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2019-07-03 14:56 作者:方仲贤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从在农村插队时就喜欢喝茶,当时23岁只知解渴,却并不精通其中的奥妙,只是隐隐地贪恋着茶中的滋味。毎逢在赶场天生产队休息半天,午后,没有任何心思的一觉睡醒,自由自在的烧上一壶自己亲手从山涧提来的泉水。茶是当地的枇杷茶,在吊脚楼的火房里,温水慢煮。无需太多的繁杂,无需过多的心思,一桌一椅一卷书,把滚沸的清水倒进清澈的杯子里,望着鲜绿的茶儿在水中展示着她的优雅和舒展。轻涩,微苦,甘绵,醇厚,最后是清清的淡香混合着幽幽的墨香就这样融进书卷里,飘进屋子里,也静静地融进了心里。也许,茶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东西,特殊的生命过程经历了特殊的露风霜,独个儿品起来,当时农活劳累,生活艰苦,三个月才发两斤肉票供应卷,不敢喝过多的茶,生怕洗掉肠胃上的那滴油珠,当时环境品茶麻总有一些不同的滋味,品的是生命的清苦,岁月的艰辛,风土人情,后来招进茶厂当了制茶工人,才品人生甘醇,清淡而绵长的生命况味。渐渐地,淡淡的况味中,便有了心灵清净凡尘出壳的感觉。一杯清茶,涤去的是滚滚红尘中的历经和杂欲,留下的却是茶中滋味里饱含的人间禅味和凡道茶心。

有一次,参加全省外贸系统文艺在成都演出,由我编排的舞蹈<<茶香中国>>谢幕后,正值傍晚华灯初上,我同舞蹈女主角王姗在锦江路散步,不知不觉地溜进了宽窄巷内,寻了一间古朴的茶馆走了进去。沉沉的古旧色和深深的青紫色氤氲着一派平淡祥和华贵厚重和神秘,精致秀巧的红木格土漆雕花门窗。靠着轩窗的桌子坐下,从古朴隆重自然天成的纹理中,就不知不觉的吸允到了历史的气息,似乎还隐约地曼妙着时光的声音,当时文革流行样板戏,巷头巷尾都在传唱,可我同王姗却悄声对唱黄梅戏<<天仙配>>听腻了样板戏的茶客们一听蜂捅而上,围住了我们,这情景使我不由放大嗓音同王姗从座椅上站立起來,又比又唱,好生快乐,这时造反派戴着红袖标走进茶馆,我灵机一动,高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好荫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王姗瞪我一眼,把盖碗茶中茶水一倒接唱:"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这时领头的造反派才跨出门走了.今日走进宽窄巷,石栏,格栅,拱门,石墙依旧,把在一片当年黯灰色的格调里温馨地裹进了深深邃邃的历史甬道中。岁月的轮回,日月的更替,历史的兴衰,前朝后世的荣辱都已经无关紧要,紧要的只是眼前这些浓浓淡淡地显影在这深紫色的雕梁画栋中的风景和心情。我坐在王姗坐过的那张坐椅上,眼泪不由滚了出来,端着当年清香微甜的"碧螺"却苦进肝肠,弥漫着灵魂周围的那些历经经年的清苦干涩而又有些甘甜的滋味。

凭窗而望,倚栏把盏。耳边是“树上乌儿成双对”的声音,眼前是飘移的彩旗,轻纱帷幔,闪闪红灯的朦胧中,一个身着白底蓝花的青衣女子手舒撤长袖,仿佛王姗立在身前,她走过來看着我,嫣然一笑半遮面,一下消失在眼前这一片恍惚的怅惘中。

我久久地捧着那杯茶,是刻在记忆中的44年前的茶,却没有了往日的欢笑,一把替代的不诱钢壶,两只笨拙的茶碗,带着追忆的心,望着这不变的茶房,还有这窗里窗外,品着这"天府之国"宽窄巷往日的时光,缭绕在这淡淡的茶苦涩中。原始,故旧,朴拙,简约的感觉,却总让人有一股蒙着一层往日的情愫和风尘,有种深沉的沧桑和岁月的回味在里面使我无力自拔。

当年与王姗姑娘刚恋上三月,邀她一同來茶楼,一种“名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的感觉,有点婉约,像古代<<梁祝>>,<<西厢记>><<天仙配>>经典,千点随意,万般滋味。在耳边如流水合着淡淡清茗,把那些零零碎碎的心思抛洒在今天这壶甜而苦涩,满口流芳的岁月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还有一次是在我刚进厂学做茶的车间,那年天,有缘同她一起做手工茶,她扎着两只羊角辮,漆黑的牛海遮挡了那双杏眼,她噘起小嘴往上一吹,那头发丝儿一下分开,双眼皮像半开的六月菊,长长的睫毛似张开的折扇,美丽极了,我心里想,如果厂里搞文艺演出,我一定首选她.礼拜天,我约她去千年古刹云峰寺。她一进去时东张西望,我问她"找啥?"她拉着我走进静幽处看见一间禅房,两位高僧席地而坐,前方放一面茶桌,高僧面无表情,无声无语,只一壶茶,静静对饮,半天轻呷一小口,大师开口"施主想必饮茶而來,阿弥头佛"王姗双手一合"多谢师傅."双手接过大师手中茶递与我,又走到桌前对大师说"我自己来".王姗从壶中又倒一杯笑着与我对饮起來.我同王姗自那时起,每逢礼拜天不约而同来这离城12公里的云峰寺品茶,每次近四个小时才出来,一边品,一边聊文学艺术.路过禅房一瞧,禅房平静如初,来无声去无语,只有一壶老茶默默的做媒,我等甚是不解其意。方寸茶壶,高僧一见我倆一来,含笑而走。而其中禅意,当然瞒不过两位高僧。

