所以没有其他的作家到班,只有任老师一人给大家谈创作。看着培训班冷清的样子,高林甚至觉得任老师组织这次培训似乎不是代表市文联,而只能代表他自己。他这么热心的真正原因也是高林始终无法搞清的一个谜。??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凤凰市知名的长篇小说作家,任老师能不计名利的为各县区的文学青年定期的培训和讲座,谈文学作品,谈个人体会,确实是在为凤凰文坛培养着一批文学的后备力量,难能可贵!这年头,包括作家在内,还有几人肯认同除自己之外的别人,有几人肯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和拿手好活儿拱手送给别人!??任老师看上去有五十岁上下年纪,白净的四方脸,一头不算稀疏的长长的头发由鬓角笼向脑后,露出宽宽的鬓角。坐在市文联的小会议室,高林看到任老师在向参加培训的所有人微笑致意,一脸的热情、随和。各县的学员都到齐了之后,他让大家找地方坐好,就开始了讲课。他讲的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米里亚姆•托尤斯的获得21世纪最佳外国小说入选作品《复杂的善意》。他的讲解不仅使在座的他们了解了《复杂的善意》这部书,而且悟到了诸如“深入的思考与观察”、“挖掘人内心深处的善与恶”、领悟了少女诺米,诺米之母、之父的“复杂的善意”以及“人活着的感悟——受苦和信仰……”同时感受到了任老师果真有一种作为文人的那种思考的深刻与近乎虔诚的对于纯文学作品的研读,并在潜心研读之后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脉搏与艺术特色,而这,确实是一般人所不能够做到的。??不过高林还是不能忘记十多年前他曾经有过的那一次“阵痛”,为此他还一度扔掉了自己曾是那么深的文学。他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是他把自己最衷情的一篇小说《滦河水悠悠》拿给自己一贯尊崇的任老师看,请他给指点指点。这篇小说描写的是生活在滦河边的一对男女超凡脱俗的爱情。他自己也感觉这篇小说写景绮丽,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活,堪称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没过几天就被任老师大刀阔斧的“砍杀”了,砍杀,使他的心血之作变得面目全非,以致于到了无法再下手修改的程度。那时的任老师已是市文联副主席,成名人物,也是包括高林在内的文学青年崇拜的偶像,能得到他的指点当是一种幸运!但或许是因为他的创作成绩斐然导致了他的自视过高,再也看不上其他人的作品?或者是真心的想通过修改作品而使之提高水平?谁知道呢!不过那次的大刀阔斧已经使年轻的高林心灰意冷,心头那股熊熊燃烧的痴迷文学的火花瞬间熄灭了!他有好长时间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嗨!莫非自己真的不是搞文学的料?!??那以后,他封锁了自己,不再与任老师以及其他文友交往,只在沉默中品味孤独,独自咽下过早凋落的文学苦果。这样以来孤陋寡闻自不必说,甚至叫不出任何一位凤凰城当红作家乃至在这十几年里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的名字!这咋能说得过去!还想在文学这道儿上混?能混出啥!??让他想不到的是:时隔多年,临海县又刮起了一股文学复兴之风,与他同龄的几位文友纷纷拿出积累多年的作品破茧而出了!呵!原来大家在这十几年里一直未曾停步!??高林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使他心头的火花复燃,他重新拿起了笔,不仅仅写诗写小小说写散文,还不可思议的写起了长篇。并且几个月下来,他竟然完成了一部反映滦河岸边乡俗民情的长篇小说《滦河水悠悠》!这是他在原来同名中篇小说基础上重新扩展完成的长篇。这不,活跃在临海县文坛的后起之秀晓叶看过这部书稿之后大喜,先是张罗着和他一同参加凤凰城第x期文学创作培训班,同时答应向凤凰市作协,向任老师推荐他的作品。??他向高林透露的这则消息极具诱惑力:凤凰城的知名作家要办一期文学培训班和专题讲座,以提高凤凰城各县区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水平和文学鉴赏力。同时,如果高林这篇《滦河水悠悠》小说稿能被看好,就能在凤凰文学杂志的长篇连载栏目发表,实现他多年的想,并且还能认识除任老师之外的凤凰城知名作家。??高林太需要有这么一次培训了!不仅仅是通过参加培训亲耳聆听凤凰城知名作家的教诲和专题讲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文学鉴赏力,而且还能从狭小的创作圈子里走出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是在临海县的小圈子里瞎扑腾,与闭门造车无异。甚至缺少与本县出名的文学前辈的正常沟通与交流。??“可是……任老师现在是市文联主席,有他掌舵,怕是不会看好我的作品吧!”他又想起了十几年前任老师对自己作品的砍杀,仍然心有余悸,他的潜意识里觉得尽管过去了十几年,他的作品也由原来的中篇变成了现在的长篇,也不见得会得到任老师的认可和赏识!他不敢说这是文人相轻,因为他的资历太浅,根本没有和知名作家平起平坐谈书论道的资格。不过这件事儿他从来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所以,小叶他们也就一无所知。??