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家

2011-06-16 16:23 作者:西里不糊涂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想家,常独自一人,在深人静时……十年前的我因谋生不得不离开了生我养我三十年的家。——我的老家,有我童年的欢歌,有我少年想,也有我初恋的泪水。在那泥土中有我洒下的青的热血和辛劳的汗水;在那热土上也有我收获的喜悦和失落的痛苦。……那一切似乎都遥远了,但仿佛就在眼前。

(一)

我的老家的小村庄紧捱着京杭大运河的东岸,离靠的最近的千年古镇也有五六里路。我童年记忆中的小村庄上,只有五六户人家,六七十人。男人在外做手艺(大都是木匠),女人在家农耕,每家每户都有三五个小孩,基本上相差不到八九岁,所以我们那时候伙伴特多。

庄台前有一条小河,从东南向西而去,然后在村西边猛然间来了个大转弯,向正北方向奔去,流淌很远很远后就连着古老的大运河,一直通向北京。当这条河到了庄台北面时,突然间分开一条支流向东,几乎同南面的河流方向平行,形成了一个口朝东方的“U"字形。这条河更像是母亲张开了双臂紧紧拥抱着整个村庄,此时的村庄就是她怀中的婴儿。

小河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澈的,(也是我们生活用水。)水清见底,有小鱼自由游荡。日里,是我们孩子的天然浴场。河面上挤挤在一起的是菱盘,绿油油的。小伙伴们赤条条地,在水里,在它下面捉迷藏。蜻蜓,蝴蝶,还有不知名的水上昆虫,为我们跳舞,为我们歌唱。时儿,受惊吓的大鱼从水里冲出来,腾空很高,从我们头顶跃过,又猛地栽进水里,浪花四溅。

河的两岸边,自然生长着芦苇,绵绵数百米。秋天来了,像花一样的芦苇花随风飘散,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团团转动,久久不肯离去。参差不齐的树木也不甘寂寞,排成一条长龙似的,沿着河流的方向远去。给人的是郁郁葱葱,满眼尽绿。夕阳西下,劳碌了一天的小们飞回了河边树上的巢……此时劳苦了一天的大人们也扛着农具,牵着老牛向这里走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清晨早起的往往都是女人们。“笃笃”的捶衣服的敲击声;“喔喔”叫的公鸡声;“汪汪”的狗叫声。把红红的太阳叫醒,从那远远的田野上爬出来……村庄中袅袅炊烟升起,缠绕着房屋,缠绕着湿漉漉的树枝。……

(二)

我的家。为了一个家,父母都耗尽了自己的所有青春年华,不知流了多少泪和血,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

据我所知,妈刚结婚不久,爷爷奶奶就把在家老大的父亲赶出了祖屋。(也难怪他们,我的父辈弟兄五个,只能成家一个,走出去一个。)父母只能借住在堂伯父家留下的两间草屋(在解放初期,他们一家人逃难去上海了)。在我十岁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砌起了两间砖瓦房。那才是我们家,我们真正的家。

我和哥哥妹妹在这新家度过不大愉快的少年时代。我们经常打打闹闹,也经常被父母亲“棒”打。那时候,父母亲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十分苦,十分累。他们对我们的教育根本没有“说服讲道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人犯错误,统统挨打。一般都是我引起,因为我最调皮,最惹是生非,哥和妹都受牵连。

那时候最愉快的事,是夏天夜晚,没有电,到处都是漆黑的,只有萤火虫一闪一亮地飞舞着,树上的蝉拼命地叫着,天气越热越叫得响。家家户户都在屋外搁上一张床,吃过晚饭后就睡在上面,这就是“乘凉”。在丝丝凉风中,大人们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开始闲言碎语起来……我们只有望着天空数星星,偶尔有一颗人造卫星到了,就让我们激动万分。“卫星,卫星……老师说,它会唱‘东方红,太阳升…’的歌呢。”,“假如有一天我也能上天去玩就好了。”……

后来,我们渐渐大了,房子也由原来两间的变成了三间一厢了。再后来,八十年代初,原来很小的房子被推倒,重新造起来近二百平方的砖混结构的房子。再再后来,十年前将这个家又装修了一番,水、电、气,厨房,卫生间,浴室间,应有尽有。……苦老了一代人。遗憾的是现在我们都进了城,这里的房屋只能空关着。

(三)

我的家。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是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奶奶在两年前,八十九岁时走了,今年九十三岁的爷爷,为了不让奶奶孤独,他也在几个月前去天堂了。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最热闹的事,就是父辈兄弟姐妹七家人,为爷爷奶奶过生日。早在二十年前父辈们就定下了“规矩”,爷爷过生日或那天“归天”,主“会场”放在老大家,也就是我家。奶奶的事就在二叔家。

爷爷的七十岁生日,好像是父辈们第一次联手合作。那时候还没有第四代。尽管他的五儿二女的每个家的生活状况都不错,但是家家都是正处于改造房子的时期,所以不热闹。两年后,奶奶的生日就不同了,那时候我的侄女儿和我的儿也出生了,幸福的四代同堂。欢乐的氛围增加了不少。

爷爷的八十岁生日,我们的大家庭,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年轻漂亮的妈妈不是挺着大肚皮,就是怀里搂着嗷嗷待哺孩子。三天前,亲朋好友们陆陆续续地从远方向我的家聚集。又是搭台唱戏,又是烟花爆竹。

爷爷的九十岁生日,我们所有八个孙子四个孙女儿都成了家。重孙重孙女儿也有一桌了。最大重孙女儿已经上大学了。不仅是唱戏,而且请了当地地方戏的名家。那天人山人海,七乡八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涌向我的村庄,我的老家。那天晚上,那烟花就放了近一个小时。

现在两老人都幸福地走了,我们的大家庭也就结束了。这个村庄再也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了。我们的同辈人都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这里,他们不是到镇上,就是去城中,有的更远的已飘洋过海了……

我的老家。再过十年,二十年,你真的老了。我的老家,等着我拄杖归来时和你一起再同居,一起变得更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6110/

老家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