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小明之死

2011-05-27 11:17 作者:述聞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代价

——王小明之死

杜书文

人有多种死亡:病死、老死、粹死、过劳死、哭死、笑死、意外死……还有因违犯了国法而被处死的。

想到这些,我便想起了王小明。王小明是因为在文革中有几条命案而被依法判处死刑的。

那时,王小明是我单位一位清洁工的孩子。家里子女多,家境贫寒,是坚定的革命依靠对象。父母都在单位工作文化低,工资低,生活常常窘困不堪,是个不受领导和职工重视甚至鄙视的下层人物。常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卑微的地位和倔强的性格,形成了他对任何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对谁都有一种本能的防卫意识和戒备心理。所以,“文革”开始后,依着当时斗争的大方向,单位里一些职工便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战斗队”,开始向当权派发起了造反行动。王小明一家,根红苗正,自然成了运动依靠的主要对象。当时的王小明只有十四岁。虽只有十四岁,却显得异常活跃。写大字报,贴大字报,散发传单,揪斗单位“当权派”,告状、上访、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对立面唇枪舌剑,展开辩论。成了当地声名显赫的风云人物。被一些人称为新时代的“张嘎子”、“小英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武斗升级以后,不知是受人利用,还是自觉投入,王小明很快便成了一派战斗队的主力成员。小小年纪便身穿着从军分区抢来的军服,腰挎两支手枪,跟随着一派的武斗专业队,乘着武斗车,呼啸着穿梭在城市内外的大街小巷,可谓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本派群众无不夸耀这位“年轻有为,敢打敢拼的小英雄”。听到各种赞扬声,“小英雄”更加得意忘形,狂妄大胆。他认为自己是红五类人物,是响当当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他和他的同伙所干的事业,是在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保卫伟大领袖。在全国大规模的武斗攻势下,竟然以武力将当地另一派赶出了城市。致使另一派“革命组织”转入外围“游击战”。两派都打着“保卫”、“捍卫”的旗号,阵线分明,针锋相对,互不妥协,激烈对峙,千方百计欲置对方死地而后快。

终于有一天,王小明坐在的武斗队,得到另一派在某地集中休整的准确消息,秘密组织强大武斗兵力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向对方来了个出其不意地突然袭击。由于是出其不意,对方阵脚大乱,四散逃窜,在此情况下,王小明一派乘胜追击,枪炮声响成一片,对方哭喊娘,到处乱钻,撒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此时的王小明,手握双枪,见人就打,有的跪地求饶,有的磕头捉揖,有的直呼:“小明爷爷饶命!饶命!”而王小明此时仿佛杀红了眼,已不能控制自己,无论是缴枪投降也好,无论是磕头捉揖如捣蒜一样地求饶也好,都没有逃过王小明的枪口。据说这次突袭对方共死伤数十人之多,而死在王小明一人枪口下的就又6人之多

这次战斗对王小明这派来说是一个“辉煌”的胜利,而当一切归于平静之后,对王小明来讲却成了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他开始从内心反省自己,想起那异常惨烈的战斗场面,想起那一个个跪地求饶的求生的面孔,他也不知道支撑他不顾一切的力量来自何处!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是否真的就应该成为他枪口下的冤魂?他开始不安起来,一切不祥的预感,日折磨着他幼小的灵魂,使他坐卧不宁。他暗地里在内心忏悔:“完了!完了!……”。

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中央发出了立即停止武斗的强硬指示,要求:无论这派哪派,通通联合起来。紧接着就是清理阶级队伍,并明令指示:“杀一小批”。在这种形势下王小明等一批武斗激进分子很快被批准逮捕。并本着从快从重的精神,对武斗中有命案的武斗分子做了死刑判决。但一年年过去了,王小明的案子却毫无声息。因而便传出了种种猜测:有人说:“王小明小小年纪,能如此杀人如麻,肯定有后台支持,王小明肯定是让人当枪使了。通过王小明要挖出几个幕后黑手来。”有人说:“王小明杀人时年仅十五六岁,虽有6条命案在身,但从年龄上讲,还不能立即判决死刑”。有的说:“王小明在监狱态度很坚决,杀人的事由他一人包揽,一切与他人无关!致使案件无法落实”等等。

据笔者猜测,以上几种说法都可能存在。首先,从年龄和智力发育上讲,王小明绝对不可能成为武斗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卒而已,真正的组织策划者是哪些人?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但在关键的场合这些人并不赤膊上阵,他们利用了一些人出身的优越、对领袖朴素的阶级情感、简单的头脑脑和低级的智商,充当了武斗的马前卒。王小明正是被其所利用,充当了这些政治投机者的炮灰。这难道不是他的悲哀吗。其二,杀人者必须偿命,何况王小明已有6条命案在身,尽管他未到成年,但从法律觉度,肯定必死无疑。没有立即判决的原因,一是年龄问题,二是“挖根”问题。因为幕后的凶手依然长期逍遥法外如果找到了幕后,也许在量刑方面还能有所减轻。第三,据说王小明在监狱,态度非常坚决,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明知自己已有6条命案在身,已是必死无疑,何须连累他人?干脆来个一包揽,用一人之死,换取“弟兄们”的平安。这也许就是他们平时所讲的“哥儿们”意气吧!

三年后的一天,王小明终于被押上了刑场,在刑车经过的街道两边,挤满了观看的群众,群众中,有本派的,也有对立派的,有当年与其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也有当年与其策划武斗的决策者。也许经过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之后,大家已经明白了什么,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同情,更没有怜悯,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看客看看热闹而已,王小明当年的一切“英雄的光环”都已不复存在,刑车上站着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被执行死刑的罪犯而已。

山崖下,一声清脆的枪声,结束了这位刚刚年满十八岁的少年生命,他的名字,很快就被人们遗忘。然而他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却常常引起人们的思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1309/

王小明之死的评论 (共 3 条)

  • 梦天之蓝
  • 李小白。
  • 兰花草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