自那次从成都品茶归來,王姗母亲把她许配欧局长,王姗坚决不从,与母亲吵架之后搬进茶厂宿舍,从此,再不同我上云峰寺品茶了.也许这就是缘尽了吧?古刹的茶道使我平添了生命中的一份禅心,云峰寺的半年茶情又使我从此和茶结下了只开花不结果之缘。每每忙碌或者清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茶,想起了千年古刹的那份静谧的茶道,想起了那个弥漫着古色古香的成都宽窄巷茶馆之,那条条轩窗,那道道格栅,那府南河哗哗流水,那柔情似水软语缠绵的女子,还有那像茶一样飞扬了一夜的心思。在工作之余,在休闲假日,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时时刻刻的萦绕在心里,成为生命旅程中的一个无法忘却也无法割舍的嗜好和习惯。

每逢出外与美女作家出外采风,我总是暗地挑选长像和喜品茶的同往,我总是在想,伊人不见,我能在她们身上寻找到王姗的身影,尤其王姗生前捧茶的芳姿.可她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记得临死前,在中西结合医院,她含着泪与我唱了一曲她自己创作的<<清茗飘香>>把病房护士给唱哭了.可死前不到30岁,就被恶魔夺走她年轻的性命.而今我生活在小城市里,庸庸碌碌凡事缠身又不易远行。就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遇上一个周末,就会悄悄地关了手机,徒步登上云峰寺.故乡在一个安静的半山之间,海拔有点高,山回路转,故乡就隐藏在半山之间马耳山下经河畔,月亮之下的一个“绿水青山”的地方。要说养心,我家乡"生态家园,鸽子花都"其实就是最宁静心灵的地方。那一湾清清的水,那一抹蓝蓝的天,那一汪静静的格子稻田和荷塘,那一脉脉依偎在河边的老麻柳,一座栖息的水牛似的牛背山是世界罕见的观景平台。那千年古刹云峰寺,和我同王姗一块工作熟悉的老茶厂,而今有点破旧,土墙乌瓦门前是一道弯弯曲曲的田埂,,随着时光的变迁,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他乡谋生,心里不敢再去想养我的老厂的落寞,茶厂的师傅们一一去了,我的大师哥也去了,邻居家贤惠的表姐去了,故乡的熟人一年比一年少,过去为官的也退了,加我微信,与我聊到深夜,要我帮修改他的大作,人生就是这样,过去我与他们靠不拢,而今又甩不脱.逢年过节,他们送名茶而来,一块边聊边品.随着茶叶的冲淡,过去的恩恩怨怨也就了了.今天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却依旧是那么亲切而熟悉。故乡,乡村,祥和而静美,一天三道的炊烟总能勾起少年那许许多多的往事,还有那无法屏蔽的遐思,偶尔的雀声蛙鸣,总能掀开那无限恬淡的记忆。故乡,是滋养生命的地方,也是滋养心灵的地方。提上王姗生前用过的大提包,每年清明节,我都要捧上她生前爱饮的"碧螺春"敬献她坟前.每逢庙会,我特地上云峰寺,那天看到满目昏花104岁的老高僧蹒蹒跚跚地拿来一个洗得透亮透亮的玻璃茶壶,洗茶,加水,冲泡,望着卷起的茶叶慢慢地翻转,绽开,跳跃地轻歌曼舞,再沉沉浮浮。就这样轻呷着一小段一小段宁静的时光,看着夕阳慢慢地从对门的九龙溪一点点沉下,路边的竹园农家乐上空冒起淡淡的炊烟,门前的乡村路上,一群群刚刚上岸的鸭子还在甩打着身上的水珠……自然随意中,一壶淡茶浮生半日,点点凡尘从心底渐渐消失,清茶旧舍中,是一道道纯净的乡情,一滴滴清澈的往事,一丝丝暖暖的记忆,一节节犹新的故事,一声声清脆的蛙鸣。已逝的长辈,久违的邻里,同厂的职工,一起喝茶的文学朋友,远在天涯微信朋友圈的好友,辗转的兄弟,流失的岁月和时光,有的走了,有的也排起了队,总之也逃不脱归天这一日,唉.......

由于家乡气温低,雨雾多,水土适宜,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全县拥有高山优质茶园260亩,年产量达200万公斤.特产"甘露""毛峰""观音仙茶""古城毛尖"等30多个名优产品.因色,香,味融为一体.色泽翠绿如玉,香气扑鼻持久,汤色黄绿明亮,醇厚爽口.口感甘甜.连续三届获中国西部"陆羽杯"优质名牌奖.而今退休,回想与茶结缘40多年,这时才感到过去“少年不识愁滋味”,才觉得原来喝茶于少年而言是太淡太淡的味道了。一个人只有在岁月中经历了太多的浮躁烦恼沉浮和喧嚣,才能静下心来慢慢的感受这清淡白水里的几寸光阴几分禅意,还有这细呷慢品中的隽永悠长。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放得下.有时候你选择了低头,不是你输了,而是因为你懂了,做好自己,人生,因缘而聚,因情而暖,因不珍惜而散.品茶就像品人生,浮沉时才能品出茶叶的清香,也就是"在人之上要看得起人,在人之下要看得起自己.这人生如浮沉,如官场失意,生意亏损,家庭破败,失去恋人都要认真面对,拿得起,放得下,正如王姗走了,我如学梁山伯,撞坟化蝶,羽翼双飞,这样对得起她吗,我要好好为她而活,她在里头才能安息.....

人生如泡茶,人的一生,上上下下,起起落落,坎坎坷坷,最终两眼一闭,四肢一伸,都趋于平淡,了却一生,走完一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zhspkqf.html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