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羑河岸边话佛性

2020-08-07 15:10 作者:文生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羑河纪实一九五

羑河岸边话佛性

文生

老文对佛事有点兴趣,而村里也有人信佛,但是老文觉着这些人太过功利,这些人拜佛为何事?十有八九的是“祈福”“求子”“还愿” “求平安”。平时谈论则“哪个寺庙的菩萨灵”、“进什么庙上多粗的香”甚至“哪个和尚有情妇了”,以及为哪个寺庙的主持和尚的官位是处级还是县级而吵(本是一级,有人无知而争论),又说许多名僧与帝王建立了各种联系,姚广直接为永乐爷造反出谋划策。老文认为这是“庸俗化”、“肤浅化”“功利化”,不足与之谈佛。真正信佛的,少言寡语,于静处自行修养,如村中之慧生,老文想与之谈之。

老文曾问佛于慧生。慧生说,信佛者不可妄言。六祖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最世俗的地方也可以悟到最精深的佛法。于是老文对愚夫愚妇、老头老太、一般信众平时不信神,急时抱佛脚予以理解。

这日,老文到慧生家闲坐,对慧生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慧生说:善。前辈可译问题之由来。

老文说:自慧能以后,众多禅门弟子急切顿悟佛性,“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一度成为禅门中热门话题。

慧生说:前辈继续说。

老文说:不敢,且听卖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便是拣择。”赵州禅师认为说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悟。作西来意颂:庭前柏树地中生……,老文一时语塞。

慧生静听,见状接下来:……不假牛犁岭上耕。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又说,知道庭前柏树子就可以了。

老文说:这是一段公案,还望说一下。慧能“心动”后,一桩桩公案成为一次次顿悟佛性的范例。

慧生说:庭前的柏树从大地中随缘长成,不靠牛犁耕种,自然也不靠人力,佛祖西来的道路有上千条,郁密的丛林都是启发你的眼睛。佛是随运而生、自然出现的,不用外求,不用他力,明心见性,即心即佛。

老文问:“庭前柏树子”是一个说法,换作其它中不中?如这儿有个废弃的石磨。

慧生沉默不语,一会儿说:佛教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是境由心生。以俗眼观之,柏树子是境;以佛眼观之,柏树子是心。石磨同之。

老文说:境即是心,心即是境,所以《红楼》云:“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慧生脸悄有变色,佛家不讲儿女之情。说:俺且听你讲说。

老文早年讲过课,虽对佛了解不多,经过准备,亦能侃侃而谈。

老文说:佛教是外来文化,中国化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译经阶段;二是开宗定派;三是合宗归禅。

梵经翻译成中文,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佛教思想内容的变化;一是中国语言文字带来的变化。接下来开宗定派,就是从佛教教义中选一部分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形成宗派,先后成立十多个佛教宗派。合宗归禅,众多宗派中,或因无明确的传法世系,或淘汰消亡,或归并于其他宗派,最后禅与净一致,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

禅属于大乘佛教,表明大乘为众生的教义与中国本土救世文化的精神有更多的一致性,只重个人解脱的小乘教义在中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慧生说:请继续赐教。

老文说:原始佛教认为“人生皆苦”、“一切此虚”,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妨碍个人解脱的系缚,只有超世脱俗,了断生死,消除烦恼,才能走向涅盘解脱之道。

佛教产生,有它的社会政治背景,就是当权的刹帝利不满僧侣贵族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众生平等”就是刹帝利要求和婆罗门平等。在释迦牟尼四十多年的传教生涯中,曾得多位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进入中国后,统治者很快就明白它产生的背景,给予以大力支持。

慧生说:且从白马寺后说起。

老文说:佛教教义规定,佛教徒不拜皇帝不拜神,不拜父母不拜祖,只拜佛祖释迦牟尼,这与传统儒家伦理发生了冲突,认为其违背孝道,悖逆纲常。能生存在下来,有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魏晋知识分子在玄谈中高谈阔论,接触到佛经,认为其中有很多玄谈谈词,何况许多佛家词语是从道家言语中化出来的,因此大力推动。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解决的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需求,而大众也需要精神解脱,但佛家在没有中国化之前,其实也和儒道差不多。

慧生点头,不语。

老文继续说:佛家的推广更离不开皇家。东晋成帝在大臣的左右下,一会儿允许沙门弟子面君时免行跪拜礼,一会儿强制沙门弟子跪拜王者。同时高僧们也在努力把佛法与中国传统对接,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就是。

慧远是净土宗的始祖。他认为,佛法教义中体现了忠孝思想,“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遁入空门,是“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从安邦治国的高度,阐述了佛教的重要作用。佛法与名教只是理论形式和实践方法的不同,根本宗旨是相通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竭力调和了佛教与儒家礼教的矛盾。慧远反对无神论,用“薪有尽而火不息,形有尽而神不灭”说明精神、灵魂是因果报应的承受者、超脱生死而成佛的主体,显示出中国佛教思想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文献。成帝最后还是允许沙门弟子面君时免行跪拜礼

