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瓷厂里里

2018-05-03 22:14 作者:老秋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母亲今年贵庚八十有三, 每当提起她曾工作过的瓷厂,都是喜形于色,炫耀自己在瓷厂里滚了几十年,瓷厂发展和荣誉她是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可见,母亲所用的一个滚字,包含了她工作时间久长,资历的深厚,更是一份荣耀。的确,当年她工作的瓷厂,取得了许多国家金牌金杯,足以让她此生骄傲自豪。

受母亲的感染,开启我尘封多年的记忆。其实,我们儿辈在幼小年龄时就已滚进了父母亲瓷厂的保育院。

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这座有着千年出产瓷器历史的古镇,连续建造了多家大型国营瓷厂,后来号称景德镇十大瓷厂。我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瓷厂的双职工,如果生下的崽女,家里没有老人帮助照看,入托父母瓷厂的厂办保育院就是唯一的选择。

至今,依然记得我入托的保育院是座落在古镇的一条小巷的巷口。保育院房屋很大,微派建筑,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木质结构二层。保育院内设哺乳室,小班、中班、大班,可以容纳几百号职工崽女。保育院的院长,老师,阿姨,后勤也是领导从瓷厂内精挑细选,责任心强的职工。领导特别重视,要为一线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安心生产。

读完了小班再读中班,矮子爬楼梯,一级一级往上爬。上完了保育院大班,接着就升小学。是教育资源匮乏?对教育重视不够?还是其他社会原因?我那时小学教育实行的半日制,简单讲半天读书,半天在家待着。长时间待在家里,崽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肯定牵挂,我们自然而然又重回到父母的瓷厂。把崽女放在工作场所,父母也是纯属无奈之举。

在父母的瓷厂里,的确开心快乐。做完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就相邀在一起到成型车间捡废石膏模做手枪,滚弹子、(球磨机碾碎瓷土用球型瓷珠)或到煤场做"躲易毛股"作迷藏的游戏。常常弄得满身衣服脏兮,花脸怪,被父母责备。父母工作很忙,那有时帮我天天洗衣。(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凡名人大咖,青年时走向社会掘得第一桶金,是他们介绍人生成功炫耀的亮点。其实,我们这帮瓷厂职工家的崽俚,挣得的第一笔钱,大部分是在童年少年时期,时间上并不比他们逊色。我们最向往的是暑假,暑期休息时间长,我们有的可以帮母亲在瓷器上贴花纸,到父亲的瓷器窑上捡煤渣,

还可以到生产作业线上拉一种简易的用麻袋制作的排扇。这些活都能为父母增加经济收入,让父母开心,他们家的崽女勤快,很有几分脸面。顺理成章,我们吃冰棒,吃凉粉、喝冰镇绿豆汤,口袋里都不缺钱。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劳动更能带来财富。

生于千年瓷都古镇,长在瓷厂职工家庭,在瓷厂里从小滚大的崽俚,自小就与瓷厂结下了不解之缘。告别了童年,少年,离开了学校,我们中许多崽俚又被以招工,顶替父母编制方式进了瓷厂,接下父母的班,成了响当当的瓷厂职工。当年许多人宁愿当瓷厂工人,也不愿进机关工作,瓷厂工人的社会地位,在许多人眼中是老大,工人老大哥。

"中国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中国现当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公元1965年访问景德镇。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举世闻名的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镇的灿烂辉煌,触景生情,欣然沷墨雅赋。

印象特别深的是我们这帮瓷厂里滚大的崽俚中有个小名叫细佬的兄长。他姓吴,名鸿初,自小受陶瓷文化艺术熏陶,酷陶瓷绘画艺术。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博采众长,师法传统而不泥于传统,不断继承创新,已成为著名陶瓷艺术家,识玉斋斋主。他笔下的山水画,江波浩淼,山色空濛,怪石嶙峋,树木苍莽; 他笔下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他笔下的花卉疏密有致,浓淡相宜,色彩自然逼真,花瓣娇嫩欲滴。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项,被博物馆和个人收藏。 中央电视台都慕名采访报道。

70后,周氏兄弟,经营明舟陶瓷有限公司,从事日用瓷(宾馆酒店用瓷器)研制生产。真是虎兄豹弟,黄金搭档,他俩既秉承传统陶瓷文化,又不忘创新发展,融入现代美食美器元素,生产宾馆酒店用瓷器,深受客户欢迎,好评连连,常被外地同行模仿 。公司的所取得的业绩,成了新闻媒体专题釆访报道的亮点,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是呵,从瓷厂里滚大的崽俚,有了前辈的言传身教,有了热爱瓷都的赤子之心,有了对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担当,才有了今天瓷都的千年辉煌!瓷厂里滚大的崽俚,好棒!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jbrkqf.html

瓷厂里里的评论 (共 9 条)

  • 郭伟
  • 淡了红颜
  • 程汝明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亓方文
  • 浪子狐
  • 吴勉翰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