“没事儿!任老师很随和的!给他看看,或许真的一跑走红了呢!!”??“我知道他很随和!但是他……那好吧!”他还是没有说那次砍杀的事。于是按照培训会的时间安排,他们一同乘车来到了凤凰城,再一次聆听任老师的教诲。??凤凰城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了:那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以及更多的更加样式新颖拔地而起的楼群,沿街矗立的店铺,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都是那么似曾相识。难怪,从当年的挥斥方遒到现在的人到中年,他已无数次到过这里,当年的自学考试,后来的来此办事,哪怕是从这里一走而过,他都会睁大眼睛,发现这座城市新的改变,新的容颜。在文学领域,他也曾试图通过个人关系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在他看来极不光彩。他请一位在市委xx部xx科任科长的同乡xxx向凤凰文学推荐一下自己,同乡很热心的和编辑说了,编辑也满口答应说一定会考虑用一下他的作品。可是他足足等了一年也没有任何消息和动静。??小会议室里,任老师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只是任老师在综述与评价作品的同时,也似乎流露出一种对现代中国文学(是否包括他自己?)以及中国人特别是文化人群的阅读“浅层次”的失望。当然,这种失望是借外国文学界评价“中国没有文学作品”的话说出来的,是借另一部获奖的外国文学名著《深谷幽城》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8000册而仅仅卖出少许而终致大量沉积大蚀其本的现象说出来的,当然,也是通过对小叶的散文集《微浅草》与高林的《滦河水悠悠》的评价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想来,任老师是借两次培训的间隙阅读了晓叶和高林的作品,然后在培训后把晓叶和高林叫到身边。谈起两位的作品,他说晓叶的《微雨浅草》应该在人物的内在性格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挖掘。小叶笑笑说:“谢谢任老师!我的作品集有很多问题与不足。不过我感觉散文就是一种写情写景较为灵动的文体,不易对人物的性格内在做太多的挖掘”,而任说让他看看张承志的散文,说他的散文是中国最好的。??“那,任老师,您看这次我的作品咋样?是否有了点儿进步和看头儿?”在任老师稍稍停顿的当儿,高林赶紧上前询问。??“嗯!还行吧!不错了!你的小说的结构……也有这样写的!——就是说叙述语言、结构安排等。不过嘛……”,任老师顿了顿说,“确实,这几年你的进步不小!你的小说已经接近好作品了,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被‘骗’的技巧,没有营造浓厚的人文文化;缺乏对人物内心价值核心的深入考究。写出了人物‘做’了,却没有写出做的深意和内心的力量,思索的深刻体现……”??“接近”一词让高林一下子高兴起来。在向任老师告别之后他独自笑着,暗暗用手捏起五指自言自语:“接近,是不是就差这么一点儿?怎么变成这样儿?那突破这一点儿的关键在哪儿?!如果可以,他宁可再如十几年前一样被任老师“砍杀”一次,又一次。但看任老师似乎已无再帮人修改作品之意。高林琢磨着任老师说的这些话到底是啥意思,他忽然明显的感到:要让任老师推荐他的《滦河水悠悠》在《凤凰文学》发表,看来是不太可能,因为在任的眼里已经很少有什么年轻人的作品能达到令他满意并在凤凰文坛崭露头角,包括已经出书的晓叶等那几位。那么,从现实的角度,任老师就真的不能起到“伯乐”的作用了!他只相信自己,不再相信他人的创作个性与创作才能。??这样,去凤凰城听任老师的讲课就变得单纯了:只是为从一匹“百里马”变成“千里马”进行一次实质性的“充电”过程,而“打造创作平台”,遇到伯乐,则变成了一个梦想。??“算了!别报任何幻想了!你知道吗?凤凰文学现在正在连载的长篇小说,市政府专款拨付给编辑部八万元!都是关系户!你有再高的水平和绝好的作品又能怎么样!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世情儿!”晓叶说。??“真的?”??“真的!”??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半年之后。??“高林,你的长篇《滦河水悠悠》已通过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书稿交易笔会二审,你的作品将有资格参加在京举行的书稿交易笔会,有机会成为长篇小说签约作家,成为知名影视公司、文学刊物、出版社重点关注对象,其作品均有机会出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希望您于2008年x月xx日来京参加会议……”??“哈!太好了!我去!”看过精美的通知函,他兴高采烈地说。是的,人到中年的他要争一把了!他不想再依靠别人,只想凭自己的努力消灭那“一点儿”,为自己的文学之梦插上奋飞的羽翅!??加油!他对自己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3035/

滦河水悠悠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