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画的故事

2020-07-17 23:06 作者:适可而止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李文旺

现在过年,不打鞭炮,不放烟花,环保倒是环保,可是也少了一份热闹和喜庆。在有些寂寞的过年氛围里,我自然就想起了故乡过年的气氛,特别是故乡贴年画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它和联都是起源于“门神”。《山海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战,虽然他的队伍号称仁义之师,可是毕竟杀戮太多。有一次,李世民生病的时候,常常见鬼哭神嚎的怪异声。而且有鬼魂向他索命,因为这个,他常常不能寐。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为了报效国家,他们自告奋勇,一生戎装地站立宫门的两边,没成想,自此以后,宫中果然太平无事。时间长了,李世民不愿意让两位大将过分辛苦了于是他就传令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的大门上,更为奇特的是,就是画上去的将军图,居然也让鬼魂都不进入,这种画像称为“门神”。也是年这就是年画的起源,到后来渐渐演变,到了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上行下效,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我家贴年画最多的时候,是在我少年时候,那时候,我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可是,因为就是我这个初中生,也足够是家里的文化人,于是,买年画就是我当之无愧的任务。记得父亲买过一次年画,和我喜欢的年画大相径庭,我顾不得路途远,跑出去五六里地去换年画,卖画的人当然不愿意换。说来凑巧,很快遇到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小店是我同学的一个亲戚开的,我反倒不好意思换画,想悄悄地拿着原来的画就打道回府,可是,我的意思已经被同学发现了,他说:“你这人真是的,不就是换一副画吗?不要说是换,就是退货也没有关系。”这时候,我才发现友好的同学真的是宝贝,是真兄弟的感情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年画,是一个故事分为两张,纵排四列十六幅图画,每一幅图画都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在那个农村里远没有普及电视的年代,收音机和年画,竟然成了农村的两道亮丽的景色

拿什么来胶住年画呢?有的时候是订书机钉起来,有时候是刚烧好的年糕饭里的米糊糊,一般都是拿米汤 。农村里,胶水得到店里去买,双面胶也得买,而且,在七八十年代是没有双面胶、透明胶的,双面胶和透明胶都是到了九十年代才有的东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父亲特别喜欢《沙家浜》《红灯记》等电影,不过,在有八个样板戏的年代,当然也有年画,只是,样板戏有单张的年画,比如打虎上山,比如党代表指路,却没有连环画形式的年画,而到了有大型连环画形式之年画的年代,八个样板戏又到了一个极端的低潮,全国各地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前期,样板戏被一棍子打死,烟消云散,销声匿迹,差不多有二十多年,样板戏从来没有抬起过头来的。因为样板戏是江青主抓的,而我们国家的开放设计师是最反感江青的。不过,随着年代的渐渐走远,我觉得,这其实是有些过头了,江青的确不是好人,但是林彪不是也坏得流脓吗?但是,后来不也是唯物主义对待他吗?林彪坏是很坏,但是,林彪打的仗确实不错,甚至是优秀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江青也不好,但是,样板戏除了因为过于霸道而挤跑了其他艺术形式,其实,样板戏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亮色,一大辉煌。惟其如此,才是最唯物主义的评价,也才是最公平公正的额评价。除了样板戏,诸如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也是十分漂亮的,试问,到现在,中国后来还有过如此优美的芭蕾吗?没有了,那已经是芭蕾的绝版,是芭蕾的绝唱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随着人是物非的更替,样板戏的光碟又如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各大光碟市场。可惜,连环画的年画照样有,可是,还是没有样板戏的年画。差不多到了新的世纪,连环画形式的年画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直到销声匿迹了,主要是因为平房越来越少,楼房越来越多,贴年画,好像和楼房不相干。 当然,这时候,消失了多年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又出现在年画的市场上,这说明,通过岁月的更替,通过多少年的比较,人们还是充分认识到毛主席的伟大和正确,人们慢慢想起,至少,毛主席的极小的错误绝对不容许被人一再夸大,不然,是不符合天理何人心的。到了近十年来,毛主席的画像不但越来越多,而且慢慢地演变为年画的半壁江山,毛主席像再次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之物。

话说回来,虽然没有样板戏的连环画年画,但是那时候,也就是我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也就是1980年到1990年之间,中国的电影其实比雨后春笋还要茂盛,那真叫一个蓬蓬勃勃。随便说十几个,都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有《少林寺》《少林小子》,《武林志》《武当》等武术类型的,有《白莲花》《黄英姑》《侠女黑玫瑰》《神秘的大佛》等等女英雄女侠的类型,也有《不该发生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红高粱》《末代皇帝》《牧马人》《人生》《人到中年》等主流类型,也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芙蓉镇》等对于文革的夸大塑造,还有《阿凡提》《二子开店》《月亮湾的笑声》等等轻喜剧电影,总之,那时候的农民家里,家家户户都会有年画的。江南的农村,几乎都是木板做的房子板壁,贴起年画来,也是十分方便,要图钉就图钉,要米汤就米汤,要订书机就订书机,怎么样都行。我读初中的时候,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最好,我看小说和连环画的速度都是极快的,更不要说是看年画了,年画上那些配好的文字,我 一般两分钟就能够看完,所以,我常常以到人家家里找人为由,把我邻居七八户的年画都看一个遍。当然,我不会在过年的那几天看,过年那几天,到别人家,不说拜年都不好意思。但是我又十分不愿意那么嘴甜,觉得有些不是亲戚,为什么要拜年,我甚至觉得随随便便拜年是矫情,既然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什么要动不动用拜年的说法呢,说是给人问个新年好还差不多。我不知道我这是朴实还是少了修养,反正那时候就是这样实在。所以,看别人家的年画,常常是在过了正月以后才会去的。

记得我当时还为了年画写过一首诗歌,好像是这样的:清平乐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风行,过年最美风景,八十年代最辉煌,养眼越来越精。 楼房逐渐崛起,年画慢慢萎靡,艺术多样路宽广,终成文化记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ysbkqf.html

年画的故事的评论 (共 4 条)

  • 江南风
  • 浪子狐
  • 水墨残荷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