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麦收时节

2011-06-15 11:17 作者:述聞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麦收时节

杜书文

转眼,收就要到了。如果在过去的年月,人们就该做夏收前的准备了。准备镰刀、杈把、扫帚、碌碡、驳架、牲口……也准备光场了。夏收是农民一年中最关键的时节,龙口夺食,小看不得。

然而,现在却不同了,农村已实行了耕作机械化,夏收对于农民来说已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了。虽然种的是责任田,但机械化收割已经相当普遍。今天那一大片成熟的麦田,还在翻滚着金色的波浪,而经过联合收割机一的轰鸣,第二天便荡然无存了。大袋大袋的麦子,已经堆放在家里,只等着晾晒了。一些小块麦田,只用脱粒机就很快解决了问题。所以,农民再不为夏收繁忙而发愁了。白居易那首:“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景象也逐渐远离而去。

少年时,一入农历4月,家乡夏收的一切准备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当时令“算黄算割”和布谷鸟的叫声,在村院中频频唱起的时候,南山里的麦客们便成群结队地来到了渭河平原。集中在家乡街西头的“人市”(短工)上,等待人们的雇佣。那时,山里人穷,下山割麦不图挣钱多少,只图混口饱饭吃。所以麦客便成了相对富裕家庭的主要雇佣对象了。

接着就是光场,不是每家都光场,一般是由村子里的富户人家光出一个大场来,供自家、亲戚和一些平时关系好的人家集体使用。麦子收割后,各自成堆地垛放在这光好的麦场里。那时并没有生产队长,碾打先后次序,由场主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碾打开始了,一大早,不用打铃敲钟,乡亲们准时来到麦场上开始摊场,男男女女推的推,拉的拉,用木杈将麦子挑开,均匀地摊放在麦场上,既要保持通风,又要让太阳充分晒透。等到中午麦子晒透了,碾场便开始了。由有经验的老农套上牲口,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碾,圈子要转得很园,一层压一层,不能有丝毫疏漏。此时也正是天气最热太阳最毒的时候。捉碌碡的大伯,头戴草帽,肩上搭着湿毛巾,身上晒得油黑光亮。我们孩子的任务就是做好场外服务。比如:给捉碌碡的大伯大叔递毛巾、擦汗、倒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牲口接粪倒粪。捉碌碡大伯,除了碾场还要严格观察牲口屁股的动静,一旦有情况,立即用笊篱接住,并大声呼唤我们“倒粪!”,我们闻声跑进场中,把笊篱接过来,迅速倒到场外。如果牲口拉的是稀粪,那就惨了,弄得满手满身都是。稍有迟缓,就得挨一顿臭骂。如果套的是两套牲口,状况一发生,那就更热闹了,往往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闹得手忙脚乱。虽是脏活,也只能由我们这些孩子来干。

傍晚,当麦子碾完堆放在大场中间的时候,便是庄稼人最惬意的时候。这时,便有人用木锨铲起一锨麦子,往空中一扬,试一试有没有风,如果有风,扬场便开始了,七八张木锨,两三把扫帚,一起上手,扬的扬,扫的扫,只要风顺,一大堆麦子很开便扬完了。如果没有风,只好坐在场边,抽烟喝茶,等待着风的光顾。孩子们却不管这些,只顾光着膀子赤着脚,在宽广的麦场上打列子,翻跟头,打闹戏耍或钻进麦垛子里躲猫猫。有时等到半夜或黎明还未等来一丝儿风,唉!那时农村没有电,更没有鼓风机,只能靠风神的帮助。在大自然面前农民们显得多么无奈啊!

麦子颗粒归仓后,紧接着就是积麦秸,这是夏收后的最后一道活路,也是夏收的收尾工作。所以各家都搞得特别隆重。在农耕时代,麦草不像现在用途很广,主要是喂牲口和当柴烧。轮到谁家积麦秸,大家都来帮忙,抬的抬,挑的挑,拨的拨。拨麦积的人,都是庄家行里的老把式,他们拨的麦积,下小、中园、上尖。远看像一座塔,外形玲珑结实好看。风吹不倒,渗不进。麦积拨完了,免不了主人一番招待,白馍细面,七碟子八碗摆在当院,凡是帮忙的,一起聚餐。有的主人还搬出自酿的烧酒坛子让大家肥吃海喝一顿,以示庆贺。

这样的时代,虽已永远成了过去,然而,却是那样地令人怀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5849/

麦收时节的评论 (共 3 条)

  • 水墨年花
  • 芳草依依
  • 梦天之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