南朝梁武帝是一个十分虔诚的教徒,他尊佛教为国教,并曾三次舍身出家为僧,为此,南朝时期佛教寺院大量兴建,僧尼空前增多,加重了国家经济负担,是导致南朝的灭亡重要因素。后人叹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中。”

唐太宗登上皇位后有忧生之虑,是以留心佛法,亲写《大唐三藏圣教序》,宣扬佛法,并下令度僧尼余人。《西游记》说的就是唐太宗派御弟唐僧去西方取真经的过程,也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现实中的佛法已离真正的佛法越来越远了。此后唐朝历代君主对佛教兴趣不减,但到了武宗时期就风向一变。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院占有广大土地和人民,成为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的“国中之国”,构成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多次消减寺僧尼。会昌五年,因讨伐内乱导至财政紧张,武宗勒令全国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天下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留僧5-30人不等,其它寺拆除。共拆寺4600所,僧尼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人工五十万以上,收缴了良田数千万亩。唐王室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

时三教融合已是主流,“会昌灭佛”是世俗政府对势力过于膨胀以至于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宗教组织的一次打击行动。会昌灭佛后,佛教由极盛而走向衰微了。

慧生说:善,俺有疑惑已解之,是过而招灾,非宗教争斗矣。然则何时沙门敬王者?

老文说:东晋恭帝性情暴虐,自称“人中之佛”,将佛像披于背上,令沙门礼拜佛像,说拜佛就是拜我。 北魏,沙门领袖法果带头礼拜皇帝,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 跪拜皇帝是拜佛,因为皇帝是佛的化身。

唐肃宗时,“敕僧尼朝会,毋得称臣。” 表明已经发生僧人向皇帝跪拜称臣的事情了。

宋代,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太祖幸相国寺,至佛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曰:不拜。问其故。曰:现在佛不拜过去佛。上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

元代前,沙门敬不敬王由皇帝确定,大多时间中不敬。

到了元朝,德辉和尚在《敕修百丈清规》的第一页就写:“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编” ,“臣僧”明确地表明了中国僧人到元代彻底地改变了出家人不拜俗的戒条。

佛教戒律在中国经历了差不多一千年的时间才根本改变,表明了中国文化的持久同化力。佛教也因得到各个级层尤其是普通民众的认同。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于现实政治。佛教是曲折地服务于世俗王权的,历代的比较开明封建君主看到了这一点,能从王朝的长远利益考虑,不拘泥于沙门区区的礼拜,从形式上向沙门让步,换来的是僧侣的认同,从根本上维护统治者的最高利益。

其次,体现了中国传统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态度。佛教到了宋代后,三教合流的进一步深入,元代佛徒的称臣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再次,佛教中国化表明,儒家的忠孝伦理等传统主导价值,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持久的同化力。

第四,佛教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圆融精神。佛教“契机契理”、“方便设教”的精神使它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发扬光大。

最后,在形式上,许多严格戒律增强了佛教的生命力。元代以后,佛门主要靠社会供养,如果不能取信于社会,以及你们这些俗家弟子的支持,等于自断生路。佛门中不论地位大小,一律衣同质、饭同食、寝同舍,不食酒肉,不落功课。就是地位不同,也是戒律不减,只在衣服颜色上有所区别而已,人们对功德的用途也放心。现在僧尼衣、食、住、行跟上时代的潮流了,嗨。

慧生说:善。请喝茶。

老文说:亦是一桩公案。

慧生说:慧生恭听。

老文说:话说有一日,有二位僧人到寺院访赵州禅师,态度极其恭敬。

赵州禅师问:“你们以前来过这里吗?”

有的说没来过,有的说来过。

赵州禅师一律说:“吃茶去!”

时监院大惑不解,问:“师父,这两个人,来过的、没来过的,为什么您都要他们吃茶呢?”

赵州扭头,叫监院的名字。监院应答。赵州立刻说:“吃茶去!”

“吃茶去!”茶味,都是自己的实在体悟。虽有他人讲经,终须自己顿悟。

慧生说:前辈不闻“渴来饮茶”么?

老文说:不闻,想是同一佛法。

慧生说:是,这也是一桩公案。有人问大珠慧海:“用功么?”

大珠慧海回答:“用功。”

问:“如何用功?”

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大家都是这样,难道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

老文问:受教了。昔年咱石林黑塔村佛塔众多,今何湮灭不见?

慧生说:生民渐多,不复宁静。

老文说:闹中取静亦是佛性。

慧生说:且去羑河岸边观之。

老文说:可是逝者如斯夫?

慧生说:这几天多雨。昔者羑水泛滥,村里一片汪洋,多处房屋受毁。

老文说:今只是河水涨,且去地里看禾苗。

慧生说:中。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20年8月7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wpbkqf.html

羑河岸边话佛性的评论 (共 3 条)

  • 老夫子(熊自洲)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