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品茗话茶味更浓

2019-06-12 18:10 作者:文章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茶,属于古典。茶,属于幽雅。

茶,属于宁境。茶,属于深厚的东方文化

“愁时一杯酒,累了一壶茶。”茶,提神益思,解渴生津,使人兴奋。吃茶,对于没有钱的人是一种最好的享受。“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操洁。”

吃茶,总有“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感觉。茶之怡心,茶之圆润,茶之静美,不仅能体会到色、味、形美的享受和愉悦,还能从中得到香高的情趣。

茶是大自然的结晶,萃取太阳的激情,吸纳明月的清辉,尽染朝霞的絢彩,滋润云雾的柔韧,承受露的清冽,而彰显超脱万物的清淡与高雅。

茶,在古时叫荼,有早采为“荼,”晚收为“茗”之称。唐代陆羽独创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茶经》,使举国上下,大行茶道,把茶文化上推向鼎盛时期。随茶文化流传,渐将“荼”改称为“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饮茶重于品,细啜其味,烹茶待客已成民间习俗。历代风雅之士,更多嗜茶,颜真卿有“泛花邀做客,代饮引清言”之说。郑板桥一生茶趣甚浓,曾写有;“黄泥小灶茶烹陆﹙羽﹚,白雨幽窗字学颜﹙真卿﹚。”的名句。

茶也是婚礼的象征。古婚俗,有“三茶”之。订婚为“下茶”,结婚为“定茶”,入洞房为“合茶,”可见,茶的意义远超出饮品的存在,而成为一种古老的婚俗文化。

茶与水相配、使用器具和烹煮火候,也有是专门茶技的学问和艺术。相传苏东坡被贬黄州,其师王安石嘱他归时,取三峡的中峡水一桶烹茶,而苏东坡却取一桶下峡水应差,王安石煮茶品到“这是下峡水,你能瞒过老夫?岂不知上峡水轻,用之烹茶味嫩,下峡水重,烹茶味必老,中峡水才轻重恰当,茶味才是正品。”所以啜茗者极重视水质,以山泉为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湖水尤次。

人之说,“一杯为品,二杯解渴,三杯饮牛饮骡了。”“泡茶,第二泡时最妙。第一泡如十二三幼女,第二泡年龄恰当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已是少妇了”。因第一泡香味不能尽出,第二泡色香味最浓酽,第三泡色香味已过。

乾隆皇帝是通茶道的茗客,他到杭州天竺寺,看到茶农采茶制茶,欣然提笔写下了“火前嫩,火后老,唯有骑火为最好。”中国茶文化远远流长,都市茶楼的茶文化更令人回味无穷,妙趣横生。如有的茶联写道;“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回过来可读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的好联。又如“香泉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东坡诗。”的趣联。

茶是上品,可修心养性,过滤心境。僧人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有知识人吃茶是一种文化。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茶,有一种神奇的本性,使人更容易深入,接近自己灵魂。品茶重在意境,把茶的艺术欣赏,精神享受都倾注于“品”字上。茶中见真,茶中见哲,茶中见禅。品茶,是精神的吐纳,是回归自然。

得闲之时,宇宙如壶,我心如水,沏上好茶,清馨溢出,沁人肺腑。呷一口, 味醇爽口,芳香馥郁,细斟慢饮。鼻闻其香,舌咂候韵,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再赏古琴名曲,再阅名诗佳句,好书,佳茗和古典的共同之处,在于纯净深邃与丰富之中,令人回味无穷。在纯净中见李白的豪放,在淡雅中品清照的婉约。赏曲、品文、绝妙雅兴,超越品茶本身。

每晚闲暇之时,清茶一杯,开始写作。一边观茶、闻香、品味,一边寻找灵感,灵感每每而至,可谓一种极高的创作享受 。偶尔,品茶吟唱古人小诗;“寒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别样情趣。将我带进严寒夜,邀约良知益友,依明月煨暗香,捧佳茗促膝叙谈,长夜恨短,个中滋味,当只天上有,人间回几尝的意境。

古人有言;“洗情操。”我更悟到;“茶涤灵魂”,品味人生之道理。人生苦短。随年龄增长,更独好吃茶。用心品茶,宁神涤烦,逸兴遄飞,喝出振作,喝出平淡,老之将至,仅嗜好一杯清茶,便十分惬意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xupkqf.html

品茗话茶味更浓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